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
语文
学科
一
年级
上
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6画
课型
识字
主备
徐丽娟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五言谜语诗,配有一副对应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以便顺利地悟出谜底。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远、有”等10个生字,认识“走之”和“斜刀头”2
个偏旁,会写“水、来、去、不”4个生字。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认识“走之”和“斜刀头”2
个偏旁。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一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用反义词来识字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试读古诗《画》。
教学过程
设计调整
一、背诗导入,引发期待1.背诗激趣,导人新课。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还记得吗?提示: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背诵《江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诗,这是一首有趣的谜语诗。二、随文正音,读好节奏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巡视检查一下学生读的情况以及预习工作的完成情况。)3.指名朗读,随文正音:“近”读前鼻音,“山、水、声、春”读翘舌音,“听、声、惊”读后鼻音,“鸟”的发音,声母n。4.活动:我说你跟。教师说每行诗句的前2个字,学生跟读后3个字。教师读上一句诗,学生跟读下一句诗。提示:可换角色反复练习,如学生可先说上一句,教师跟读下一句。注意停顿和节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三、分类识字,感知诗意1.学习“远、近、还”。(1)
出示书上本课所要学的偏旁,出示“远、近、还”3个字。学生观察,找一找字形的相同点,引出新偏旁一“走之”。(2)
认识“走之”。看一看,比一比“走之”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提示:这个偏旁下面的捺像是奔走中的人的腿。含有“走之"的字多数和走路有关。(3)
学生认读“远”近“还”3
个字。(4)出示“还”字:还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还”字?提示:熟字加一加(出示)。出示“远、近”:“远”“近”是一对意思相反的字,合在一起能组成一个新的词语——远近。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提示:联系“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中的“开关”“正反”“大小”等。2.学习“有、无”“来、去”。(1)
活动设计一:“火眼金睛”。学生找出生字中另两组意思相反的字,用笔圈出来。(2)
活动设计二:边对边演。师:我说女。
生:我对男。师:我说上。
生:我对下。师:我说开。
生:我对关。师:我说有。
生:我对无。师:我说来吧,我离你近了。生:我对去吧,我离你远了。
师生:我们大手拉小手,一起学习真快乐!
真快乐!提示:教师先示范,边说边演,学生跟着边对边演。此活动也可以由学生与学生结对来演。3.学习“听、色”。(1)出示“听”“色”2
个字:找一找和这两个字相近的字。提示:听——近
色——爸(2)
给“听”“色”找朋友。提示:听话、听讲、听见;颜色、色彩、出色等。(3)
认识“斜刀头”。4.学习“声”字。(1)
认读“声”字。(2)
活动设计:听声音说话。学生闭眼听外界声音,一分钟后,用“我听到了
(声音)。”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我听到了风吹树叶“沙沙沙”的声音。)5.多样朗读,感知诗意。(1)
学生手捧书本,自由读诗。(2)
出示诗和插图: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你是怎么猜到的?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图诗对照的方式,尝试抓“山”“水”“花”“鸟”的特点来说话。四、背诵古诗,拓展阅读1.活动设计:我会演。步骤一:教师边读第一句,边做动作;学生跟读,也边读边做动作。提示:指导学生表演读时注意连读和停顿。如读“看”时动作需要停一下,读时稍稍拖音,之后再停顿一下,读后面的“山有色”,并用手指向画面上的群山。步骤二:教师读每行诗句的前2
个字,学生跟读后3字,并做动作。步骤三:学生上讲台,指着图画,试着不看书表演读。步骤四:师生共同表演读。提示:可反复进行,直到学生会背为止。2.拓展阅读。(1)
出示图文结合的古诗《风》(隐藏题目),学生自读。(2)
指名朗读,全班齐读。(3)
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
为什么?引导学生这样表达:我认为谜底是(
),因为(
)。(4)
全班交流。(5)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说一说,猜一猜。五、端端正正,书写生字l.指导书写“水、来、不”3
个字。(1)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都有关键笔画一一竖或竖钩,位于田字格的竖中线上。出示一个小朋友标准站立的图片,与“水、来、不”放一起,让学生注意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提示:这3个字中的关键笔画“竖、竖钩”,要写得挺直有力,如站得笔直坚挺的人的脊梁。(2)
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水: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竖钩挺直,站在中线;横撇略低,右撇稍高。来:上紧下松,中竖挺直,撇捺舒展,左右对称。不:首横宜长,斜撇在左,中竖挺拔,长点收尾。(3)学生练写,规范双姿:注意“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身正,肩平,足安”。(4)
展示学生作业,师生点评,学生再次练写。2.指导书写“去”字。(1)
出示“去”字:仔细观察,怎么样才能写好呢?(2)
学生交流。(3)
教师范写指导:上大下小,上下对正。(4)
学生练写,展示评价。六、课后拓展1.背诵古诗《画》,积累其它谜语诗。2.每个生字积累两个词语。
板书设计
6
画
(谜语诗)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反义词
远——近
有——无来——去
PAGE
4(共30张PPT)
画
i
n
读一读
sh
ch
读一读
读一读
ing
eng
n
读一读
远
近
还
识一识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走之”的字多数和走路或路有关。
辶
辵
“走之”的演变
你发现了什么?
远
近
还
辶+不=还
你还有好办法吗?
识一识
远
近
远近
识一识
像“远近”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识一识
听
色
近
爸
猜猜它们会变成什么字?
给我们找个好朋友吧。
识一识
色
声
我听到了
(声音)。
听声说话
猜
谜
底
你是怎么猜到谜底的呢?
拓展阅读
风
小组讨论: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半边有毛半边光,
半边有味半边香,
半边吃的山上草,
半边还在水里藏。
(打一字)
鲜
拓展阅读
写一写
水
来
不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水
来
不
写一写
关键笔画:竖或竖钩
写一写
水
来
不
竖或竖钩
挺直有力
写一写
上大下小,
上下对正。
去
D
南汉乐
识字
6画
远
nan
you
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
声
hua
hai
春去花还在
人来
鸟
不惊
远着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bu
jing
人来鸟不惊。
活动一我说你跟
an
kan
远看
近听
春去
人来
活动一我说你跟
⑥画
shan
u有色
水无声
花还在
鸟不惊。
yuan
you
se
jin
ting
wu
sheng
qu
ha
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
大小上下南北
uan
g
fan
男女开关正反
活动一圈一圈
yuan
you
se
ting
hai
lai
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
来去
活动二边对边演
一
活动:我会演
我认为谜底是
)。因为
解落三秋叶,
nen
g
e
le
hua
能开二月花
guo
jiang
qian
chi
lar
过江千尺浪,
hu
wan
gan
xie
入竹万竿斜。
站立
水来不
先写中间,后写两
紧下松
横宜长
竖钩挺
竖挺
斜撇在左
横撇咚低,右撇稍高
撇捺舒展
竖挺拔
左右对称
长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