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6
我
看
穆
旦
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眼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由春景而生发感想的现代诗歌《我看》。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重点)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难点)
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
字词梳理
忧戚:忧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摇荡,摇晃。
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知。
2.思考:“我”在怎样的特定时间,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力量。
再读课文,欣赏诗意
问题:请说一说每一节诗的主要意思。
第一节:写春风、青草。
第二节:写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第三节:感叹生命。
第四节:感叹时间。
第五节:点明主旨——与大自然拥抱在一起。
赏析全诗
(1)画出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也许……绿潮”,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绿潮”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2)诗人通过描写飞鸟、晴空、流云、大地,由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3)在作者笔下“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
表现出来的?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
(4)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诗歌、绘画。
(5)作者在第五节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
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愉快地生活。
“让我的呼吸与自然河流”“飞奔”“坦荡地漫游”“歌唱”“流盼”“摇曳”
(6)思考: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心中为什么有“忧戚”和“哀愁”呢?
这首诗写于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机,诗人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忧虑。
写作特点
(1)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诗人描写春天傍晚的自然美景,视野开阔,从春风、青草到飞鸟、流云、天空,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点面结合,意境扩大深渊。
(2)用词精练,生动形象。
诗人选用了拟人化的词语“揉”“低首”来表现春风吹拂青草的动态美。“沉醉”运用了使动用法,写出傍晚晚霞将大地染红的绚烂美景。就连“天风”都能“挽”着生命“坦荡地漫游”,十分生动形象。
写作特点
(3)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诗歌前两节是描写,每节都以“我看”领起,描写春日傍晚的美景;后三节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是“我所思”,傍晚春景图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积极思考及对生命的感悟。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我
看
我看
我思
自然美景
生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