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说课稿
(五年级
水平三)
一、说教材
(1)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规定了体育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但未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明确规定,这给我们教师留出了自由选择教材的广阔空间,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运动需要为原则,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教育价值观我选择了本节课的教材。
(2)剖析教材: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是整个篮球技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是打好篮球的重要基础,其动作由持、举、登、伸、拨五个基本环节组成,通过本次课学习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促进人体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参与者身心直接受益,有利于学习效率提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其动作要领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对篮球的兴趣,因此,教材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说目标
(1)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规定了体育教学领域目标。这一目标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因此,在教学当中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促进学生智育、德育、美育协调发展。深入贯彻“兴趣先导”的原则,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美好的明天储备能量。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当中师生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这一结果和标准是教师和学生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要求,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理解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树立自尊、自信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教师通过采用体验教学、个别化教学、非指导性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其拥有一个广阔的练习舞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步步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3)设计目的:本节课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达到玩中学,学中玩,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内容均为教学目标而服务。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
正确的出手动作和根据投篮距离的远近掌握调节手指、手腕的力量。
难点:全身协调的将球投出
。
四、说学情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篮球运动有关的知识、技术,部分学生具备一些篮球运动的经验,有时可以运用一些简单动作。通过以前教师的讲解,学生已经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知道其作用和意图。学生个性存在差异,身体素质也有差别,学生好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还存在,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学生虚荣心比较强,争强好胜,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艺术,提高学生成就感,尤其是体育差生,要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
本次课学生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小组合作学习法:因材施教是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把身体素质
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到一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情绪饱满的参与练习,不会因同伴素质好,技术好伤害其自尊心。
(2)
探究学习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发现解决
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方法的运用能够实现其目标。
(3)
自主学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对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是非
常重要的,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五、说教法
(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对技术要领的讲解,目的让学生理解正确的概念,更好的掌握动作。(2)讲解时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要紧紧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精讲多练。例如:讲解投篮时可以概括为五个字—持、举、蹬、伸、拨。(3)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
在开始教投篮时,先简单介绍要领和基本过程,带到学生熟悉时在具体深入指导。
2.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我很爱学’的情感。
3.
指导纠错法:在教学当中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反馈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其学习质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4.分解教学法: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
,运用教学分解法,学生容易学会动作。每当学会一个动作时,就相应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内心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增强了一步步完成整个动作的信心。
5.完整教学法:分解之后进行完整教学,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动作和理解掌握动作。
6.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7.鼓励表扬教学法:鼓励表扬是最廉价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常常被老师忽略。在学生完成任务,积极练习时,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赞赏的动作,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的高兴啊!
8.个别化教学法:教学活动要尽量让位于学习活动,学习者成为体育教学与教学活动的中心,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9.体验教学法:要把教学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学生体验学习经验满足生命成长需要。
(二)理论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六、说教学程序
(一)教具学具准备:篮球12个,篮球场1块,口哨一个。
(二)设计思路:本次课共分3部分:准备、基本、结束。层层推进,最后达成课的目标。
(三)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准备部分(12分)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2分)
2、准备活动(2分)
慢跑:围绕篮球场慢跑两圈。目的:提高学生心理、生理唤醒水平,激发高尚情感,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参与运动,培养高尚情操。
3、徒手操:目的:学生活动开各个关节,为运动做好准备,避免损伤。(3分)
4、游戏(5分)
目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28分)
复习内容(原地排球
)(12分)
1、教师分别讲解示范动作(1分)目的: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通过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分组练习:把学生分成2组,轮换,左右手交替,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学精神。
3、教师巡回辅导,纠正错误。目的: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新授内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6分)
1.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1分)目的: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激发学
生练习的欲望。
2.
学生徒手体会持球和举球动作(1分)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
分解练习体会成功的乐趣。
3.
学生有球体会持球和举球动作(1分)目的:增强手感,更好的理解动作。
4.
学生四人一组持球轮换体会持、举、登、伸动作2分)
5.
四人一组,体会完整动作(2分)目的: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顺序,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动作。
6.
巡回辅导,纠正错误。
目的: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反馈信息,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7.
四人一组正方行对面投球(4分)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控制投篮方向的能力。
8.
分成两组,定点投篮,轮换位置。(5分)提出问题(1.
投篮时上下肢协调用力投篮命中率高,还是上肢用力命中率高?
2.投出的球弧度高命中率高还是弧度低命中率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理解和掌握动作。
9.教师总结(1分)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5分)
1、集合整队
2、老师总结学生表现和课的完成情况(1分)
3、组织学生放松(3分)
内容:
1、脚尖、脚跟、脚尖跳,双手拍大小腿。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减轻肌肉疲劳。
拍背,大小腿)目的:通过歌声放松全身心,用里面歌词加强学生的团结精神。
2、布置课后作业(30秒)
3、归还器材,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