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云雀》《爱的罗曼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云雀》《爱的罗曼斯》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9-13 07:5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雀》、《爱的罗曼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乐器排箫和木吉他的演奏形式,体会《云雀》和《爱的罗曼斯》两种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提升学生对音乐美育的感受思维。
学习乐曲表现出的节奏特点、主题变化以及曲式结构,提升学生音乐欣赏的专业素养。
跟随教师学习竖笛,培养学生课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喜欢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聆听《《云雀》和《爱的罗曼斯》过程中,学会分析歌曲的主题部分特点,有意的对作品进行乐理的讲解和曲式结构的分析,为新高中音乐课程衔接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2、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云雀》椅音的演奏、乐曲节奏;《爱的罗曼斯》乐曲的曲式结构、作曲者使用的和声小调以及混合利底亚调式的运用、课后联系的加深巩固。
教学用品:
手机、电脑、多媒体软件;
竖笛。
教学手法:
兴趣导入法、视频欣赏法、内容解析法、合并总结法
教学内容:
导入
1、图片与音乐结合导入;
播放音乐《四季》,让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营造欧洲古典音乐氛围。
2、引入主题;
切换本节课主题《云雀》和《爱的罗曼斯》。
初次聆听《云雀》
1、排箫简介
中国是排箫的发源地,甲骨文写为“龠”。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管乐器,管子都是由按长到短或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并且把它们并连接在一起,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排箫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2、聆听歌曲《云雀》
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对《云雀》产生兴趣。
乐理知识讲解
倚音
对主题一出现的倚音部分进行节奏讲解
大切分、连续十六分音符
对歌曲在主题二伴奏乐段使用了大切分、连续十六分音符节奏,用节拍器进行示范并与让同学跟随教师进行模唱
二次聆听《云雀》
聆听的过程中展示出主题一、主题二难点部分,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了解音乐的节奏动感。
初步了解《爱的罗曼斯》
木吉他简介
木吉他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拨弦乐器,六根琴弦。常用于独奏以及布鲁斯、爵士乐的伴奏。
《爱的罗曼斯》歌曲简介
《爱的罗曼斯》主旋律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导演邀请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为这部影片配乐。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就是这首《爱的罗曼斯》,《被禁止的游戏》上映以后,《爱的罗曼斯》广为流传,并成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乐曲优美、纯朴、温暖,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初次聆听《爱的罗曼斯》
播放西班牙吉他独奏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此种吉他出来的音色与歌曲结合的美感。
《爱的罗曼斯》乐曲曲式分析
主题一讲解e和声小调
主题一第10小节作曲者使用了#5,让主题一的旋律变得更加细腻。和声小调的音阶
6
7
1
2
3
4
#5
6,由于主题一以G这个音为“do”,结束音是“la”,因此主题一为e和声小调。
主题二讲解E自然大调(混合利底亚调式)
主题二作曲者在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b7,让主题二的旋律让人有种甜蜜、梦幻的感觉。在自然大调中,短暂的使用b7的自然调式,名为混合利底亚调式,主题二以E这个音为“do”,结束音是“do”,因此主题二为E自然大调(混合利底亚调式)。
乐曲曲式结构分析
第一段:e和声小调
A段
第二段:E自然大调
B段
第三段:e和声小调
A段
B-A
单三部曲式结构
二次聆听《爱的罗曼斯》
在聆听的过程中,用文字的形式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总结及课后小练习
今天,欣赏了一首罗马尼亚民间音乐《云雀》和一首西班牙音乐风格作品《爱的罗曼斯》,罗马尼亚音乐与西班牙音乐都是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两个地方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我国也是多民族文化融合强国,在未来的生活中,希望每位同学不忘初心、刻苦奋斗,传承我国5000多年优秀文化,提高民族自信,以身为一名中国儿女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