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沙沙沙》
——二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目标:
喜欢歌曲,喜欢本课的学习活动,乐于感受、乐于体验、乐于表现,在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五线谱教具和音乐黑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降E大调re、fa的位置和音准。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唱准歌曲《小雨沙沙沙》的第一乐句曲谱。
2.
引导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有步骤的观察歌谱,找到记忆规律,通过师生接龙的游戏唱熟曲谱。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歌词的记忆规律,并借助图形谱背唱歌词。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曲式结构特点,并通过演唱、体验、感受,知道什么是重复和变化重复。
2.唱好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创编动作,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的、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二、四乐句中变化的部分。
2.背唱三段歌词并进行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
(一)曲谱教学
环节目标:复习降E大调sol、
mi
、do三个音的位置及音准,并用这三个音尝试简单的旋律创编。自主学习re、fa的位置及音准,在钢琴的帮助下能够唱准《小雨沙沙沙》的部分曲谱。
复习巩固do、mi、sol。
教师出示音符sol,引导学生回忆do、mi的位置(说出所在的线间名称)。
2.识读
节奏,并根据此节奏型在教具上运用do、mi、sol三个音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如下图)
3.选出学生代表,把自己创作的旋律唱给大家听,教师鼓励评价。
4.教师在学生创编的基础上用do、mi、sol创编出歌曲《小雨沙沙沙》第一乐句前两小节的旋律,并指导学生唱准。
引导学生在五线谱教具上找到re
、fa的位置(如下图),并在教师指导下唱准这两个音。
3.教师在刚才创编出歌曲《小雨沙沙沙》第一乐句前两小节基础上,继续创编出第一乐句的后两小节,并指导学生唱准后两小节。
4.完整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第一乐句的曲谱并记忆。
(二)学习歌曲曲谱
环节目标:通过观察曲谱,使学生找到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谱的规律,采用师生接龙的游戏学唱并记忆曲谱,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
1.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条旋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小雨沙沙沙》中的一句,现在听老师唱曲谱,你找一找曲谱中哪两句和我们刚才唱过的完全相同。”
2.学生通过聆听和观察找出一、三乐句曲谱与刚才唱过的曲谱相同。
3.师生接龙游戏,熟悉并记忆曲谱一、三乐句,学生演唱一、三乐句曲谱,教师接唱二、四乐句曲谱,并请学生在听唱的同时找出二、四乐句的特点。
学生总结出二、四乐句前两小节完全一样,后两小节发生变化。
4.教师指导学生唱会并唱准二、四乐句的变化部分。
5.师生接龙游戏,熟悉并记忆二、四乐句曲谱,教师演唱二、四乐句的前两小节,学生接唱二、四乐句的后两小节。
6.师生接龙演唱整首歌曲的曲谱。(教师演唱二、四乐句前两小节,其余曲谱全部由学生演唱。)
(三)学习歌词
过渡语:“这么好听的旋律,歌词都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边看视频边听一听歌曲中小雨都落到了哪里?”
1.
观看视频,学生回答问题。(小雨落到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
2.观察歌篇,并随录音范唱轻声演唱歌曲,找出歌词的规律。
学生总结出一、三乐句三段歌词完全一样,
二、四乐句三段歌词不同,但第四乐句歌词是第二乐句歌词的重复,实际记忆长度只有四句。
3.跟琴演唱歌词,教师指导声音。
(1)读歌词进行咬字吐字的练习,指导学生在歌曲演唱中“巴、沙”等字的尾音要落在“a”上。
(2)指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美滋滋的喝到甘甜雨水的花儿、小鱼、苗儿的可爱形象。
4.跟琴自学演唱二、三段歌词,并尝试背唱。
5.采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分小组背唱,每组唱一段。
(四)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如果我们能给歌曲加上漂亮的动作就更好了!”
1.教师创编第一乐句动作,学生模仿,教师指导第1小节左手向上伸直,五指打开,第2小节右手向上伸直,五指打开,3、4小节随着音乐的节拍,双手保持五指打开的动作向身体的内侧旋转手腕4次,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动左右扭胯。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让学生自主创编第二乐句三段歌词的动作,教师观察并选择出较好的动作,进行统一。
3.提示:一、三乐句动作一样,二、四乐句动作一样。
4.完整歌表演歌曲《小雨沙沙沙》
(五)课堂小节
环节目标:总结所学内容,激发学生体验幸福感。
师:“这节课我们唱到:在小雨的滋润下,小花儿很高兴,小鱼儿很高兴,小苗儿很高兴。其实你们生活在这么美丽的校园中接受着各种知识的滋养,就像小雨中的花儿、鱼儿、苗儿一样,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像它们一样高兴!”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小雨沙沙沙》是人音版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教学内容。歌曲天真、活泼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学生。课堂效果分析如下:
目标
优秀
良好
一般
喜欢歌曲,喜欢本课的学习活动,乐于感受、乐于体验、乐于表现,在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利用五线谱教具和音乐黑板,来自己探索bE大调的re和fa,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视唱歌曲《小雨沙沙沙》的一、三乐句。
1.通过自主探索,知道re、fa的线间关系,以及能够唱准re、fa的音高。2.通过演唱、体验、感受,知道什么是重复和变化重复。
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线谱学习
方法有创新
1.学习降E大调do、mi、sol、re、fa、的唱名
《小雨沙沙沙》这首歌是降E大调歌曲,对于学生而言,识读五线谱出现了难度,教师便以此为本课教学的切入点。首先用歌曲当中出现最多的sol音直接引入课堂,请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快速说出mi音和do音的位置。这时,借助五线谱教具请学生用这三个音进行创编,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对于记忆降E调do、mi、sol三个音的位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紧接着解决本课新授的两个音re、fa,全班学生全部找对了,由此看出教师五线谱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很适合学生。
2.识读乐谱
学生能很快识读do、mi、sol、re、fa五个音后,教师设计了接龙游戏,(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接唱练习)。学生在和老师接龙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颜色的区分由易到难,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增加了自信心,并对识读五线谱更感兴趣了,可谓一举多得。
(二)记忆歌词
方法有效果
《小雨沙沙沙》这首歌曲的歌词大量重复,所以教师在看歌篇跟唱时开始就请学生观察歌词的特点。在学习曲谱时学生知道了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所以很快发现了歌词也是如此,教师运用多媒体非常形象的把学生发现重复的歌词一一去掉,最后每段只剩下一句。
运用找相同并去掉歌词中相同部分,减少了歌词的记忆量,并通过图片记忆,降低了记忆歌词的难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歌词记得很清楚。
(三)动作创编
有过程有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没有参加校外的舞蹈培训和学习,并不具备创编舞蹈动作的能力,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主要以模仿为主,教师通过对本班学生的前期调查,了解到班里有5名学生在校外参加舞蹈方面的学习。基于以上情况,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背唱歌词后,教师根据歌曲特点,引导学生按照歌曲的重复规律进行动作创编。一、三乐句以教师设计为主,学生模仿并学习教师的动作,指导学生表演时强调动作的统一性和节奏的准确性,二、四乐句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设计“花儿张嘴巴”、“鱼儿摇尾巴”、“苗儿向上爬”的具有形象性的动作,教师在学生的创作中选取较好的动作进行美化和统一,从而完成整首歌的动作创编。
八.教学反思
学生在整节课中乐于感受、乐于体验、乐于表现的学生占96.6%;能够利用五线谱教具和音乐黑板,自己探究、学习降E大调的re、fa的位置及音准的学生占100%;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曲谱特点,达到比较熟练背唱曲谱的学生占90%;按老师要求观察歌词内容,能够基本背唱歌词的学生占95%;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参与动作创编的学生占100%。
1.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探究五线谱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歌曲曲式结构的认真分析,得出本首作品曲谱规律性很强,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流畅,适合进行低年级五线谱教学。基于以上特点,针对本班学生已有能力,教师在设计曲谱教学时,把重点放在第一乐句的曲谱学习及二、四乐句的变化部分上,这样既降低了学生识谱的难度,又缩短了识谱的长度。
2.借助五线谱教具,探究五线谱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通过自制五线谱教具,采用移动do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摆一摆、认一认、唱一唱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读五线谱,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七个音的线间位置,并能唱准标准音la,基于以上情况,本节课教师采用,在五线谱教具上创编旋律的教学方法引入课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反复巩固了歌曲第一乐句的曲谱及音准。
低年级五线谱教学方法的研究,还需要我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