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段太尉逸事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段太尉逸事状 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8-13 18: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1.掌握本文文体:记录人物逸事的记叙文。 ?2.掌握段秀实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 ?3.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4.掌握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5.掌握本文运用倒叙手法的艺术效果。 一、通假字: 1、不  ,辄奋击。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3、辞甚巽 4、出入岐周    间。 5、覆校无疑 二、古今异义 无寇暴死 已乱 无伤也 请假设草具 出入以为武人 三、词类活用 暴且乱 舆来庭中 市谷 处贱 手注善药 困汝 杀一老卒,何甲也 四、文言句式 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愿奉军以从 段公,仁信大人也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公幸教  以道 汝将何以视天地 同步阅读(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士卒无赖?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辄奋击折人手足?手足:手和脚 ?C.当务始终?始终:有始有终 ?D.其与存者几何?几何:几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 B因谕曰  因宾客至凛相如门谢罪 C孝德使数十人从太???愿奉军以从 D尚书固负若属耶????余固笑而不信也 3.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把 ?B.以乱天子边事?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因为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而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②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5.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大尉写得栩栩如生。 同步阅读?(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率以货窜名军伍中?率:率领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已:已经 C.?罪且及副元帅?及:牵连 D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作:工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 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D.顾叱左右曰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 B.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既来之,则安之 D.罪且及副元帅——不出,火且尽 4.下列各句中全都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项是?(?)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④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⑤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⑤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汾阳王的副元帅驻扎在蒲州时,郭晞做尚书,放纵手下士卒作违法乱纪的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心中忧虑而不敢说。? B.太尉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向白孝德请缨,暂代节度使的职位,为白孝德制止祸乱,并保证不使白的人受到牵连。 C.太尉斩杀十七个暴卒后,郭晞军营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盔甲准备报仇,段太尉非常从容地准备到郭晞军营中加以说服。 D.终于说服了郭晞,并留宿在郭晞的军营中,第二天一起到白孝德处表示改过,白孝德非常感激。 ? 《段太尉》同步阅读(一答案) 11.D?(“几何”是“多久”的意思)?12、A(两个“白”都是“告诉、禀告”之意。B、前一个“因”是“于是”的意思,后一个“因”是“通过,由”的意思;C、前一个“从”是“跟随”的意思,后一个是“听从”之意;D、前一个“固”是“难道”之意,后一个“固”是“本来”之意。)13、C(A凭借;B而;D用)14、D(①是说明自己的理由;②是段太尉对犯纪军士的处置;⑥是太尉对甲者的要求,这些都不属于“超人胆识”15、C(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 同步阅读(二)答案 11.C(A、率:全都;B、已:制止;D、作:发作) 12.D(左右:文中指“身边的人”,今天只指方位) 13.D(A、前者为表原因的介词“因为”,后者为表依据的介词“根据”;B、前者为副词“仍然”,后者为介词“趁着”;C、前者为副词“已经”,后者为连词“既然”;D、都是时间副词“将要”) 14.D 15.C(A、汾阳王本人是副元帅;B、段太尉担任的是都虞候之职;D、文中没有白孝德非常感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