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短跑: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教案) 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 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3 20: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跑: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教学设计
执教:
一、设计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合到教学中去,构建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精神。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的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属于田径快速跑内容,是快速跑教学四个组成部分中的前两部分,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进入途中跑时间的快慢,所以本次课将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作为教学的内容,蹲踞式起跑要求姿势正确,起动迅速,蹬摆有力,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为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提供有利条件,所以把蹲踞式起跑前后重心的稳定和姿势作为学习的重点,把蹬摆的稳定协调作为本课的学习难点。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六年级女生,之前学过蹲踞式起跑,但是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作用、原理认识不够,加上手臂支撑力量不足,导致学生蹲踞式起跑技术掌握不好。六年级学生是在初中学习蹲踞式起跑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蹲踞式起跑技术,主要解决学生重心前移不够、蹬地摆臂无力、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问题。另外六年级学生对田径教材,特别对类似蹲踞式起跑这样枯燥的教材内容会表现出不感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而且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对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加速跑的动作要点,理解蹲踞式起跑时蹬摆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如何快速摆脱静止状态。
2.技能:基本学会蹲踞式起跑方法和起跑后的加速动作,体验蹬摆动作,尽量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
3.情感: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五、重点难点
重点:起跑前后的重心及姿势
难点:蹬摆的稳定协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参与、合作”的教学方法,安排互相合作练习,游戏、比赛等形式,利用激励性语言,及时评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合理安排每个教学步骤,使每个学习的内容和环节紧紧相扣,层层递进;为了解决重难点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安排了模仿练习;为了解决蹬地摆臂问题,采用抵住同伴后脚起跑练习和扶髋练习;为了防止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问题,安排了两人和多人的协作练习;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准备部分安排了跑的辅助练习和“喊数抱团”的反应游戏,最后蹲踞式起跑接力赛让学到的知识得到了运用。
实践课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单位
学生人数
40
授课时间
课次
1次课
教学内容
短跑:蹲踞式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
素质:高抬腿
交换跳
课的结构
教学与练习


练习
目的要求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
体委整队上报人数
2教师检查着装,宣布本节课内容
3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2
2分钟
集中注意

教法:
1、讲解
2、组织、指挥
3、提示、鼓励
组织::
快、静、齐
准备部分
一、学生四列纵队围绕小广场慢跑三圈
二、徒手操练习
4
8
8
分钟
热身
为主
充分拉伸各个关节以免受伤
教法:
讲解,示范
提示、鼓励
组织、指挥
组织:
组织:
学法:
队伍整齐
2、
认真学习,积极练习,用心做,活动充分
基本部分
蹲踞式起跑动作
一、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
重点:蹲踞式起跑姿势难点: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
动作要领:退、蹲、跪、移、抬、蹬摆
练习步骤:
1、教师原地模仿
(1)“各就位”动作
(2)“预备”动作
(3)“跑”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
3、集体纠正错误,教师总结
4、集体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练习
二、素质练习
1、高踢腿
2、交换跳
2-3
2-3
2-3
1-2
1-2
30
分钟
让学生体
验蹲踞式
起跑动作
纠正提高
动作质量
体会蹬摆
动作
防止蹲踞式起跑上体过早抬起
进一步提高动作技术
运用所学动作技术
教法:
讲解、示范
组织、指挥
提示、提问
指导、纠错
5、点评
组织1:
组织2:
组织3
组织4
组织:
学法: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练习。
自主体会动作,互帮互学
学法:
1、集体配合,团结协作,力求上进
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
1、集合教师带领做放松练习
2、小结、下课
1
5钟
放松
组织:
场地器材
宿舍前小广场
练习密度预计: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