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校
学科
音乐
班级
七年级
人数
课题
祖国赞歌
课时
1课时
执教
日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以分析、朗诵、律动、演唱等听赏歌曲的方式,增加了对歌曲《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的熟悉和喜爱,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增加对歌曲《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的熟悉和喜爱,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以分析、朗诵、律动、演唱等方法体验各音乐。制定依据:★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如子女对母亲倾诉深情的爱国歌曲。这首歌是作曲家施光南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写的一首优秀艺术性抒情歌曲。
歌曲采用e小调,拍,用完善的前奏+
A
+
B
+
尾声的两段体结构写成。作者在全曲中巧妙地运用三连音、倚音、波音及弱起节奏等艺术性很强的细腻手法,与歌词抒情性风格水乳相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眷恋的感情。《爱我中华》则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祖国的壮志,抒发了赞美祖国的情怀。歌曲为
拍,两段体结构,七声宫调式。
旋律创作吸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其衬词"嗨啰呢啰嗨啰嗨"富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且具有舞蹈音乐性质。《走向复兴》是一首与时俱进、气势恢弘、激情豪迈、充满自信的进行曲。曲调昂扬向上,歌曲振奋人心,歌词描述了中华民族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迎着风雨走向前方”和“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切实反映了中华民族60年来走过的不凡路程。《走向复兴》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表达了大众和时代的心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势和信心。★学生实际七年级的学生平时课堂发言较为积极主动,分析理解方面能力较强,歌唱的声音较为和谐整齐。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提升点是:学生通过以分析、朗诵、律动、演唱等听赏歌曲的方式,增加了对歌曲《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的熟悉和喜爱,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开放式导入
引导学生畅谈已经掌握的赞美祖国的歌曲,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畅谈已经掌握的赞美祖国的歌曲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核心推进
多情的土地
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多情的土地曲》的词曲作者、首唱者和创作背景。完整聆听:引导学生听赏佟铁鑫演唱《多情的土地》,整体感知音乐。歌词欣赏引导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旋律欣赏(1)引导学生找出本首歌曲的典型的节奏型聆听歌曲并思考问题。(2)引导学生体验三连音节奏和带装饰音的切分节奏。5.完整体验引导通过演唱和律动的方式来完整的体验这首以山水草木寄托爱国情思的《多情的土地》。
1.创作背景:了解《多情的土地曲》的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2.完整聆听:听赏佟铁鑫演唱《多情的土地曲》,整体感知音乐。3.歌词欣赏有感情的跟着背景音乐朗诵歌词。4.旋律欣赏(1)找出本首歌曲的典型的节奏型聆听歌曲并思考问题。(2)体验三连音节奏和带装饰音的切分节奏。5.完整体验学生通过演唱和律动的方式来完整的体验这首以山水草木寄托爱国情思的《多情的土地》。
引导学生理解词曲作者是如何以山水草木、三连音节奏和带装饰音的切分节奏等方式表达浓浓的爱国情怀。
爱我中华
1.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首唱者和创作背景。2.完整聆听:引导学生听赏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整体感知音乐。3.歌词欣赏引导同学们找出具有民族曲调风格的歌词。4.旋律欣赏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声的方式来体验歌曲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1.创作背景:了解《爱我中华》的词曲作者、首唱者和创作背景。2.完整聆听:听赏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整体感知音乐。3.歌词欣赏找出具有民族曲调风格的歌词:“咳罗咳罗咳罗咳”。4.旋律欣赏学生通过演唱和声的方式来体验歌曲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和曲调来寄寓爱国热情。
走向复兴
1.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爱走向复兴》的词曲作者、首唱者和创作背景。完整聆听:引导学生听赏合唱的《走向复兴》,整体感知音乐。旋律欣赏:
引导学生感受四四拍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学习四拍子的挥拍法。4.完整体验:引导学生跟随着伴奏音乐,来轻声哼唱。并用四四拍的指挥拍来挥拍。
1.创作背景:学生了解《爱走向复兴》的词曲作者、首唱者和创作背景。完整聆听:学生听赏合唱的《走向复兴》,整体感知音乐。旋律欣赏:
学生感受四四拍进行曲风格的作品,学习四拍子的挥拍法。4.完整体验:学生跟随着伴奏音乐,来轻声哼唱。并用四四拍的指挥拍来挥拍。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采用昂扬向上的歌词和进行曲的谱曲方式寄寓爱国热情!
总结拓展
总结
教师从创作背景、歌词特点、曲调特点对三首歌曲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歌曲歌词特点、曲调特点方面的差异。
加深学生对三首爱国歌曲的认识。
拓展
教师从爱国歌曲引申到家与国紧密相连,国家强盛是个人发展的前提。
通过学生的主动发言,加深并拓展学生对热爱祖国的理解。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建设祖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