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12: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岁那年,我考上了医学中专,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我一次次捋直后又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病人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找我打针了。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
D.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2.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偷偷地收起我那难看的针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一幅失而复得的肖像画于近日在伦敦展出。早些时候,这幅画作在南非皮特马利茨堡的一次房屋清仓拍卖会上被发现——这幅售价高达22万英镑的画像出现在一盒子小古玩之中,上面还覆盖着一层霉菌。据悉,这幅狄更斯肖像画是该作家为数不多的几幅肖像画之一,查尔斯·狄更斯博物馆希望能将这幅画作变为馆内的永久藏品。为此,博物馆正在筹集购买这幅画作所需要的资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
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

,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穷人的专利权
狄更斯
我的名字叫约翰。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打十九岁那年起,人家看见我没几根头发,就一直管我叫“老约翰”了。现时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头发并不比上面提到的十九岁的时候多,可也不比那时候少,因此,这方面也就没有什么新的情况好说。
我发明过一种螺丝,挣了二十镑钱,这笔钱我这会儿还在用。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完成之后,我喊我妻子也进来看一看。这时候,我跟我妻子站在机器模型旁边,眼泪簌簌地落到它身上。
那是在差不多一年之前的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
我的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他的姊妹一百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和我妻子一直还没有动用过这笔钱。我们俩都同意拿这个发明去申请专利。我的朋友威廉·布彻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乔哀。我乘“四等车”上了伦敦,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
汤姆斯·乔哀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向维多利亚女王提交一份申请书。我在靠近司法院法官弄的桑扫普顿大楼里找到了一位推事,在他那儿提出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又六便士。六天后,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
我临时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期已经延长了一个礼拜,这会儿五天又过去了。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作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
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
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案”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法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待在汤姆斯·乔哀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
女王法令还得送到设在河滨大道上桑莫塞特公馆的印章局去——印花商店也在那里。印章局的书记搞了一份“供掌玺大臣签署的印章局法令”,我付了他四镑七先令。掌玺大臣的书记又准备了一份“供大法官签署的掌玺大臣法令”,我付给他四镑两先令。“掌玺法令”转到了办理专利的书记手里,誊写好后,我付了他五镑七先令八便士。在此同时,我又付了这件专利的印花税,一整笔三十镑。接着又缴了一笔“专利置匣费”,共九镑零七便士。各位,同样置办专利的匣子,要是到汤姆斯·乔哀那里,他只要收取十八个便士。接着,我缴付了两镑两先令的“大法官财务助理费”。再接下来,我又缴了七镑十三先令的“保管文件夹书记费”。再接着,缴付了十先令的“保管文件夹协理书记费”。再接下来,又重新给大法官付了一镑十一先令六便士。最后,还缴付了十先令六便士的“掌玺大臣助理及封烫火漆助理费”。到这时,我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待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
(陈才宇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翰办理专利权经历了三十六道手续,花费了六个多星期,交纳了近百英镑,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
B.小说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刻画了作品中的“我”——约翰——一个聪明勤劳、温和老实的老工人形象。
C.小说叙述了老约翰申请专利时国家机关的层层盘剥,一系列不合理流程的出现有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D.小说深刻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丑恶的本质,同时满怀热情地抒发了普通民众的心声。
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写姻兄弟,西布罗密奇的乔治·贝雷给约翰妻子留下英格兰银行股票,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我”办理专利权的花费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个性化的表述,运用幽默诙谐的笔法,不厌其烦地议论说理,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了约翰这个人物形象。
C.这篇小说不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取胜,但批判的倾向从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也蕴含于形象的描绘中。
D.作者以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为中心构思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通过情节揭示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主题。
9.小说中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解析
1
C [文中“隔一天吧,隔一天吧……”省略号的作用是表重复词语的省略。A项,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B项,表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C项,表重复词语的省略。D项,表说话断断续续。故选C。]
2
[解析] 句子“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中把“针头”说成“不帮我的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帮忙”一词让读者感觉针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亲近,显得生动鲜活。“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因粗心煮软了针头。由下文“我一次次捋直后又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可知,“我”对给病人造成伤害的窘迫与羞愧。
[答案] ①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觉针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亲近,显得生动鲜活。②这种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因粗心煮软了针头对给病人造成伤害的窘迫与羞愧。
3
[解析] 原句“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中的“半掖半藏”是细节描写,表现出“我”因粗心煮软了针头对病人造成伤害的窘迫与羞愧。用“难堪”来形容针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的愧疚,改后的句子只能说明针头由于被煮软一次次变作弯钩的表象,不能更好地表现此时我的心情。
[答案] ①从语体风格看,改句“偷偷地”表达过于普通;原句善用“半掖半藏”的细致动作,表现“我”反复扎针却弄得邻居的皮肤“血迹斑斑”也扎不进的羞愧,形象生动。②从修辞手法使用来看,改句“难看”的针头只能说明针头由于被煮软一次次变作弯钩的表象;原句“难堪”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我”扎不进弯曲针头的难堪,表达对邻居痛苦不堪,却仍默默承受的愧疚。
4
[解析] 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选自己最熟悉的一人来写,要紧密结合人物的人生经历或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突出其面对不幸遭遇而坚强不屈的精神;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砺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成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在种种不幸的遭遇中,他总是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经历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5
[解析] 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点明了“报道的事件”——“查尔斯·狄更斯一幅失而复得的肖像画于近日在伦敦展出”,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的相关信息——“这幅画作在南非皮特马利茨堡的一次房屋清仓拍卖会上被发现”的。而结尾句补充的“博物馆希望能将这幅画作变为馆内的永久藏品。为此,博物馆正在筹集购买这幅画作所需要的资金”是该条新闻的价值所在,要保留。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进行进一步压缩。
[答案] 狄更斯的一幅肖像画近日在伦敦展出;画作是在南非的拍卖会上被发现的;狄更斯博物馆正在筹集资金,希望能将它永久珍藏。
6
[解析] 第一空,根据前文的假设句“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很容易得出“穷人多是胖子”的答案;第二空,联系前文的现实的真相“穷人肥胖”,可得出此处应为“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等答案;文段最后一句是根据前文进行的推测,第三空可从这种预言能否实现,而且是像贫富的胖瘦一样的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①穷人多是胖子 ②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③是否也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7
A [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A项,“终于办理了通用的专利权”错误,小说最后说“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联合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镑”,由此可知,通行证只在英国适用,并不通用。]
8
B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B项,“不厌其烦地议论说理”错误,小说中无抽象议论和空洞的说理,应为“不厌其烦地叙事”。]
9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中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文字,然后分析这些内容对人物形象、小说情节以及主旨的作用。从文中来看,“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我临时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租期已经延长了一个礼拜,这会儿五天又过去了”“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待在汤姆斯·乔哀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到这时,我已经在汤姆斯·乔哀那里待了六个礼拜了”,“延长”“又”“已经”“到这时”这些词语说明“我”在汤姆斯·乔哀那儿的租期不断地延长,而这延长也就逐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情节方面的作用;从形象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租住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的内心情感发生了变化,而“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等表现出“我”经济处境的窘迫,这是形象方面的作用;多次谈到“我”在汤姆斯·乔哀家租住的事情展现了申请专利过程的烦琐,而面对这样的情形,“我”这样的小人物只能无奈地等候,毫无办法可想。
[答案] ①人物塑造:体现了老约翰内心情感的变化,暗示了老约翰经济处境的窘迫。②情节结构:以租期的不断延长暗示了情节的发展。③情感主旨:批判了专利权申请过程的拖沓烦琐,凸显了小人物面对层层盘剥时的无奈。
10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我’为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是第一人称,然后可以从小说使用第一人称的作用角度进行答题。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我”有如下作用: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便于直接抒发情感,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起小说的故事情节。从本文来看,“我”既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也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作者从“我”的视角来讲述这个申请专利的过程,让整个环节展示在读者面前,让故事更为真实,同时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展示申请专利过程的拖沓烦琐,凸显了小人物面对层层盘剥时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此种社会现状的批判,对小人物遭遇的同情;且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串起整个情节,让情节更为紧凑、集中。
[答案] “我”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叙述者:①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更引人深思;②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③以“我”的见闻串起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