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9-13 22: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共17题)
1.反应3SiO2+2N2+6CSi3N4+6CO中的氧化剂是
A.SiO2
B.N2
C.C
D.SiO2和N2
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的一定是不同种元素
B.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不同种物质
C.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一定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
D.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共失去,氧化剂共得到,所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2020年11月10日,我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地球海洋最深处(10909米),28日胜利返航。金属(Ti)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上由TiO2制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为①TiO2+2C+2Cl2TiCl4+2CO,②TiCl4+2MgTi+2M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B.反应①中被还原的物质是Cl2
C.反应②中MgCl2是还原产物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
4.有一个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三种物质
CaCO3、CaO

CO2的质量比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CaO
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CO2是生成物
D.反应中
CaO

CaCO3的质量比为
1:1
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其转化如下图所示(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生成的反应为
B.过程②中,作氧化剂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S的总反应为
6.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氧化剂是
A.KClO3
B.HCl
C.KCl
D.Cl2
7.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工业合成——氨氧化法,硝酸工业与合成氨工业紧密相关,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流程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入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NO)。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
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有关
4NH3+5O2
4NO+6H2O
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
是还原剂
B.NH3
是氧化剂
C.O2
得到电子
D.NH3
发生还原反应
8.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NaClO2)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
NaOH
51
109
119
129
145
NaClO2
37
40.5
46
50.7
53.7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要提高产量吸收塔内应该维持较高温度
B.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H2O+O2
C.操作I为洗涤除杂
D.为了使ClO2充分反应,应保持氢氧化钠溶液在吸收塔内稍过量
9.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
B.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0.已知反应:①Cl2+2NaBr=2NaCl+Br2;②KClO3+6HCl(浓)=KCl+3Cl2↑+3H2O;③2KBrO3+Cl2=2KClO3+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C.反应③中若1个KBrO3反应,则还原剂得电子的数目为5
D.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Br2<Cl2<KClO3<KBrO3
11.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等量的碘,反应①和反应②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2∶5
B.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白醋可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D.由图可知,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12.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把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三个阶段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I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为:+NO2=+
B.该过程中NO2为催化剂
C.1mol在第II、III两个阶段共失去电子数目为NA
D.氧化性NO2>HNO2
13.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B.燃料的燃烧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钢铁的锈蚀
14.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Y分别为和中的一种
B.是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与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历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NH3+NO+NO22N2+3H2O
15.下列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能充分说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或图象
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稀释时烧杯壁温度明显升高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两固体药品充分混合反应
A.A
B.B
C.C
D.D
16.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B.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通过该反应可说明的氧化性强于
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代铸造工艺精湛的司母戊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B.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包括萃取操作
D.长征五号火箭“胖五”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发射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综合题(共4题)
18.在实验、医疗、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中O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已知:稀溶液几乎无色。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③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高锰酸钾溶液呈________色,向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⑤0.2mol参加上述反应,转移电子_______mol。
19.氯、铁的某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工业上常常用
KClO3和草酸(H2C2O4)、硫酸反应生成高效的消毒杀菌剂ClO2,还生成CO2和KHSO4等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5molClO2转移电子
mol。
方法二:
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NCl3溶液和NaCl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

(2)铁及其化合物有重要用途,如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混凝剂,而高铁酸钾(其中铁的化合价为+6)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某课题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制备上述两种产品:
①检验固体铁的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应使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稀硫酸
B.稀硝酸
C.KSCN溶液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在溶液Ⅰ中加入NaClO3写出其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③Fe2O3与KNO3和KOH的混合物加热共融可制得高铁酸鉀。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Fe2O3+□KNO3+□KOH——□
+□KNO2+□

三、实验题
20.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lC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1)电解氯化钠溶液可以得到NaClO3与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力向和数目:___________。
(2)II中不断加入细粒状KCl,搅拌,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KClO3晶体。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21.黄色气体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
某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ClO2在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B中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4)已知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F的作用是_____。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____,原因是_____。
(6)ClO2可做自来水消毒剂。衡量消毒能力的“有效氯含量”是指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则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反应过程中,Si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N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3价,C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氧化剂的化合价是降低的,所以N2为氧化剂;
故选B。
2.C
【详解】
A.发生氧化还原的可能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之间可能发生歧化反应,如3NO2+H2O=2HNO3+NO,也可能发生归中反应,如Fe+2FeCl3=3FeCl2,A错误;
B.氧化剂、还原剂可能为同种物质,比如3NO2+H2O=2HNO3+NO,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B错误;
C.氧化剂得到的电子实际是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故得失电子守恒,C正确;
D.氧化剂得到的电子实际是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故转移电子数=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故转移电子为4e-,D错误;
故答案选C。
3.B
【分析】
反应①TiO2+2C+2Cl2TiCl4+2CO,中
C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2
价,Cl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1
价,反应②TiCl4+2MgTi+2MgCl2中,Ti
元素化合价由
+4
价变为
0
价,Mg
元素化合价由
0
价变为
+2
价,
【详解】
A.反应①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为氧化剂,TiO2既不是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反应①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被还原,故B正确;
C.反应②中Mg元素化合价升高,MgCl2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
D.反应②中Mg元素化合价升高,Mg是还原剂,Ti元素化合价降低,TiCl4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1:2,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由三种物质质量比例的变化可知,CaO和CO2为反应物,CaCO3为生成物,该反应可写成CaO+CO2=CaCO3,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正确;
B.CaO在反应后质量减小,CaO为反应物,不是催化剂,B错误;
C.CO2在反应后质量减小,CO2为反应物,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知,反应中CaO和CaCO3的质量比为56:100,D错误;
答案选A。
5.C
【详解】
A.过程①是铜离子和硫化氢反应生成氢离子和硫化铜,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过程②中,铁离子和硫化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铁离子化合价降低,因此作氧化剂,故B正确;
C.过程③中,氧气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因此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故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因此回收S的总反应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A
【详解】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还原剂,对应产物为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作氧化剂,对应产物为还原产物,反应KClO3
+
6HCl=
KCl+
3Cl2↑+
3H2O
中,KClO3中的氯元素由+5价降为0价,作为氧化剂;
答案选A。
7.C
【详解】
A.所含元素化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到-2,O2
是氧化剂,A错误;
B.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升高到+2,NH3
是还原剂,B错误;
C.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O2
得到电子,C正确;
D.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NH3
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8.D
【详解】
A.吸收塔中所用反应物有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所以温度不宜过高,A错误;
B.吸收塔内过氧化氢将ClO2还原为NaClO2,化学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B错误;
C.过滤后NaClO2主要存在于母液中,操作Ⅰ应为降温结晶,C错误;
D.根据吸收塔中的反应,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有利于吸收二氧化氯,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D
【详解】
A.氧化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特征,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三个反应中,反应②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不正确;
B.反应②中,KClO3是氧化剂,参加反应的6molHCl中,有5mol作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B不正确;
C.反应③中,若1molKBrO3参加反应,则有0.5molCl2失电子,则还原剂失电子的数目为5,C不正确;
D.反应①中,氧化性Br2<Cl2,反应②中,氧化性Cl2<KClO3,反应③中,氧化性KClO3<KBrO3,故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Br2<Cl2<KClO3<KBrO3,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生产等量的碘,反应①发生反应方程式是,生成1mol碘转移2mol电子,反应②发生反应方程式是,生成1mol碘转移mol电子,转移电子数日之比为6∶5,故A错误;
B.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故B错误;
C.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的形式存在,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白醋发生反应,可用淀粉检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故D错误;
选C。
12.B
【分析】
根据图中给出的原子信息,可以推出第I阶段发生的反应为:,第II、III阶段发生的反应为:。
【详解】
A.由图可知第I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
B.该过程中,NO2作为反应物,选项B错误;
C.第II、III阶段中,1mol
失去1mol电子(NA个)变为,选项C正确;
D.该过程中,NO2作氧化剂,HNO2作还原产物,则氧化性:NO2>HNO2,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C
【详解】
A.铝制用品表面变暗是由于铝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氧化铝,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大理石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正确;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C。
14.D
【分析】
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分别为N2和H2O,据此分析。
【详解】
A.图示反应可以生成X的反应为[(NH4)2(NO2)]2++NO=[(NH4)(HNO2)]++X+Y+H+,由原子守恒判断X和Y分别为N2和H2O中的一种,故A错误;
B.由反应历程可知,[(NH4)(HNO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NO2、NH之间的反应生成[(NH4)2(NO2)]2+,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由反应历程图可知,氨气、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是反应物,氮气与水是生成物,所以总反应为:2NH3+NO+NO22N2+3H2O,故D正确;
答案选D。
15.C
【详解】
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不管反应是否放热,反应开始后,针简活塞都向右移动,A错误;
B.浓硫酸稀释放热,但是不是化学反应,B错误;
C.试管内的物质与广口瓶内的物质不发生物质交换,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则表明广口瓶内气体温度升高,试管内的反应为放热反应,C正确;
D.右侧棉球变为蓝色,说明氧化性Cl2>Br2,Cl2>I2,不能说明反应放热,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
A.
N由-3价升高到0价,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故A正确;
B.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通过该反应可说明的氧化性强于,故C正确;
D.
每8molNH3中只有2molNH3是还原剂,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错误;
故选D。
17.B
【详解】
A.
商代铸造工艺精湛的司母戊鼎由Cu、Ni、Pb制成的青铜,属于铜合金制品,故A正确;
B.
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
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大,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包括萃取操作,故C正确;
D.
长征五号火箭“胖五”用液氧、液氢作推进剂,发射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液氧作氧化剂、液氢作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B。
18.-1
氧化性和还原性
Mn

紫色逐渐褪去,有气泡产生
增大
1
【分析】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先找出变价元素,含价态升高元素的反应物作还原剂,含价态降低元素的反应物作氧化剂,含价态升高元素的生成物是氧化产物,含价态降低元素的产物是还原产物,依据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进行配平。
【详解】
(1)中H显+1价,则O显-1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为:-1;氧化性和还原性;
(2)①依据原子守恒,可推得X为。
②依据价态变化,可得出双线桥表示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③由,O元素化合升高,是还原剂;,Mn被还原。
④(紫色)→(无色),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消耗,所以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
⑤0.2mol参加上述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Mn元素所得的电子数,。答案为:;;;Mn;紫;紫色逐渐褪去,有气泡产生;增大;1。
【点睛】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反应失去电子的总数或得到电子的总数,我们易写成得、失电子的总数之和。
19.(1)2KClO3+H2C2O4+2H2SO4=2ClO2+2CO2+2KHSO4+2H2O5mol
3NCl3+6ClO2-+3H2O=6ClO2+3NH3+3Cl-+3OH-Cl-和OH-
(2)①ACD②6Fe2++ClO3-+6H+=6Fe3++Cl--+3H2O③1、3、4、2K2FeO4、3、2H2O
【解析】
试题分析:
(1)KClO3和草酸(H2C2O4)、硫酸反应生成ClO2、CO2和KHSO4等物质。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KClO3
+
H2C2O4
+2H2SO4
=2ClO2
+2CO2
+
2KHSO4
+2H2O,每生成1molClO2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5molClO2转移电子5mol。
由流程图可知,NCl3溶液和NaCl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lO2、NH3,由此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Cl3+6ClO2-
+3H2O
=6ClO2+3NH3+3Cl-+3OH-,根据方程式可知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Cl-和OH。
(2)①铁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稀硫酸和稀硝酸,但稀硝酸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而稀硫酸则不能;Fe3+遇KSCN溶液变红,Fe2+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稀硫酸、KSCN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检验氧化物中铁的化合价;②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式6Fe2+
+
ClO3—
+
6H+
=
6Fe3+
+
Cl—
+
3H2O;③铁元素由+3价升为+6价,氮元素由+5价降为+3价,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知,1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20.
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详解】
(1)电解NaCl溶液得到NaClO3与H2,由此可知1molCl失去6mol电子被氧化,3molH2O得到6mol电子被还原,则,故答案为:;
(2)由题意可得反应,由此可知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ClO3的溶解度或小于KCl的溶解度,故答案为:KClO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21.球形干燥管
b
1:1

吸收Cl2,防止干扰后续实验
4H++5=Cl﹣+4ClO2↑+2H2O
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稳定剂Ⅱ
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2.63
【详解】
(1)根据仪器特征,可知仪器C是球形干燥管;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还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以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选b。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反应中,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NaClO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ClO2;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HCl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Cl2,根据氧化产物是Cl2,可知起还原剂与酸性的氯化氢各占一半,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
(3)F装置中发生Cl2+2KI=2KCl+I2时,碘遇淀粉变蓝,而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防止干扰后续实验。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由图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Ⅱ好。
(6)1gClO2的物质的量,依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ClO2~Cl﹣~5e﹣,Cl2~2Cl﹣~2e﹣,可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5×=mol,则氯气的质量为mol×71g/mol=2.6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