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汽化和液化 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汽化和液化 基础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15:1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2汽化和液化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2.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3.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B.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
C.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D.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
4.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是(  )
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5.口罩作为防疫“神器”人人都必须佩戴,冬天在室外,如果口罩佩戴不严实,戴眼镜的同学,眼镜片上就会出现白雾遮挡视线,这个白雾是如何形成的(  )
A.吸热熔化
B.吸热汽化
C.放热液化
D.吸热蒸发
6.冬天浴室里,甲、乙两根并行排列的水管,甲的表面有很多小水珠,乙则没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甲管、乙管都装有热水
B.甲管、乙管都装有冷水
C.甲管装有热水,乙管装有冷水
D.甲管装有冷水,乙管装有热水
7.在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物质
沸点
酒精

煤油
A.酒精
B.水
C.煤油
D.酒精或水
二、填空题
8.物质从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叫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______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能继续______,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10.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乙醚液体逐渐消失,再向里推压活塞,会观察到针筒里的______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1.如图用纸锅烧水的实验中,水烧干之前纸锅没被火烧着,这主要是因为水沸腾时______(选填“吸”或“放”)热,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纸锅的温度不能达到纸的燃点。
12.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把储存在罐中的液态氯乙烷喷在皮肤上,使其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减缓入的伤痛感。
13.如图所示,市场上出售一种网红食品﹣﹣分子冰激凌,其制作非常简单,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氨,即可制成,且制成的分子冰淇凌周围“烟雾缭绕”。
(1)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氨的沸点为﹣196oC,液氨倒在冰激凌上会迅速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温度远低于0oC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主要是由______组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实质是______。
14.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温度计的读数较_____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时要吸收热量。
15.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高压锅内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此时水的沸点______100℃(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6.如图是某变频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变成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媒”在冷凝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冷媒”在蒸发器中______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简答题
17.雪条是大家都喜欢吃的冷饮。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回答:(1)关于“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哪幅图?(2)图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18.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燥的更快。试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______。
19.晚餐时妈妈蒸了肉饼汤,戴眼镜的小明靠近汤锅伸手想把肉饼汤端出锅,靠近时眼镜变模糊了,此时爸爸又提醒她这样做手会被烫伤,要用水将手淋湿后再端汤,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说明爸爸的提醒的依据是什么?小明的眼镜又为什么会变模糊?
20.如图所示,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而小红同学发现壶嘴位置几乎看不见“白气”,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四、实验题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温度______;
(3)水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
(4)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外表面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_形成的;
(5)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_。
22.如图中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______(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
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
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像,由a图像可知:水沸腾时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4)
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图像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b”、“c”或“d”);
(5)
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
试卷第2页,总2页
参考答案
1.C2.B3.C4.B5.C6.D7.A
8.液态
气态
沸腾
蒸发
9.表面积
吸热
不变
10.液态乙醚
压缩体积
11.吸收
不变
12.汽化
吸收
13.汽化
二氧化碳气体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14.低
蒸发(汽化)
15.不变
高于
16.液化
汽化
17.(1)关于“白气”,符合实际的是乙图。因为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温度低,其密度大于空气,故向下落。
(2)图中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8.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以及液体的温度有关。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快,故晾晒衣服时,人们通常将湿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的通风处,这样衣服干的更快。
19.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会液化,液化会放热,所以小明这样做手会被烫伤,用水将手淋湿后再端汤,手上会有水,手上的水遇热会汽化,汽化吸热,手就不容易烫伤;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会使眼镜变模糊。
20.壶嘴处不冒“白气”,是因为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液化;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是因为距离壶嘴处一段距离后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的
21.自下而上
92
98
不变
变大
水蒸气液化
石棉网上的温度高于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22.由下到上
停表
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吸收
保持不变
c
吸热
答案第2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