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20: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蝙蝠是动物,跟雷达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课时
生字词过关
雷达
蚊子
即使
灵巧
隆隆
绳子
苍蝇
证明
敏锐
研究
模仿
显示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yínɡ
pínɡ
zhànɡ
yínɡ
?ruì
?jí
zhèng
注意
(1)“蝙蝠”是动物,所以是虫字旁。“蝙”读第一声。
(2)后鼻音:铛、蝇、证、障、荧、屏
(3)“铃铛”、“苍蝇”在读的时候后一个字读轻声。
(4)注意多音字“系”。做动词时读“jì”,如系红领巾、系鞋带;读“xì”时有系列、系统、关系、联系。
(5)“萤”与“荧”要区别开。










jiū
yán

zhèng
yíng
wén
shù
héng





jià

shéng

shǐ
(1)“即”不要写成“既”,第五笔是点。
(2)“竖”的下面部分不要写成“土”。
(3)“驶”右边是历史的“史”,上面不要加一横。
(4)“蚊、科、横、绳、蝇、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注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自读提问
有一个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你能帮他解决吗?文中哪个句子直接给答案告诉我们?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自读提问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针对以上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于是科学家根据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
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并记录。
小组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2.再读课文,提出更多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读一读
雷达
蚊子
即使
灵巧
隆隆
绳子
苍蝇
证明
敏锐
研究
模仿
显示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梳理内容
有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呢?
(1)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了飞蛾、蚊子会怎样?
(2)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内容、启示
还记得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课文内容、写法、启示。
给提的问题归归类。
小组合作
理解内容
蝙蝠是怎么探路的?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已经做了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读一读第7自然段)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总结拓展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蜻蜓
直升飞机
响尾蛇
响尾蛇导弹
阅读课后习题三的选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自主阅读片段,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说自己提的问题,并说出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
(3)再次阅读,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