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将PVC管与一块干燥的绒布摩擦,再放到空的铝制易拉罐旁,你会观察到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观察与思考
九
上
物
理
2020
第1节
两种电荷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及认识摩擦起电的本质。
2.掌握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4.知道自由电子及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
5.知道原子及其结构。
实验1: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能吸起纸屑
实验2: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头发
实验3: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水流
1.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橡胶棒被排斥
橡胶棒被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两种电荷
验电器
三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构 造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负电)
橡胶棒
有多余的电子
接触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也不缺电子
得到一些电子后
带上了负电
(带正电)
玻璃棒
缺少电子
金属箔片
(不带电)
既不多余
也不缺电子
失去一些电子后
带上了正电
排斥,张角变大
排斥,张角变大
接触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接触极性相同的不同带电体时,金属箔张角大小不一样,说明什么问题?
验电器只能是定性的检验电荷的多少,不能直接检验带有某种电荷。可能是负电荷,也可能是正电荷。
温馨提示
例3.当物体具有
性质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因
电子而带
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
。
吸引轻小物体
失去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析】(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失去了电子而带正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电荷量
四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注意:不要混淆了电荷量的符号Q和电荷量单位“库仑”的符号C
2
知识点二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库伦
注意:
(1)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电的电荷量最小。
(2)e=1.6×10-19
C。
(3)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1.
原子呈中性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荷量相等,故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呈中性。
2.
易错提示:电荷不同于电子,电荷包括正电荷、负电荷;而电子只是带负电荷的一种粒子。
要点归纳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摩擦起电的认识: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结果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实质
电荷转移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易错提醒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小资料
(一)自由电子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金属的外层电子容易丢失,这些从原子内跑出来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二)静电现象
各种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因而物质得失电子的本领也不同,这就造成了摩擦起电等各种带电现象。当电荷积累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产生放电、吸引轻小物体等现象,例如闪电、脱衣服时有火光等。
[知识拓展]
有关静电现象的例子: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电视机、电脑屏容易吸附灰尘,裤子在秋天容易吸附灰尘,雷暴。
温馨提示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式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用验电器来检验。
例4.小华在医院挂水时发现医院有个形状类似于空调的装置——CHO-91空气净化器,于是细心观察了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
。
【解析】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
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被金属网吸引过去。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例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小通草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
?
【解析】A.摩擦起电过程中总量是保持不变的,故A说法正确;
B.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故B说法正确;
C.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小通草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C说法错误;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D说法正确.
C
3
知识点三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研究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A
B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
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A
B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都是绝缘体。
(3)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2.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
3.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联系:
[要点归纳]
特征
原因
常见的材料
导体
善于导电
有大量的
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
食盐水、石墨
绝缘体
不善于
导电
只有少量的
自由电荷
橡胶、塑料、陶瓷、
玻璃、食用油
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
带
,而具有了
的性质。
电
吸引轻小物体
随堂训练
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B
3.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
)
A.不带电荷
B.带正电荷
C.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
D
4.导体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存在大量的
。常温下,玻璃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烧红的玻璃
(选填“能”或“不能”)导电,这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自由电荷
绝缘体
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