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 内能的利用》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4章 内能的利用》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16: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是因为干木材和无烟煤具有不同的(  )
A.热值
B.比热容
C.内能
D.热量
2.用锤子反复敲打铁块后,用手摸铁块的表面,铁块很烫手,这是由于(  )
A.锤子将热量传给铁块
B.锤子将内能传给铁块
C.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
D.锤子对铁块做功,使铁块内能增加
3.某四冲程内燃机的活塞每秒钟完成15个工作循环,那么(  )
A.内燃机的转速是900转/分
B.每分钟对外做功900次
C.每分钟对外做功1800次
D.每分钟对外做功15次
4.如图所示的四种交通工具,不用热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是(  )
A.自行车
B.轮船
C.卡车
D.飞机
5.如图所示,水沸腾后会将软木塞冲开,其能量转化情况和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个工作冲程相似(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C.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及燃烧情况无关
7.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互相转化
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9.在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  )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
10.如图是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A.η=×100%
B.η=×100%
C.η=×10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2分)春节时,孩子们总喜欢燃放鞭炮。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这是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
12.(5分)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与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了。
(1)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30cm,气体的平均压强是5×105Pa.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每次做功耗油0.2g,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是 
 J;若每次做功过程中汽油的90%完全燃烧,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排气过程中,废气温度 
 ,内能 
 。
(2)汽油机的效率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 
 带走了大量的能量。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动机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13.(2分)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能源缺乏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的优点是 
 ;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的优点是 
 。
14.(1分)我市宁乡的灰汤温泉,是我国三大著名的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温泉出水处温度高达92℃,假如目前温泉开采热水量约2.0×107kg/日、水温要降低到52℃才能使用,那么这些水每天要放出 
 J热量。(温泉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5.(3分)请在以下空格处填写发生能量转化的装置:化学能→内能
 
 ,内能→机械能
 
 ,光能→电能
 
 。
16.(2分)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 
 次,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为的机械能是 
 J.(q柴油=3.3×107J/kg)
17.(2分)农作物的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不少农民在收割后为了方便,在农田里大量焚烧。请你指出大量焚烧秸秆的害处(举出两个). 
 。
18.(2分)现有5kg汽油,完全燃烧了3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
 
 J,剩下2kg汽油的热值是
 
 。(q=4.6×107J/kg)
19.(3分)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 
 特性,使秧田的温度不致 
 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汽车散热器内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收 
 ,冷却效果好。
20.(2分)抛向地面的乒乓球上下弹跳几次后停下来,说明乒乓球的 
 能减少了,减少的那部分能量转化成了 
 能。
三、计算题(每题l0分,共20分)
21.(10分)洗衣时需要30℃的温水14kg,现在有8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求混合时热水和冷水各加入多少千克?
22.(10分)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四、简答题(共8分)
23.(4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是一种不需要耗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这种设想能够实现吗?
24.(4分)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要损失一部分,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问:
(1)热机中主要存在哪些能量损失?
(2)热机可能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
(3)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五、探究与应用题(共18分)
25.(8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 
 ;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 
 ;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
26.(10分)简要回答有关水电站的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2)建设水电站选址时,从能量利用角度来看,你将选择甲图中的A址还是乙图所示的B址?并说明理由。
(3)为什么水坝的横截面积要修筑成上小下大的梯形?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是因为干木材和无烟煤具有不同的(  )
A.热值
B.比热容
C.内能
D.热量
【分析】明确几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其单位是J/kg。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有关;
(4)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改变内能的多少叫热量,是过程量,一个物体不含有热量。
【解答】解:烧开同样一壶水,完全燃烧的干木材与完全燃烧的无烟煤质量不同,说明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干木材和无烟煤放出的热量不同,即热值不同。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比热容、内能、热量概念的了解与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2.(3分)用锤子反复敲打铁块后,用手摸铁块的表面,铁块很烫手,这是由于(  )
A.锤子将热量传给铁块
B.锤子将内能传给铁块
C.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
D.锤子对铁块做功,使铁块内能增加
【分析】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阻。
【解答】解:用锤子反复敲打铁块后,锤子对铁块做功,使铁块的内能增加,铁块温度升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一道基础题。
3.(3分)某四冲程内燃机的活塞每秒钟完成15个工作循环,那么(  )
A.内燃机的转速是900转/分
B.每分钟对外做功900次
C.每分钟对外做功1800次
D.每分钟对外做功15次
【分析】对于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解答】解:A、内燃机的转速是900转/分,故一秒钟内燃机转的圈数是:=15次,故为30个冲程,不到8个工作循环,故错误;
BCD、内燃机的活塞每秒钟完成15个工作循环,即每分钟完成的工作循环数是:15×60=900个,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故每分钟对外做功900次,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根据冲程数判断内燃机做功次数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熟悉飞轮转动两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
4.(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交通工具,不用热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是(  )
A.
自行车
B.
轮船
C.
卡车
D.
飞机
【分析】热机是利用了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自行车是消耗人的生物质能,转化为自行车的机械能;轮船、卡车、飞机工作时都要使用化石能源作燃料,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驱使它们运动,所以它们都是使用热机工作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机和自行车在生活中的使用,对这些机械的能量转化要了解。
5.(3分)如图所示,水沸腾后会将软木塞冲开,其能量转化情况和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一个工作冲程相似(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以及内燃机做功冲程的特点。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因此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内燃机做功冲程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6.(3分)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C.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及燃烧情况无关
【分析】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解答】解:(1)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热值和质量都有关系,因此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达到的温度不一定高;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AB错误;
(2)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及燃烧情况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热值是燃料特性的理解与掌握,是经常考的题型,充分理解“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7.(3分)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和原理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解答】解: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注意从活塞的运动方向和气门的关闭两方面判断。
8.(3分)在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时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互相转化
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
【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各种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也可在不同物体间进行转移,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如摩擦生热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热传递是不同物体间的内能相互转移而不是转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间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会有损耗,例如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但是因为机械之间存在摩擦,摩擦生热,所以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而这部分的能量转化是我们不需要的,所以可以称这部分能量损耗了。但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内能的变化的本质的理解,要注意做功改变内能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9.(3分)在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  )
A.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C.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排气冲程和吸气冲程
【分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缩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判断出是哪个冲程,再判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解答】解: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是吸气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是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是排气冲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看气阀门的开关情况和活塞运动情况,结合规律总结进行判断内燃机的冲程;并熟练掌握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
10.(3分)如图是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A.η=×100%
B.η=×100%
C.η=×100%
【分析】热机的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值。
【解答】解:由能流图可知: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E,有用机械能即有用功为E2,
所以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η=×100%=×100%。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考查了热机效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2分)春节时,孩子们总喜欢燃放鞭炮。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这是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
【分析】本题抓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解答】解: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做功;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12.(5分)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与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了。
(1)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气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30cm,气体的平均压强是5×105Pa.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每次做功耗油0.2g,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是 1800 J;若每次做功过程中汽油的90%完全燃烧,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8.28×103 J;排气过程中,废气温度 降低 ,内能 减少 。
(2)汽油机的效率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 废气 带走了大量的能量。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动机是利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原理制成的。
【分析】(1)知道气缸的活塞面积和气体的平均压强,利用压强公式求气体膨胀对活塞产生的力;又知道移动的距离,计算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知道每次做功耗油量和90%完全燃烧,利用热值计算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2)排气过程中,废气带走了大量的能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电动汽车发动机是直流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由p=得气体膨胀对活塞产生的力:
F=pS=5×105Pa×120×10﹣4m2=6000N,
气体每次膨胀对活塞做功:
W=Fs=6000N×0.3m=1800J;
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Q=m×90%×q=0.2×10﹣3kg×90%×4.6×107J/kg=8.28×103J;
在排气过程中,排气门打开,排出废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汽油机工作时,废气带走了大量的能量,散失到空中,使得汽油机的效率很低;电动汽车发动机是直流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1800,8.28×103,降低,减少;
(2)废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涉及到内能的改变、电动机工作原理、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知识点多,属于难题。
13.(2分)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被输送到能源缺乏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的优点是 热值大 ;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的优点是 污染小 。
【分析】(1)从热学角度分析,相等质量的物质,热值大的放热就多。
(2)从环保角度分析,天然气燃烧污染小,煤燃烧还要放出别的废气污染就大。
【解答】解:(1)从热学角度分析,天然气的热值大,相等质量的物质,热值大的放热就多。
(2)从环保角度分析,天然气燃烧污染小,而煤燃烧不仅放出二氧化碳,还要放出别的废气。
故答案是:热值大,污染小。
【点评】从热学角度和环保角度两方面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注意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
14.(1分)我市宁乡的灰汤温泉,是我国三大著名的高温复合温泉之一。温泉出水处温度高达92℃,假如目前温泉开采热水量约2.0×107kg/日、水温要降低到52℃才能使用,那么这些水每天要放出 3.36×1012 J热量。(温泉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分析】求出水的质量,知道水的比热容,求出水温度的降低值,利用吸热公式Q放=cm△t求水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
水的质量m=2.0×107kg,
Q放=cm△t
=cm(t0﹣t)
=4.2×103J/(kg?℃)×2.0×107kg×(92℃﹣52℃)
=3.36×1012J。
故答案为:3.36×1012。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放热公式Q放=cm△t的掌握和运用,注意温度降低了(△t)与降低到(末温)的区别。
15.(3分)请在以下空格处填写发生能量转化的装置:化学能→内能
 酒精燃烧 ,内能→机械能
 热机 ,光能→电能
 太阳能电池 。
【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同样,了解能量的转化形式也可以得出具体的应用实例。
【解答】解:酒精燃烧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机可以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酒精燃烧;热机;太阳能电池。
【点评】了解能量的转化形式及其应用实例,是正确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16.(2分)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r/min,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 30 次,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为的机械能是 6.6×107 J.(q柴油=3.3×107J/kg)
【分析】(1)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
(2)利用Q放=mq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效率公式求转化为的机械能。
【解答】解:
(1)已知飞轮转速为3600r/min,即60r/s,而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所以该柴油机1s对外做功30次;
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5kg×3.3×107J/kg=16.5×107J,
其转化的机械能为:W=16.5×107J×40%=6.6×107J。
故答案为:30,6.6×107。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四冲程中做功次数与飞轮转数之间的关系。关键要搞清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17.(2分)农作物的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不少农民在收割后为了方便,在农田里大量焚烧。请你指出大量焚烧秸秆的害处(举出两个). 浪费资源,污染空气等 。
【分析】题目中给出“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所以在农田里大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解答】解: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秸秆人们可以编制一些生活用品、制成秸秆饲料等。若直接在农田里大量焚烧会造成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等。
故答案为:浪费资源,污染空气等。
【点评】在农作物燃烧时,由于化学反应生成了大量的粉尘、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对环境危害很大。
18.(2分)现有5kg汽油,完全燃烧了3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
 1.38×108 J,剩下2kg汽油的热值是
 4.6×107J/kg 。(q=4.6×107J/kg)
【分析】(1)根据Q放=mq即可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热值的物理意义分析答题;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属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
(1)完全燃烧3kg的汽油能放出的热量是:Q放=mq=3kg×4.6×107J/kg=1.38×108J;
(2)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热值是物体的特性,不随物质的量而变化,故剩余汽油的热值仍为4.6×107J/kg。
故答案为:1.38×108;4.6×107J/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的特性及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qm的了解与掌握,要理解: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随质量改变而改变。
19.(3分)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 比热容大 特性,使秧田的温度不致 过低 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汽车散热器内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收 较多的热量 ,冷却效果好。
【分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越多。
【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水,使秧田的温度不致过低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汽车散热器内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较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
故答案为:比热容大;过低;较多的热量。
【点评】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0.(2分)抛向地面的乒乓球上下弹跳几次后停下来,说明乒乓球的 机械 能减少了,减少的那部分能量转化成了 内 能。
【分析】乒乓球弹跳的过程中如果考虑空气的阻力,则需要克服空气的摩擦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解答】解:抛向地面的乒乓球上下弹跳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高度和速度都变小,所以动势能都变小了,即机械能减小了,实际是通过与空气摩擦变成了内能;
故答案为:机械;内。
【点评】会分析物体动势能的变化和机械能的转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每题l0分,共20分)
21.(10分)洗衣时需要30℃的温水14kg,现在有8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求混合时热水和冷水各加入多少千克?
【分析】(1)设热水的质量为m,则冷水的质量为14kg﹣m,已知热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放热公式求热水放出的热量;又知道冷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冷水吸收的热量,
(2)不计热量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据此可求所用热水和冷水的质量。
【解答】解:设热水的质量为m1,
则冷水的质量为m2=m﹣m1=14kg﹣m1,
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1(t﹣t01)=4.2×103J/(kg?℃)×m1×(80℃﹣30℃),
Q吸=cm2(t02﹣t)=4.2×103J/(kg?℃)×m2×(30℃﹣10℃)=4.2×103J/(kg?℃)×(14kg﹣m1)×(30℃﹣10℃),
不计热量损失,则Q吸=Q放得,
4.2×103J/(kg?℃)×m1×(80℃﹣30℃)=4.2×103J/(kg?℃)×(14kg﹣m1)×(30℃﹣10℃),
解得:m1=4kg,m2=10kg。
答:混合前热水的质量是4kg、冷水质量为10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热平衡方程Q吸=Q放是本题的关键。
22.(10分)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和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煤气的质量和煤气的热值,利用Q放=mq计算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3J/(kg?℃)×50kg×(60℃﹣20℃)
=8.4×106J;
(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8kg×4.2×107J/kg=3.36×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η=×100%=×100%=25%。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36×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四、简答题(共8分)
23.(4分)如图所示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是一种不需要耗用任何能量而能永远不停工作的机器。这种设想能够实现吗?
【分析】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向四周扩散,成为无用的能量,所以抽水机的机械能会逐渐减小。
【解答】答: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可能实现,因为抽水机在此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会逐渐减少,所以机械能总量不守恒,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能实现。即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清楚,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是会有部分能量损失。
24.(4分)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要损失一部分,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问:
(1)热机中主要存在哪些能量损失?
(2)热机可能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
(3)为什么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分析】(1)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损失,热机排出的废气损失能量,克服摩擦做功损失能量,机械吸收能量等等。
(2)热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废气、噪声、固体物的污染。
(3)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它的开发和应用,既能替代传统能源,还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答:
(1)废气带走部分能量,克服阻力消耗部分能量,机器本身散热损耗的能量,还有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损耗的能量。
(2)废气对大气的污染,粉尘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及噪音污染。
(3)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清洁无污染。
【点评】(1)热机给人类带来很多的方便,也带来很多的危害,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一个事物。
(2)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了解热机带来的污染。
五、探究与应用题(共18分)
25.(8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回答: 由于塞子具有惯性 ;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回答: 内能转化为动能 ;
(3)提出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塞子冲出试管口后,“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回答: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分析】(1)塞子冲出试管后继续向前运动,塞子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液体吸收热量,液体汽化,液体内能增加,内能对塞子做功。
(3)观察到试管口有白气,可以提出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解答】解:(1)问题:塞子冲出试管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塞子具有惯性,塞子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问题:塞子被推出的过程中,试管内水的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内能转化为动能。
(3)塞子冲出试管口后,“白气”是如何形成的?答: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点评】考查了惯性和能量转化以及液体汽化的知识点,任何物体都有惯性。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6.(10分)简要回答有关水电站的下列问题: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水电站的工作原理。
(2)建设水电站选址时,从能量利用角度来看,你将选择甲图中的A址还是乙图所示的B址?并说明理由。
(3)为什么水坝的横截面积要修筑成上小下大的梯形?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水从高处流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答】解:(1)在水电站处,通常都要修筑拦河大坝以提高上游水位,其目的是增大水的高度,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转化为的动能越多,推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转化为电能;
(2)建设水电站选址时,从能量利用角度来看,选择图所示的B址;
原因:B址与A址相比,B址的地势低,与水库的水位落差更大;在水的质量一定时,以B址为参照面,水库中的水相对于B址的重力势能更大,下落时,转化成的动能更多,推动水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转化成的电能也更多。
(3)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往下水越深,对大坝的压强越大,为了防止把大坝冲垮,所以水坝的横截面积要修筑成上小下大的梯形。
故答案为:(1)水从较高处冲下,势能转化为水轮机的动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B;因为落差大,有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往下水越深,对大坝的压强越大,为了防止把大坝冲垮,所以水坝的横截面积要修筑成上小下大的梯形。
【点评】该题考查了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和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之间的相互转化。同时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