《等比数列的n前项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内容是在学习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既是本章的的重点,同时也是教材的重点,在整个高中数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学生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会出现对问题缺乏深刻的思考,易片面,不严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比数列求和的计算问题;
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
4.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分类讨论和转化化归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思考、类比、归纳、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生活中有趣的实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前面数列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境,通过开放式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数学方法和思想。利用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启发——探讨——建构教学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3.{}成等比数列=q(,q≠0)
≠0
4.性质:若m+n=p+q,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印度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西萨,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都是前一个格子里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你认为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的上述要求吗?
(三)
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同时告诉学生一个抽象的答案,如果按西萨的要求,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它相当于全世界两千多年小麦产量的总和.
问题2: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究一:,记为
①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究二:
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①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②式.比较①、②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①、②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
思考:为什么①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四)类比联系,解决问题
探究三:如何将结论一般化,设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q,如何求前n项和为?
公式的推导方法一:一般地,设等比数列
它的前n项和是
由
∴当时,
①
或
②当q=1时,
公式的推导方法二:
由定义,
由等比的性质,
即
(结论同上)
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
公式的推导方法三:
==
(结论同上)
“方程”在代数课程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在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搭起桥梁,使问题得到解决.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时,
①
或
②
当q=1时,
思考:什么时候用公式(1)、什么时候用公式(2)?
(当已知a1,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a1,
q,
an时,用公式②.)
(五)思考辨析,辨析正误
在等比数列{an}中,a1=b,公比为q则前3项和为.(
)
2.
.
(
)
3.等比数列前n项和Sn不可能3.等比数列前n项和Sn不可能为
0
.
(
)
(六)题型探究,形成技能
例1.求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
解:由a1=,
得
解:由=得189=
解之得q=2
由得96=3×
解之得n=6
所以q=2,n=6
解:当q≠1时,
得2(1+q+)=6
解之得q=2,=8
q=1时,=2
综上,=8,q=2或=2,q=1
(七)达标检测
1.已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Sn是{an}的前n项和.若a1,a3是方程x2-5x+4=0的两个根,求S6。
2.求和9+99+999+…+
(八)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1.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a1,an,n,q,Sn,其中首项a1和公比q为基本量,且“知三求二”.
2.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中,注意前n项和公式要分类讨论,即当q≠1和q=1时是不同的公式形式,不可忽略q=1的情况.
3.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61页习题2.5
A组第1、2、3题.
(十)板书设计
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
一、复习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
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时,
①
或
②
当q=1时,
1(学生板演)
2(学生板演)
3(学生板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