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
1教学目标评论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开与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许多数学研究的原型都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众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
2学情分析评论
本课是北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中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本内容是通过上一节课的大量的动手拆一拆、剪一剪等活动,创设了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真实教学情境,学生通过折叠和展开两种操作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掌握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难点:
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评论
1、复习引入:正方体有哪些特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立体图形展开可以得到立体图形;有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得到立体图形,这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评论
2、引导学生设计正方体的展开图
根据要求自我校正生成单中设计可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再组内交流互相校正汇总
要求:
(1)正方体展开图形的两个面之间至少需要有一条棱来连接;
(2)设计的正方体展开图经过旋转、翻折不能与其它图重合,否则算一种;
(3)设计的展开图经过折叠能够形成正方体。
教师巡视引导
学生独立设计后小组讨论汇总甄别,总结出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分类(1,4,1)6种
(2,3,1)3种
(2,2,2)1种
(3,3)
1种
采取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补充、完善。
活动3【活动】知识应用评论
1、通过总结的规律快速判断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总结:
“田”“凹”应弃之。
2、如图所示的纸板上有10个无阴影的正方形,
从中选出一个,与图中5个有阴影的正方形一起折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通过找某一面的对立面总结规律:“相隔一个而不相连”
活动4【练习】生活应用评论
通过找立体图形的向对面进一步巩固“相对绝不相连”的规律。
小组内探讨解决办法突出排除法的重要性。
活动5【作业】拓展提高评论
1、小组交流、总结分析。
2、综合应用、质疑补充。
解决实际问题时,给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时间,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全班分析探索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