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哦,香雪
铁
凝
还记得《百合花》
里的新媳妇吗?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美女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媚眼含羞合,
丹唇逐笑开。
请讨论图片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阴影下走出,拜托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整体感知
1、什么是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2、课文中的插叙在哪里?
插叙的作用有哪些?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
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
使文章脉络清晰。
(4)
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5)
突出主题。
(6)
为下文作铺垫。
(7)
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
(9)
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10)
使结构紧凑。
(11)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引子(1—4)火车开进山村
前:宁静、质朴纯洁、贫穷落后、封闭保守
后:热闹、对外界文明的向往
开端(5—56)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对外界文明的向往
发展(57—71)香雪渴望有铅笔盒——对知识的渴望
高潮(72—78)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
结尾(79—82)香雪深夜归来
《哦,香雪》情节
火车
对山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台儿沟
贫穷
落后
闭塞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梳妆打扮
看:金圈圈、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皮书包
问:大刀片、烧水、
吃几顿饭、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
配乐诗朗诵、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做买卖:挂面、火柴
发卡、香皂、纱巾、尼龙袜
自动开关的铅笔盒
1、香雪与凤娇等女孩表现有何异同?
2、为何
她对铅笔盒如此情有独钟呢?
讨论:
四十个鸡蛋+三十里夜路
换来
值得?
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所以无法用40个鸡蛋来衡量值或不值。
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深山象征:封闭、传统
铅笔盒象征:知识、文明
《哦,香雪》重点总结
1、香雪的形象
纯真无邪
内心美好
渴求进去
淳朴自尊
内外兼美
2、象征意义
香雪
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青年
铅笔盒
自尊的象征
火车
不可抗拒的生产力/推动力/诱惑力
3、插叙的作用分析
哎,求学
每次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都感慨颇深,每每有种想要写篇文章的冲动,这次终于下定决心,希望此文能对现在的我的那些养尊处优的不知道何为吃苦的学生们有点启发,也以此来纪念我的终生难忘的求学岁月。
一.幼儿园篇:
幸亏我们村有两个热爱幼儿教育的妇女,一个会拉电子手风琴,一个会跳舞,我们十几个孩子还是如愿上了所谓的幼儿园,而且一上就是三年。记得我们的学校在村西头,大约五六十年代盖的颓避残垣的几间屋,没有窗户,屋顶几乎露天,进去后有很难闻的潮湿味道,我们几乎没在里面上过课。庆幸的是我们的操场很大,不过有些零散的骨灰盒和死人的衣服,我们有时会自己人吓唬自己人,跑出学校很远再回去。排练了几个舞蹈节目,六一的时候我们竟然化了妆去镇里开会的有大台子的大厅表演了节目,连续三年都是二等奖,每次发的都是塑料水壶,有个照相机样子的我最喜欢。
二.小学篇:
小学校和幼儿园学校一墙之隔,总共五间房,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各占一间,操场上只有草、土和石子,我们的娱乐就是跳绳、踢毽子、玩石子等等,铅笔短了我们就把它插在坏了的圆珠笔肚子里接着用,方格纸的四个格子我们会每个格子里写上字,再用橡皮擦掉继续用,有时为了节省我们会用树枝在地上写字,老师们经常不来,我们只会疯玩。记得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走在去村西老洼菜园果园的路上我突然良心发现,发誓以后好好学习,从那我就天天坐在教室里学习,刚开始一个月特难受,后来竟然习惯了,从那每次考试都第一,名声在外,刻苦呀,只好走路都看书,其实是骑虎难下呀,隐约记得上一二年级时也得过第一的。每天放学后我都会上坡快10多分钟到我家村西的菜园果园干农活,假如忘去了,都会遭到父亲的一顿打。我那时养了一头小白猪,每天都给它拔草给它搅拌猪食,竟然把它养胖了。晚上快黑天时,我从坡里背着几乎和我一样高的一袋子草步行大约快半小时回家。不上学的时候我就在坡里看菜园果园,有个一间的瓦屋里面有个小破床小破桌子什么的那就是我的避风港,以后有个妹妹,偶尔会陪伴我,在这些日子里,书是我的伙伴,不过全是借的别人家的。
三.初中篇:
初中在镇上刘杜一中,那时我们步行9里多路去上学,校长是我们村的,安排我们住了校,很破旧的屋子,里面老鼠横行,有一次回宿舍拿东西,蹲在床上看七八个老鼠跑来跑去,我一气之下拿起块砖生砸死了一个。后来买了自行车,父母用时就走着。一住就是一星期,唯一的伙食就是一瓶子咸菜和一包煎饼,有时煎饼散了,难以下咽,食堂里也有卖火烧的馒头的,我竟然一次都没舍得买。老妈烙的发面饼有点长毛了没舍得扔,吃了之后竟然呕吐不止。冬天要趟过有水流的地方,踩着石头过去,有时候踩空了,棉鞋都湿透了,一直忍着下午放学。秋天的球鞋露了脚趾头,别人都看我时,又过了段时间父母才给买了新的,不过那时不穿补丁衣服了。
四.高中篇:
高中新汶中学,高一时沉浸在初中的辉煌无法自拔天天不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每次大休回家有好些次都想从刘杜大桥跳下去,高二理转文考了次全班第5才再次找到自信。那时穿得是难看破旧的衣服,吃得仍然是煎饼,每次买菜最多买5毛钱的,中午吃剩了下午再吃,煎饼咬不动,腮帮都会酸疼。记得那时父亲会两周送次饭来,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最多20元,很多时候都是10元。第一年因为最擅长的作文跑题没能如愿考上本科,只好到一中老校复课一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超激烈,好歹考了本科。父母跑断了腿借钱,我陪着父亲在我叔伯家门口哭,加上借高利贷终于凑够了第一年的学费。
五.大学篇:
刚上大学,第一学期花了850,父亲说我站在他瘦骨嶙峋的脊背上跳舞,我发誓从那时起开始打工,两三年我都没再和家里要生活费,大学打工打了三年半一直到毕业。我卖贴画洗衣粉,发传单,促销牛奶,替人改写小说,做问卷调查,卖演唱会门票,其实挣钱最多的就是做家教,那时聊城的行市,小学每小时大约不到5元,初中5元,高中8元,即使这样,在聊城公园门口很多学生都在争抢机会。冬天晚上出去做家教,骑着自行车冻得难受会大哭一路。那时我更加节省,记得花得最少的一次半年450,每次买饭我都是吃两顿的,有一次没钱了,我做了试验一天就吃了一顿饭,那时好奇怪自己竟没觉得饿。。那时父母杀光了家里15年的果树去淄博打工,也吃尽了苦。大学第二年助学贷款8000,大四时妹妹怕我最后一年的学费交不上毕不了业,中考时放弃了20多分的化学题,最后她只好复了一年课,加上那20来分,她正好能超分数线一些分的。坚强的受不了了会偷偷的哭,有什么事我不会告诉舍友,我自己一个人扛着,没有人敢过问我也没有人敢关心我,有时会在宿舍发脾气发牢骚,舍友们都让着我。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世界自己充实的四年大学时光。
感谢这些艰苦的求学经历,它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变得坚强.假如没有当初咬紧牙关的忍耐和坚持,就没有现在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请你不要欺骗生活,相信黑暗的日子终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