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认识浓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3、通过探究盐酸和硫酸的组成与构成、性质与变化,掌握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4、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
5、能从形式上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学习要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酸的化学通性。
2、难点:学习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基础梳理
一、酸
1、酸的构成:酸中含有的
离子称为酸根,则酸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
酸根
化学式
名称
Cl-
HCl
盐酸
NO3-
HNO3
硝酸
SO42-
H2SO4
硫酸
CO32-
H2CO3
碳酸
2、酸的定义: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二、常见的酸
【活动天地】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1)常见酸的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质量分数
打开瓶塞时的现象
其他
浓盐酸
浓硫酸
(2)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盐酸
浓硫酸
1、浓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1)无色有
气味的液体
(2)易
,在空气中形成
(需密封保存)
注: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挥发出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3)有酸味,
性。
(4)工业品:黄色(含Fe3+)
2、浓硫酸
(1)
色、黏稠、
状的液体.
(2)有
性(需密封保存),可做气体的干燥剂.
(3)溶于水
.
(4)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注入
里,并不断
。切不可将
倒进
里!
注: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而水的密度小,会浮在浓硫酸上面,当溶解产生的热量使水沸腾,会使硫酸四处飞溅,造成灼伤事故。
(5)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
溶液。
【实验探究】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然后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操作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
2、向分别盛有镁条、碳酸钠(Na2CO3)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AgNO3)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的5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物质
镁条
碳酸钠粉末
生锈铁钉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
三、复分解反应和盐
1、复分解反应定义:由两种
相互
,生成另外两种
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通式:
.
3、复分解反应特点:
(1)反应物、生成物均只有两种
;
(2)发生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
;
(3)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
。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反应物的条件:有酸酸必溶(BaSO4、AgCl除外),无酸碱盐溶
(2)生成物的条件:有
析出,或有
放出,或有
生成。
5、盐的定义: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化学上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盐。
四、酸的通性
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共同的阳离子(
离子),因此酸溶液会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为酸的通性。
1、酸(稀酸)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
色;
B.无色酚酞试剂遇酸溶液
色。
注:紫色石蕊试剂变色情况为:“酸
碱
”;是指示剂变色,而非待测溶液本身变色。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
酸+金属→
+
.
Zn+H2SO4=ZnSO4+H2↑
Fe
+H2SO4=FeSO4+H2↑
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
CuO+H2SO4=CuSO4+H2O
Fe2O3+6HCl=2FeCl3+3H2O
4、酸与部分盐反应,生成
和
.
AgNO3+HCl=AgCl
↓
+HNO3
Ba(NO3)2+H2SO4=BaSO4
↓+
2HNO3
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
注:由于不同酸的酸根不同,所以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五、酸的用途
1、盐酸: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3、浓硝酸
生产化肥、炸药、染料、医药、橡胶、塑料及冶金、化工等领域。
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铜
B.氧化铜
C.氢氧化钙
D.碳酸氢钠
2.根据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A.
B.
C.
D.
3.下列变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硝酸银→氯化银
B.氢氧化钠→氯化钠
C.氧化铜→硫酸铜
D.碳酸钙→二氧化碳
4.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和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处理后直接排放
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6.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它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7.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
(3)有浅绿色溶液产生的是_______。
(4)有蓝色溶液产生的是_________。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一、1、阴
氢
酸根
氢离子(H+)
二、【活动天地】
(1)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质量分数
打开瓶塞时的现象
其他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气味
1.19
37-38%
瓶口有白雾
挥发性腐蚀性
浓硫酸
无色
油状液体
无气味
1.84
98%
无现象
吸水性腐蚀性
(2)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浓盐酸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少
浓硫酸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少
1、刺激性
挥发
白雾
腐蚀
2、无
油
吸水
放热
浓硫酸
水
搅拌
水
浓硫酸
大量水冲洗
3%~5%的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
操作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
变成红色
不变色
2、
物质
镁条
碳酸钠粉末
生锈铁钉
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铁锈慢慢被除去,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三、1、化合物
交换成分
化合物2、AB+CD=AD+CB
3、化合物
交换成分
不改变
4、沉淀
气体
水
5、金属阳离子
酸根阴离子
四、氢1、变红
不变
红
蓝
2、盐
氢气3、盐
水4、新的酸
新的盐
课后练习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全部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A错误;KCl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B错误;NaOH电离产生的阳离子不是,因此它不属于酸,故C错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因此它属于酸,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硝酸银溶液与盐酸、盐酸盐溶液等反应均能生成氯化银沉淀,A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氯化铜、氯化铁等物质反应均生成氯化钠,B错误。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铜只有与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硫酸铜,C正确。高温煅烧碳酸钙也会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4.答案:C
解析:A项,溶液呈电中性,其中的数目是的2倍,错误;B项,硫酸不能与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与等金属氧化物反应,错误;D项,不能与反应,错误。
5.答案:A
解析: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盐酸能与金属镁、铁、锌等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盐酸不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反应,故B符合题意。盐酸能与碳酸钙、碳酸钠等碳酸盐反应,也能和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盐酸能够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发生中和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1)A(2)BC(3)B(4)D(5)E
解析:(1)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2)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产生的是BC。
(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浅绿色溶液产生。
(4)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有蓝色溶液产生。
(5)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