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2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2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16:16:16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2.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第2课时: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学习板块三
“饰文字为观美,虽华夏所独,而其理极通于绘事。”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书法的评价。中国书法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影响最大。说起楷书人们自然就想起: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在人们心目中,他们的楷书最具有代表性,又各具不同的个人风格,代表了楷书的最高水平。人们把他们称为“楷书四大家”。在五年级我们已经了解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回忆下。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PPT出示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看书中125页,边欣赏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品《玄秘塔碑》,结合书中的介绍概括柳公权书法的特点?请听下面两位同学的分享:(播放学生音频)(PPT出示相应笔画)
预设:
生1《玄秘塔碑》碑文中的大、夫二字撇画写得较细,方圆并用,应该就是所谓的瘦硬挺拔;捺画写得比较粗,非常有力道。撇轻捺重,瘦硬挺拔,自成风格。
生2碑文中固、开等包围结构的字,结构安排很精妙,四周疏放,中间收紧。再看看作者横画笔笔顿挫,筋骨开张,试想这些字写在碑文上却像刀刻一般,想必是非常有力道的。
师小结:同学都特别善于观察与鉴赏,在大家心目中柳公权与颜真卿常常相提并论,人们称之为“颜筋柳骨”,这句话最早出处范仲淹。为什么称为颜筋柳骨呢?让我们来对比看看这两幅书法作品。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生1一眼望去,我觉得颜体字体比较丰满,柳体字体比较瘦硬,例如,同是“为”字,颜体为明显笔画较粗,大气圆润;柳体为更瘦,但每一笔都挺劲有力。颜字筋肉丰满,刘字骨力遒劲,就是所谓的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这个词也泛指书法极佳。像颜真卿、柳公权这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从笔法、字法到章法,都是非常讲究的,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形美兼备,经久不衰,散发着无穷的美感和艺术感。
让我们接着欣赏柳公权的一些代表作。据说,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他的楷书风格。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骨
,为后世百代楷模,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PPT随机出现加黑字体)
二、学习板块四
1.在第八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近了伟大的文豪——鲁迅。在《少年国土》中我们看到了渴望自由、珍惜友谊的少年鲁迅的影子;在《好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美的憧憬,对“好”的向往;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们遇见一位慈祥的伯父、一位关心普通人民的长者:在《有的人》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迅永不磨灭的崇高精神……鲁迅以“笔”为武器,与当时的黑暗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很多以表心志的语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PPT出示课文内容)
请拿起书本,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跟着读一遍。
接下来请大家按下暂停键,自由地朗读,一边读一边想,你能读懂其中的哪些句子,再说说读完后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开始吧
同学们,都读懂了这些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预设:
生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无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英雄,怜爱孩子的怎么就不能是大丈夫。从这一句我可以感受到鲁迅对待孩子深厚的感情,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鲁迅与周晔笑谈水浒、并且赠书与他,鲁迅对晚辈热情关怀、谆谆教诲。
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他,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鲁迅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生2:长满野草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路过,就踩出了一条路。深层意思是说,只有空想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地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从“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鲁迅勇于追求,开拓进取的精神。
师点评:是呀,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更是探索得来的路,这条希望希望之路不也是鲁迅先生的革命之路吗!
生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从鲁迅对民魂解读,我能感受他的伟大民族观。
师点评:正如鲁迅所言,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生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其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比如忍辱负重,耗尽毕生心血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这些人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国任为己任,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师小结:这四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鲁迅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更多了几分。下面请大家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再大声朗读几遍,开始吧。
相信同学们对这些句子很熟悉了吧,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根据下面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鲁迅名言填空。请按下暂停键自己试试吧。(PPT出示挖空后内容)
鲁迅还有很多关于时间和阅读的名言警句。跟着老师一起读读吧(PPT出示拓展警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
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去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在文字中继续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在诵读中大声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再见。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能总结和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
  3.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2.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第2课时: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
学习板块三
“饰文字为观美,虽华夏所独,而其理极通于绘事。”这是鲁迅先生对中国书法的评价。中国书法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影响最大。说起楷书人们自然就想起: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在人们心目中,他们的楷书最具有代表性,又各具不同的个人风格,代表了楷书的最高水平。人们把他们称为“楷书四大家”。在五年级我们已经了解了欧阳询和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回忆下。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
请同学们看书中125页,边欣赏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品《玄秘塔碑》,结合书中的介绍概括柳公权书法的特点?
生1《玄秘塔碑》碑文中的大、夫二字撇画写得较细,方圆并用,应该就是所谓的瘦硬挺拔;捺画写得比较粗,非常有力道。撇轻捺重,瘦硬挺拔,自成风格。
生2碑文中固、开等包围结构的字,结构安排很精妙,四周疏放,中间收紧。再看看作者横画笔笔顿挫,筋骨开张,试想这些字写在碑文上却像刀刻一般,想必是非常有力道的。
师小结:同学都特别善于观察与鉴赏,在大家心目中柳公权与颜真卿常常相提并论,人们称之为“颜筋柳骨”,这句话最早出处范仲淹。为什么称为颜筋柳骨呢?让我们来对比看看这两幅书法作品。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生1一眼望去,我觉得颜体字体比较丰满,柳体字体比较瘦硬,例如,同是“为”字,颜体为明显笔画较粗,大气圆润;柳体为更瘦,但每一笔都挺劲有力。颜字筋肉丰满,刘字骨力遒劲,就是所谓的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这个词也泛指书法极佳。像颜真卿、柳公权这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作品从笔法、字法到章法,都是非常讲究的,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形美兼备,经久不衰,散发着无穷的美感和艺术感。
让我们接着欣赏柳公权的一些代表作。据说,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他的楷书风格。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骨
,为后世百代楷模,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二、学习板块四
1.在第八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近了伟大的文豪——鲁迅。在《少年国土》中我们看到了渴望自由、珍惜友谊的少年鲁迅的影子;在《好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鲁迅对美的憧憬,对“好”的向往;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们遇见一位慈祥的伯父、一位关心普通人民的长者:在《有的人》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迅永不磨灭的崇高精神……鲁迅以“笔”为武器,与当时的黑暗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很多以表心志的语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请拿起书本,老师读一遍,同学们跟着读一遍。
接下来请大家按下暂停键,自由地朗读,一边读一边想,你能读懂其中的哪些句子,再说说读完后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开始吧
同学们,都读懂了这些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预设:
生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无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英雄,怜爱孩子的怎么就不能是大丈夫。从这一句我可以感受到鲁迅对待孩子深厚的感情,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鲁迅与周晔笑谈水浒、并且赠书与他,鲁迅对晚辈热情关怀、谆谆教诲。
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他,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鲁迅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生2:长满野草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路过,就踩出了一条路。深层意思是说,只有空想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地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从“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鲁迅勇于追求,开拓进取的精神。
师点评:是呀,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更是探索得来的路,这条希望希望之路不也是鲁迅先生的革命之路吗!
生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从鲁迅对民魂解读,我能感受他的伟大民族观。
师点评:正如鲁迅所言,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生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其中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比如忍辱负重,耗尽毕生心血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这些人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国任为己任,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师小结:这四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鲁迅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进了一步,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更多了几分。下面请大家带着对句子的理解,再大声朗读几遍,开始吧。
相信同学们对这些句子很熟悉了吧,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根据下面的场景选择合适的鲁迅名言填空。请按下暂停键自己试试吧。
鲁迅还有很多关于时间和阅读的名言警句。跟着老师一起读读吧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5.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
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去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在文字中继续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在诵读中大声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