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6题)
1.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的中子数为
B.?
溶液中含有的
数为
C.?
与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Cl2的质量是71g
B.标准状况下,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
C.1molNH3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D.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2molNa+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7
g
NH3含有NA个电子
B.1
mol
Fe溶于过量稀硝酸,转移电子数为2
NA
C.33.6
L
Cl2与27
g
Al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NA
D.1
mol
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
一定有NA个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A
B.7.2gCa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2NA
D.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2NA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C.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数目一定为5NA
D.常温常压下,9g甲烷(14CH4)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6.在100mL
FeBr2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况下3.36升Cl2
,
溶液中有
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
,
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B.?2mol/L??????????????????????????????C.?3mol/L??????????????????????????????D.?6mol/L
7.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
LH2O的质量约为18
g
B.?136
g
KHSO4固体中含有H+的数目为NA
C.?含0.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②常温常压下,32g
SO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③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一定为0.15NA
④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mol
Cl2转移电子数8NA
⑤2mol/L
CaCl2溶液中Cl-的数目为4NA
⑥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⑦足量的Cu与浓H2SO4共热产生标况下SO2为2.24L,则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大于0.2mol
⑧1L
0.1mol/L的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分子大于NA
A.?2个???????????????????????????????????????B.?3个???????????????????????????????????????C.?4个???????????????????????????????????????D.?5个
9.现有1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c(Cl-)=1.0mol/L,要使Mg2+转化为Mg(OH)2
,
并使Mg2+与Al3+分离开,至少需要3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mL????????????????????????????????B.?120ml????????????????????????????????C.?100mL????????????????????????????????D.?160mL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
的数目小于0.1NA
C.?1
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
D.?1
mol羟基与1
mol氢氧根离子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NA
11.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B.?
与
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C.?常温常压下,
和
混合气体中含有
个氧原子
D.?电解
溶液共得到
气体(标准状况),理论上转移了
个电子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
,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13.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78g
Na2O2中含有离子数为
4NA
B.?0.5mol/L
的
AlCl3溶液中所含
Al3+的数目小于
0.5NA
C.?1mol
Cl2与过量
H2O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
N2和
NO
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NA
14.在无土栽培时,需用0.5
mol/L
NH4Cl、0.
16
mol/L
KCl、0.
24
mol/L
K2SO4配制而成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来配制1L营养液,则需此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0.4
mol、0.5
mol、0.
12
mol????????????????????????????B.?0.66
mol、0.5
mol、0.
24
mol
C.?0.64
mol、0.5
mol、0.
24
mol??????????????????????????D.?0.64
mol、0.
02
mol、0.
24
mol
15.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0.5
mol浓硫酸中含有的H+数目为NA
C.?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常温常压下,22.4
mLH2O含有的分子数约为1.24NA
16.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B.?浓盐酸与
共热产生
时,转移电子数为
C.?室温下,
和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
的
和氦气,均含有
个原子
二、综合题(共4题)
17.用如图标签所示浓盐酸配制250mL0.4mol·L-1的稀盐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容量:500mL分析纯
品名:浓盐酸
化学式:HCl
外观合格符合GB622-89
相对分子质量:36.5
质量分数:0.365
密度:1.18g·cm-3
试剂生产许可证编号:×××
上海××化学试剂厂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配制时需要量取浓盐酸________mL。
(2)配制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摇匀③洗涤并转移④冷却⑤量取⑥转移溶液⑦定容⑧装瓶贴标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_____;
C.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________。
18.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内容。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NaOH溶液23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之外,还需要________、用天平称取________gNaOH。
(2)溶解NaOH后的溶液需冷却到室温后方能转移入容量瓶中。若趁热转移定容会使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过程中,每次洗涤液均需注入容量瓶,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导致溶液的浓度________。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
19.现有
,请通过计算填空:
(1)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2)该气体物质的量为________,所含H原子数目为________;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4)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VL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0.?????????????
(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
(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
,
其质量比为________。
(3)若1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
(4)4.9g
H2SO4能和________mol
NaOH完全反应。
(5)标准状况下,10
mL
N2气体恰好与30
mL
H2完全反应生成20
mL气体A,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6)将34.2g
Al2(SO4)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溶质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
的物质的量为
=0.9mol,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1个
含0+(18-8)=10个中子,则
含有的中子数为
,A不符合题意;
B.高氯酸,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c(H+)=0.1mol/L,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中,存在2NO+O2=2NO2和2NO2
N2O4
,
产生的二氧化氮会转化为四氧化二氮导致物质的量减小,因此
与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
,C不符合题意;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CH4+Cl2CH3Cl+HCl,CH3Cl+Cl2
CH2Cl2+HCl,CH2Cl2+Cl2
CHCl3+HCl,CHCl3+Cl2
CCl4+HCl,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碳元素和氢元素守恒,得到的
产生1molHCl分子可知1molCl2完全反应可得1moHCl,根据C守恒,反应后含C物质的物质的量=甲烷的物质的量=0.5mol,因此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先计算出物质的量,再计算出1个水分子中的中子个数即可
B.根据n=cv进行计算,但是体积未知
C.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产生的是二氧化氮,但是考虑到二氧化氮会转化为四氧化二氮,可逆反应的不完全反应
D.根据元素守恒即可判断
2.【答案】
D
【解析】【解答】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g/mol,所以1molCl2的质量是71g/mol×1mol=71g,A不符合题意;
B.标准状况下,22.4LCH4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B不符合题意;
C.根据N=nNA可知1molNH3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
C不符合题意;
D.1mol·L-1Na2SO4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中含有的Na+的物质的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m=nM即可计算
B.根据n=即可计算
C.根据N=nNA即可计算
D.根据n=cv即可计算,但是体积未知
3.【答案】
A
【解析】【解答】A.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氨气为10电子微粒,故0.1mol氨气含1mol电子,即含有NA个电子,故A符合题意;
B.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后变为+3价,则1mol铁反应后转移3mol即3NA个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题中没有注明标准状况,Cl2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Cl2与Al反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即转移的电子无法计算,故C不符合题意;
D.1
mol
CO2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水,即CO2+2OH-=
+H2O,由于
会水解,即
+H2O
+OH-
,
+H2O
H2CO3+OH-
,
则
少于NA个,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分析】A.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找出1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即可
B.根据Fe~Fe3+~3e即可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C.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条件
D.考虑到碳酸根的水解
4.【答案】
C
【解析】【解答】A.12g金刚石含1mol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数目为2NA
,故A不符合题意;
B.1molCaO2含有1mol
,则7.2gCa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
,故B不符合题意;
C.0.5mol甲烷和乙烯含氢原子均为2mol,则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氢原子总数为2NA
,
故C符合题意;
D.溶液体积不明确,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个数无法计算,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1mol碳中含有的碳碳键即可计算
B.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CaO2=Ca2++O22-
,
即可求出阴离子的量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分子式找出氢原子的个数即可
D.根据n=cv计算,但是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
5.【答案】
D
【解析】【解答】A.羟基显电中性,所以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
A不符合题意;
B.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B不符合题意;
C.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可能是CH3CH2OH,也可能是CH3OCH3
,
前者含有5个C-H键,后者含有6个C-H键,所以46g组成为C2H6O的有机物,C—H键数目无法确定,C不符合题意;
D.常温常压下,9g甲烷(14CH4)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所含中子数为0.5mol×(14-6)=4mol,数目为4NA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羟基的电子数即可判断
B.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和条件
C.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结合结构简式即可判断
D.根据n=计算出质量,再结合分子式计算出中子数即可
6.【答案】
B
【解析】【解答】标况下3.36L
Cl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Cl2与FeBr2溶液反应时被还原为Cl-
,
反应过程中Cl2先与Fe2+反应,再与Br-反应,溶液中有
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
,
则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Br-+4Fe2++3Cl2=Br2+4Fe3++6Cl-
,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FeBr2)=0.2mol,则c(FeBr2)=
=2mol/L,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化性强弱是:Cl
2>Br2>Fe3+,氯气先和亚铁反应,再和溴离子反应,根据与溴离子反应,计算出与溴离子反应的氯气即可计算出与亚铁离子反应的氯气,即可计算出溴化亚铁的浓度
7.【答案】
D
【解析】【解答】A.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因此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不符合题意;
B.在KHSO4固体中含有K+、
,不含有H+
,
因此不能计算出固体中含有H+的数目,B不符合题意;
C.若浓盐酸中0.4
mol
HCl完全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0.2
mol,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反应就不再进行,因此含0.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2NA
,
C不符合题意;
D.在Na2O2固体中含有2个Na+和1个
,所以在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条件和状态
B.根据固体中的电离式:
KHSO4
=K++HSO4-,固体中不存在氢离子
C.写出方程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
D.根据电离方程式:Na2O2=2Na++O22-,即可判断
8.【答案】
D
【解析】【解答】①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转化率未知,则无法确定转移电子数,①不符合题意;
②32gS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
②符合题意;
③NO与O2反应生成NO2
,
而NO2发生2NO2
N2O4
,
由于是可逆反应,转化率未知则无法确定分子数,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反应为归中反应,反应过程中KClO4全部被还原,且只有该物质被还原,每生成4mol氯气,则有1mol
KClO4被还原,Cl元素由+7价变为0价,转移7mol电子,④不符合题意;
⑤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溶液中微粒数目,⑤不符合题意;
⑥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含分子结构,⑥不符合题意;
⑦标况下2.24LS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生成0.1molSO2时消耗0.2mol硫酸,但由于稀硫酸不和铜反应,所以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大于0.2mol,⑦符合题意;
⑧1L0.1mol/L的蔗糖溶液中含有蔗糖分子和水分子,所含水的质量一定超过18g,即超过1mol水,所以含有的分子大于NA
,
⑧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错误的有5个,
故答案为D。
【分析】①
氯气和水反应是不完全反应,故无法确定②
根据n=m/M即可计算③
都是可逆反应,不完全反应,且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可以相互转换④根据方程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方程式的关系即可判断⑤
根据n=cv计算,但是体积未知⑥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⑦
根据二氧化硫的体积结合方程式计算,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在不断的稀释硫酸,因此硫酸要多于计算的数值⑧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均是分子
9.【答案】
A
【解析】【解答】1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2n(Mg2+)+3n(Al3+)=n(Cl-),则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并使镁离子与铝离子分离开时,反应得到氯化钠和偏铝酸钠的混合溶液,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偏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由电荷守恒可得:n(Na+)=n(Cl-)+
n(AlO
)=0.1mol+0.02mol=0.12mol,则需要3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40mL,
故答案为:A。
【分析】镁离子和铝离子都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但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要使其进行分离,消耗的氢氧根包括与镁离子和铝离子形成沉淀以及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根离子
10.【答案】
A
【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每反应产生1
mol
O2
,
反应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A符合题意;
B.只有溶液浓度,缺少溶液体积,因此不能计算微粒数目,B不符合题意;
C.在NaHSO4固体中含有Na+、
,所以1
mol
NaHSO4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
C不符合题意;
D.–OH和OH-中所含质子数都是9个,1
mol羟基中含有9
mol电子,含有9NA个电子,而1
mol氢氧根离子中含有10
mol电子,因此所含电子数是10NA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2Na2O2+2H2O=4NaOH+O2~2e即可计算出转移电子数
B.根据n=cV计算出物质的量,但体积未知
C.根据固体电离式NaHSO4=Na++HSO4-即可判断
D质子数相等,但电子数不等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
正离子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故A符合题意;
B.
与
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质量数是16和18,32g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不是2mol,
所含原子总数不是
,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常压下,
和
混合气体不是1mol,
不含有
个氧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解
溶液
,得到的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共
气体(标准状况),即1mol气体,也就是氢气和氯气各0.5mol,转移电子数是
个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阳离子中的电子数,是小于质子数的
B.相同质量的由同种原子构成中子数不同的物质,原子数不同
C.考查的是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D.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12.【答案】
B
【解析】【解答】A.
氟化氢分子易形成二聚或三聚分子,故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不一定为1.5NA
,
A不符合题意;
B.
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都为CH2
,
则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N(H)=
NA×(7.0/14)×2=NA
,
B符合题意;
C.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变成稀硫酸后,不再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应小于0.46NA
,
C不符合题意;
D.
N2和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6NA
,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考查的是摩尔体积使用的条件,常温下氟化氢不是气体
B.考查的是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原子个数计算
C.考查的浓硫酸和铜反应的过程,但需要考虑的是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D.可逆反应不完全反应
13.【答案】
D
【解析】【解答】A.常温下,78g
Na2O2为1mol,含有离子数为
3NA
,
故A不符合题意;
B.因0.5mol/L
的
AlCl3溶液没有体积,所以无法计算所含
Al3+的数目,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1mol
Cl2与H2O
反应是可逆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标准状况下,11.2L
N2和
NO
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数为NA
,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Na2O2=2Na++O22-即可判断
B.根据n=cV计算,但溶液的体积未知
C.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NA
D.N2和
NO都是双原子分子
14.【答案】
D
【解析】【解答】配制该营养液,需用0.5
mol
NH4Cl、0.16
mol
KCl、0.24
molK2SO4;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依据硫酸根离子守恒,需(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0.24mol;依据钾离子守恒,需KCl的物质的量为0.16mol+0.48mol=0.64mol;依据铵根离子守恒,需NH4Cl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8mol=0.02mol;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溶液电中性的原则,结合电解质的电离找出离子浓度的关系,保持溶液中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即可
15.【答案】
D
【解析】【解答】A.O2和O3都是由O原子构成,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6g氧原子,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1mol,故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而O2和O3的摩尔质量不同,故不能求出其分子数,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中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B不符合题意;
C.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该题未指明温度和压强,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其体积,C不符合题意;
D.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g/mL,22.4mLH2O的质量为22.4g,22.4gH2O的物质的量为
≈1.24mol,故含有的分子数约为1.24NA
,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O2和O3两者所含的原子数不同,所以物质的量不能确定;
B.注意浓硫酸的成分;
C.衡量气体体积必须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D.结合n=
=
计算。
16.【答案】
C
【解析】【解答】A.
溶液中,没有提供溶液体积,无法计算含有Cl-的个数,不符合题意;
B.
浓盐酸与
共热产生
时,没有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计算,不符合题意;
C.
室温下,
和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符合题意;
D.
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
的
和氦气,前者含有
个原子,后者含NA个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n=cV计算,但是体积未知
B.运用摩尔体积时,主要注意条件和状态
C.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含有氧原子的个数直接用m/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
D.一氧化碳是双原子分子,而氦气是单原子分子
二、综合题
17.【答案】
(1)11.8mol·L-1;8.5
(2)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⑤①④⑥③⑦②⑧;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偏低;不变;偏高
【解析】【解答】(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
mol/L=11.8mol·L-1;设所需浓盐酸体积为V,根据稀释过程溶质的量不变可知:250mL×0.4
mol·L-1=11.8mol·L-1×V,解得V=8.5mL;(2)配制过程中,需要量筒量取浓盐酸,烧杯、玻璃棒稀释,容量瓶进行配制,胶头滴管进行定容,因此配制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3)由上述分析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①④⑥③⑦②⑧;定容操作为: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4)根据c=
分析配制过程中所影响的相关物理量判断对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B.配制过程中还会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此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可知,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待溶液冷却后,溶液体积将减小,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分析】利用c=
计算出浓盐酸中HCl浓度,配制250mL0.4mol·L-1的稀盐酸选用250mL容量瓶,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量不变,即c稀V稀=
c浓V浓计算所需浓盐酸体积,然后依次经过量取浓盐酸→稀释并冷却至室温→转移至容量瓶→洗涤并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摇匀→转移至试剂瓶并贴标签,依次进行解答。
18.【答案】
(1)250mL容量瓶;1.0g
(2)偏大;偏小
(3)检漏;重新配制
【解析】【解答】(1)因为实验室没有230mL容量瓶,则需要选择250mL容量瓶、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0.1mol/L×0.25L×40g/mol=1.0g。答案为:250mL容量瓶;1.0g;(2)若趁热转移,定容并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在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过程中,若液体有损失,则容量瓶内溶质的质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小。答案为:偏大;偏小;(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液,所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漏,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因为我们无法把多加入的纯水取出,所以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答案为:检漏;重新配制。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首先应选择容量瓶,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相同规格或稍大规格的容量瓶;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小烧杯内;溶解并冷却到室温后的溶液,应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不能将溶质有点滴损失。
19.【答案】
(1)17g/mol
(2)2mol;
(3)44.8L
(4)
【解析】【解答】(1)摩尔质量的大小在数指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氨气的摩尔质量为
17g/mol
(2)2mol,2mol氨气含6mol的
H原子
,则
H原子数目
为6NA
(3)
(4)
【分析】物质的量额计算相关公式:、、
20.【答案】
(1)1:1
(2)7:11
(3)
mol-1
(4)0.1
(5)NH3
(6)0.1mol·L-1
【解析】【解答】(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CO和CO2
,
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故二者质量之比为摩尔质量之比:28g/mol:44g/mol=7:11;
(3)1g
CO2中含有x个原子,则
,则
;
(4)4.9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
,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2=0.1mol;
(5)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相等,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N2+3H2=2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化学式为NH3;
(6)34.2g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故稀释后溶液中溶质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分析】(1)
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所以质量相等,则原子个数相同;
(2)
注意每个CO和CO2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据此分析;
(3)根据n=计算
;
(4)根据H2SO4+2NaOH=Na2SO4+2H2O结合n=计算;
(5)根据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判断;
(6)根据n=
、c=、c浓V浓=c稀V稀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