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船夫曲》教案
年
级:七年级
课
型: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本课型基于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欧洲民歌
一、教学理念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戏剧习式:教师入戏、线索材料等方式开展音乐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对歌曲和内涵的的注意和想象,结合美术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欣赏加上音乐的对比聆听以及想像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文化。本课的设计重视听觉、视觉、想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伏尔加船夫曲》与《我的太阳》对比聆听能够辨别出男低音和男高音的人声类别,感受出人声类别与音乐情绪的联系。
2.通过视听结合,能够想象与感受出歌曲力度层次上的变化来表现当时的生活情境,并能够用歌曲中劳动号子的音乐动机进行伴唱体验。
3.通过戏剧习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灵性,敢想敢创,积极感受体验乐曲的艺术内涵、民族风格以及社会价值。
三、教学分析
(一)《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多由男低音演唱。歌曲的多种音乐表现要素(如: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曲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哎呦喂”贯穿全曲,深刻提示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主题。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以坚定不拔的精神,决心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二)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想象力强,理解能力也增强。但是他们还是表现出比较喜欢节奏欢快的音乐作品,对于做平情绪比较压抑的作品他们会产生排斥、抵触的心里,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就从音乐家和画家的角度去分析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去分析音乐。
四、教学重难
重点:通过戏剧习式来感受歌曲,掌握力度符号并体会各种力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思想
五、教学准备?:PPT、道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中国有母亲河-黄河,而在俄罗斯他们把伏尔加河也称为母亲河。请大家听,在伏尔加河旁的人们在干什么?
2.听节奏4/4
XX
X
X
0
∣XX
X
X
0
∣(P-F),联想发生了什么?
3.请大家来欣赏,这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画家列兵所画的一副油画作品,名字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欣赏这幅作品你们的内心有什么感触?
4.对比两段音乐,哪一段与图片更符合?
5.总结音乐的不同点:(引导学生从声音上对比)
因为这是在拉船,从神情上看他们非常的累,第二段音乐的声音低沉,于这幅画的情景更加贴合些。第一段的音乐由男高音演唱,声音高亢嘹亮。第二段的音乐由男低音演唱,声音低沉灰暗。
【设计意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本环节我采用戏剧联想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创设出本节课的情景。对比两段音乐,让学生重点在关注音乐聆听,为后面学习环节做好铺垫】?
(二)完整聆听,感受情绪
衔接语:第二段音乐片段就是音乐家用音符所表现的情景,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去感受一下音乐家所创作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
完整欣赏有男低音领唱的音乐《伏尔加船夫曲》(PPT播放男低音独唱《伏尔加船夫曲》),在聆听的时候请思考:歌曲中哪一句反复的出现?并且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准备节奏道具:筷子、勺子
感受节奏与强弱
(由弱变强再变弱)歌曲的力度变化就像下面的图形谱一样
4/4
XX
X
X
0
∣XX
X
X
0
∣
4.
符号标记
中文术语
pp
很弱
p
弱
mp
中弱
mf
中强
f
强
ff
很强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拍打节奏来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从而更直接的把握音乐的情绪。]
(二)劳动号子学唱
1.
视唱劳动号子。
①
视唱劳动号子旋律“53
6
3”。
音乐里的那种气势了吗?那老师现在给你们增加一些音乐符号,再来唱一唱。
2.
加上重音符号演唱,注意力度;加上拍手,注意休止符。
我们加上我的打击乐器,加上歌词“哎呦嗬”演唱,注意重音力度和休止符(加一个深深的内心的哼,就像当时劳动人民虽然身心非常疲惫,但内心反抗统治的精神还是非常强烈的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视唱加深学生对劳动号子的掌握,并能更好的为歌曲伴唱做准备。]
(三)力度变化感受情景的变化
1.讲解:这样的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的力度变化仿佛让我们看到:纤夫们拖着沉重的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从远方走来,后来又远去直到看不到。纤夫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伏尔加河上拉着纤,他们只能看到岸边的砂石和自己长满老茧的双脚,他们想打破这种黑暗的生活,打破世界上的不平等,但是他们却只能任坐在船里享受美食与华服的资本家与奴隶们肆意宰割,他们只能无奈的面对这种生活。
2.用劳动号子练习由弱到强再到弱力度并掌握。
用“哎呦嗬”音乐动机由弱到强再到弱演唱,在唱的时候注意老师的提示和声音的控制。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根据力度让学生自由想象感受音乐背后所描绘的的情景和文化。]
欣赏男高音版本《伏尔加船夫曲》
从音色、情绪去感受不一样。
归纳歌曲的艺术特征?
(从劳动号子式固定节奏、力度对比、速度、演唱形式、情绪)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歌曲对男高音与男低音的声音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深入感受了《伏尔加船夫曲》的音乐魅力,通过音乐感受到了乐曲的力度变化以及理解音乐主题,也了解了纤夫们生活的艰辛与困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纤夫们能改变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灵动创编作业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你会用什么的音乐去表现你的压抑呢?可以通过自制打击乐器,音乐编写等方式。
欣赏《我的太阳》。在《伏尔加船夫曲》与《我的太阳》两首歌曲中,歌唱家的人声分类,前者为______,后者为______。《我的太阳》这首歌曲可分为____个乐段,寻找每个乐段的结束音并做出标记。
课后反思
演唱的同时应该多注意音区,应当采用符合学生演唱的调来带唱教学,并多加强演唱气息、声音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