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 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15:49:30

文档简介

(共65张PPT)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现象及成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核心素养目标:
1.记住气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及形成。(综合思维)
2.理解不同性质的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掌握天气系统图的判读,并能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综合思维)
3.关注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
风云变幻
暴雪
大雾
寒潮
台风
暴雨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吗?
多变
稳定
新课导入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一、常见天气系统
新课讲解




冷气团
暖气团
(2).分类
①.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冷气团和暖气团。
想一想:冷气团和暖气团是如何区分的?
冷气团:移向气温高于它的下垫面
暖气团:移向气温低于它的下垫面
冷气团
暖气团
由高纬吹向低纬
由低纬吹向高纬
新课讲解


气温
密度
气压
湿度
阴晴
冷气团
暖气团








晴朗
冷气团、暖气团的性质
想一想: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如何?
新课讲解
②.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
大陆气团:空气干燥,温度差异很大
湿度特征
海洋气团:湿度较大,温度差异较小
海洋性气团
大陆性气团
源地:海洋
源地:大陆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1:在我国,冬季从海洋移向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夏季呢?
冬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暖气团;夏季从海洋移动到大陆的气团是冷气团。
探究活动
锋面
冷气团
暖气团
锋线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过渡带称为锋。
②.暖气团始终在上,冷气团在下;
①.锋面始终是倾斜的,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③.锋面附近有云、降水、大风等天气。
想一想:锋有什么特点?
④.一个锋的锋面可以有几十至几百千米宽,几千米高,甚至可以到达对流层的上层。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过境前: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地面
想一想:什么是冷锋?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城市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
(2).分类
①.冷锋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过境时: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地面
想一想: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地面
想一想: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过境后: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过境前:
城市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想一想:什么是暖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②.暖锋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城市
地面
冷气团
暖气团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过境时:暖气团徐徐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想一想: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城市
地面
冷气团
暖气团
新课讲解
低气压与高气压
过境后: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城市
地面
冷气团
暖气团
想一想: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如何变化呢?
新课讲解
暖气团
冷气团

多云
雨区

暖锋
冷锋
冷气团
暖气团

多云
雨区

锋面坡度
天气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雨区特征
天气实例
较小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宽,降水全在锋前
夏季雨带的北移,春雨
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
较大
雨区窄,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
锋面符号
天气图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天气转晴
小结
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
新课讲解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
3、一场春雨一场暖
4、一场秋雨一场寒
探究活动2:下列诗句描述的是冷锋还是暖锋?
暖锋
冷锋
暖锋
冷锋
探究活动
3
符号:
过境天气:
实例:


连续性降水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
梅雨
|
江淮准静止锋
|
华南准静止锋
|
昆明准静止锋
|
天山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我不后退
我也不退
③.准静止锋
新课讲解
江淮准静止锋
6~7月
|
形成梅雨
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
|
贵阳天无三日晴
华南准静止锋
四季
|
持续降水
天山准静止锋
冬春
|
持续降水
中国4大准静止锋
新课讲解
山脉的阻挡
昆明准静止锋(冬季)
昆明四季如春
贵阳冬季天无三日晴
探究活动3:
读图思考1:
当冷锋行进至图中此区域时,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滞下来,读图分析原因?
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冷空气侵袭南下,形成冷锋。冷锋行进至云贵高原地区时,由于受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滞下来,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即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多出现于冬季,其出现日数约占全年的1/2。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冷空气的势力不同,锋面位置会有所改变。
由于昆明准静止锋的存在,导致锋面两侧有着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处于锋面西南侧的云南大部分地区,由于地势较高,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入侵,受单一暖气流控制,碧空万里,阳光灿烂。例如,昆明1月平均气温7.6℃;冬无严寒,而因地势较高,夏季凉爽,因此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四川凉山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因位于冷空气一侧,风向偏北,气温低:贵阳1月平均气温4.8'℃、阴雨连绵每月
0.1毫米降水日数均在10~15天以上,有“天无三日睛”之谚。
探究活动
贵阳
昆明
天气
特点
主要
原因
阴雨
连绵
温和
晴朗
位于冷空气一侧
位于暖空气一侧
读图思考2:
请大家对比分析,冬季昆明和贵阳的天气特点及原因?
探究活动
移动规律:
4、5月华南雨带
6月江淮雨带
7、8月雨带移到华北、东北
9月初雨带南退
雨带退到长江以南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
拓展学习
10月雨带退出我国大陆
新课讲解






反气旋


气压分布状况
气流运动状况
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气旋和反气旋
新课讲解


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
1030
1020
1010
1030
1020
1010
①.气旋(低压)与典型天气
(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合
气旋:中心气压比四周低时,形成空气由四周向中心流动的大气漩涡。
想一想:水平气流运动状态是怎么运动的?
新课讲解


低压
近地面
气旋与天气(北半球)
想一想:中心气流运动状态是怎么样的?天气现象又是什么?
上升
中心气流上升,温度下降,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4:气旋过境前后的气压有何变化?
气旋过境前,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出现较大的风,气压降低,多出现阴雨天气;
过境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探究活动
阅读:热带气旋
北太平洋:
西部、东部
北半球:
北大西洋:
西部
南太平洋:
西部
南半球:
南印度洋:
西部、东部
北印度洋:
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想一想:找出世界热带气旋主要的分布地区?
新课讲解
台风的“门槛”有多高?
新课讲解


北半球气旋
(逆时针)
南半球气旋
(顺时针)
想一想:气旋产生的典型天气是什么?
台风
典型天气
新课讲解
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
印度洋地区:热带风暴
东太平洋地区:飓风
北大西洋地区:飓风
想一想:台风、飓风、热带风暴有何区别?
本质:热带气旋
新课讲解
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西北太平洋、南海。
台风在我国的主要登陆地:海南、广东、台湾、福建、浙江。
主要天气:狂风暴雨
台风
想一想:
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登陆地以及主要天气是什么?
新课讲解
强风
暴雨
巨浪
台风的危害
想一想:台风的危害是什么?
新课讲解


1010
1020
1030
1010
1020
1030
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
(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散
反气旋:当一个地区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时,气流自中心向四周辐散。
②.反气旋(高压)与典型天气
想一想:水平气流运动状态是怎么运动的?
新课讲解
晴朗
下沉
高压
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
近地面
想一想:中心气流运动状态是怎么样的?天气现象又是什么?
中心气流下沉,温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结成云致雨。
新课讲解
想一想:反气旋产生的典型天气有哪些?
伏旱
典型天气1
新课讲解
秋高气爽
典型天气2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5:绘

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意图
反气旋过境前、过境后,气压低;过境时,气压高。
探究活动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压
高压
图示
气流状况
水平
近地面:向内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
南半球:顺时针
近地面:向外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垂直
以__上升__为主
以__下沉__为主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天气
多___阴雨___天气
多__晴朗__天气
气压
时间
气压
时间
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
1


新课讲解


锋面气旋(北半球)


1025
1000
975

高压脊
4.锋面气旋与天气




新课讲解


1025
1000
975

1025
1000
975
北半球
南半球
想一想:
1.观察北半球、南半球的锋面气旋,能否发现锋面的分布特征?
特点1
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2.
能否发现冷锋、暖锋在气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
特点2
气旋西侧(左侧)为冷锋;气旋东侧(右侧)为暖锋
3.
分析锋面移动的方向与气旋旋转方向的关系?
特点3
锋面移动的方向与气旋旋转方向相同
新课讲解
锋面气旋(北半球)


1025
1000
975




想一想:①、②
、③、④各处的天气状况?
①、

为晴朗天气;②
、④为阴雨天气。




新课讲解


古诗词谚语中的天气知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8.云过山头湿,雨过山头明。
思考:这些古诗词谚语中蕴含了哪些天气方面的知识?
1是一次冷锋活动造成的降雪;
2是夏秋季节的对流雨;3是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
4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水;5是一次对流雨;
6是一次暖锋过境形成的降雨;
7“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活动造成的,“一场秋雨一场寒”是冷锋活动造成的;8是山峰经历的一次地形雨。
新课讲解
二、天气图
1.概述
(1).概念: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要素的特制地图。
想一想:什么是天气图?
新课讲解
(2).分类: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
高空天气图
中国2020年9月22日20时
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
中国2020年9月22日20时
地面天气图
新课讲解
地面天气图
地面天气图是填有气象观测项目最多的一种天气图,它填有地面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如气温、湿度、风向、海平面气压和雨、雪、雾等,还填有一些能反映空中气象要素的记录,如云高、云状等。
新课讲解
2020年9月22日21时近地面天气图
2020年9月22日21时卫星云图
新课讲解
2020年9月22日21时气温分布图
2020年9月22日21时降水分布图
新课讲解
2020年9月22日21时风场实况图
2020年9月22日21时能见度实况图
新课讲解
(3).应用
①揭示主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分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目前气象部门分析和预报天气的一种重要工具。
想一想:天气图主要应用在那些方面?
新课讲解
2.地面天气图的应用及表示方法
(1).应用:分析某地区某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
2017年11月27日8时中国近地面天气形势
根据气压值绘制等压线,分析出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根据温度、天气分布,分析并确定各类锋的位置。地面天气图综合表示了某一时刻地面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给出了雷暴、降水、雾、大风和冰雹等天气所在的位置及其影响的范围。
新课讲解
(2).表示方法
等压线是在地图上将某一时间内海平面气压值相等的地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同一条等压线上不同地点的气压值是相等的。等压线反映了气压分布情况,通过等压线图可判断出高低压位置,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完成天气分析。
天气图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气温,黑色曲线为等压线。
2017年11月27日8时中国近地面天气形势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6:认识天气图的由来
天气的变化,对于航空、航海、军事、国防、农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利用天气图可以正确分析和预报天气及其变化。
1853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战争。随后,英国和法国作为土耳其的盟国,联合对俄国宣战。1854年11月14日,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上会合,准备攻打塞瓦斯托波尔时,海面上忽然掀起狂风巨浪,本来占绝对优势的英法舰船因无法抵抗暴风巨浪的袭击,蒙受了巨大损失。
当时的法国皇帝命令天文学家勒威耶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勒威耶给欧洲各国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致信,请他们提供1854
年11月12日到16
日黑海风暴袭击前后
5
天的当地气象状况观测记录,之后他收到了200
多封关于气象资料的回信。在欧洲图上,他把气压相同的地方用铅笔线连接起来,风向用箭头表示。再将5天的图综合起来分析,勒威耶得出结论:黑海在11月14日发生了风暴,13日这个风暴就已经在黑海上形成。可见,若能预先掌握黑海周围国家的天气状况,并根据这些状况绘出天气图,就能在风暴来临之前停航避雨,躲过危险。
勒威耶找到黑海风暴成因之后,建议每天绘制天气图,从而做出天气预报。法国皇帝采纳了勒威耶的建议,在巴黎成立了国家气象局,负责绘制天气图。从
1856
年开始,巴黎气象局每天按时发布天气图。
想一想:归纳勒威耶用绘制天气图来预测天气的步骤,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发?
步骤:第一步,收集气压等气象要素;第二步,把气压值相同的地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等压线;第三步,画风向,分析天气变化。
启示:天气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不同;同一种天气系统不同部位天气特点不同;人们可以根据天气系统的变化进行天气预报。
探究活动
三、利用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现象
1.高压控制区域
(1).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
(2).成因:空气下沉,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想一想:
从图中可以读出什么信息?
发现北大平洋上形成了高气压中心并且向西延伸,控制了我国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难以凝结,天气晴朗,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且云层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因此,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高气压的控制下,形成了高温天气。
新课讲解
2.低压控制区域
天气:多阴雨天气。
想一想:
从图中可以读出什么信息?
2018年8月3日上午10时30分,台风“云雀”在上海登陆。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以发现我国东海附近地区为低气压中心,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因此,在我国的华东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降雨天气。由于该地的低压系统在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密集,水平气压差异较大,因而风力也较大。杭州湾、长江口等部分地区的风力为8~9级,阵风可达10~12级。
新课讲解
探究活动7:等压线与风的关系
探究活动
初夏时期,东亚地区经常出现的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的天气现象,即梅雨。它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东亚夏季风的阶段产物。梅雨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省、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成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对梅雨的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此外,还有雾雨始日、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雾”。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雾,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
案例研究


梅雨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且区域性特点明显。我国梅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的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按区域又分为长江中下游、江淮、江南三个梅雨区域。一般年份,梅雨期持续20多天。但每年的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不相同,所以梅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梅发生在1954年,长达62天,部分地区降雨量高达811毫米。
案例研究
思考
1.梅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梅雨强弱与入梅、出梅时间的早晚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春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带来热带海洋气团的暖湿气流,中高纬上空会有冷空气南下,二者相遇之后,就会形成准静止锋,锋面产生气旋之后,就会形成梅雨了。
如果夏季风势力偏弱,而北方吹过来的冷风势力较强,就导致夏季风一直停留在我国南方地区,致使南方梅雨季节变长;而对于北方地区来说有可能会导致干旱。
案例研究


课堂小结
连连看
1
我国北方冬末春初的沙尘暴
2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3
一场秋雨一场寒
4
一场春雨一场暖
5
黄梅时节家家雨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下面现象是由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请正确连线?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该锋是____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处属于暖气团的是____。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A侧冷气团主动移动,B侧暖气团被迫抬升,可判断为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B
课堂练习
(2)下面的示意图中,接近丙→乙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解析 丙侧为暖气团,乙侧为冷气团,故由丙到乙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锋面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应最大;云量在锋面处应最多。

课堂练习
(3)锋面若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移动,那么24小时后甲、乙、丙三地的天气会怎样?
解析 据冷锋前进特点可判断锋面系统由东向西移动,24小时后,甲地仍在冷气团控制下,乙地冷锋已完全过境,而丙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
答案 甲地天气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乙地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丙地锋面过境,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
3.1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常见的天气现象及成因
同步练习
(训练时间:40分钟)
基础训练
读下面两幅锋面天气示意图,回答1~2题。
甲           乙
1.甲、乙两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冷锋、暖锋
B.气旋、反气旋
C.暖锋、冷锋
D.反气旋、气旋
2.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B.乙过境时,降水位于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C.甲过境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气温升高
D.乙过境后,阴雨连绵,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潮湿闷热
B.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
C.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
D.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
4.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读图,回答5~6题。
5.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6.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阴冷潮湿
B.晴朗干燥
C.高温多雨
D.阴雨绵绵
7.读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为________锋。气压P1、P2、P3的大小关系:________。?
(2)A,B,C,D四地中,多雨的是________两地。E地为________天气。?
(3)A地风向为________,C地风向为________。?
(4)该锋面气旋位于________半球。锋面气旋主要出现在________纬地区。?
能力提升
8.《中国诗词大会》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文化底蕴而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完成第8题。
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地理现象不正确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C.?“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降雨类型中锋面雨的写照
.读“昆明准静止锋图”,完成下面小9-10题。
9.此锋面多形成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11.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  )
A.??????????????????B.???????
C.???????????
???????D.?
12.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有关的是(??

A.?江淮地区的梅雨???????????
B.?北方夏季的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南方连绵的春雨
13.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____,图中乙处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状况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____。
(4)近日,________锋将从哈尔滨过境,锋面过境后,气温将________,气压将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A 
6.B
7.【答案】
(1)冷;P1>P2>P3
(2)A、D;阴雨
(3)西北风(偏北风);西南风
(4)北;中
8.D
9.D
10.A
11.
A
12.
B
13. (1)甲 反气旋 上升
(2)甲 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3)①
(4)暖 升高 降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