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卷 (有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卷 (有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3 18: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4.1
三国鼎立》2021年同步练习卷(5)
一、选择题
1.齐桓公曾用管仲之谋,打出“尊王”“攘夷”旗号而称霸。这里的“尊王”举措,为后来者提供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这些后来者中包括(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曹操
2.曹操三次发出《求贤令》“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说明曹操在汉末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A.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B.善于用人
C.重视农业生产
D.重视“以德化民”
3.“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材料中“操遂能克绍”的影响是(  )
A.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C.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D.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4.《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是“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第五十回是“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京剧、昆腔、川剧、豫剧、秦腔等剧种,都有根据《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情节改编的剧目《华容道》。“华容道”故事情节的原型来自于(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水土不服,流行疾病;又遭遇火攻。此段话说明了(  )
A.赤壁之战的背景
B.曹军战斗力下降
C.曹军失败的原因
D.赤壁之战的结果
6.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它”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B.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C.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使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7.观察下面三国鼎立形势图,对A、B、C三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建立者是曹操,B处是蜀国,C处建立于222年
B.A处建立者是曹丕,B处是魏国,C处建立于229年
C.A处建立者是曹丕,B处是蜀国,C处建立于229年
D.A处建立者是曹操,B处是蜀国,C处建立于222年
8.张大爷是个京剧迷,没事就爱哼几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下面对唱词中的“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是曹魏丞相
B.“我”在赤壁之战后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C.“我”重视蜀国经济发展
D.“我”发明了翻车
9.据史书记载,吴国战船最大的上下5层,可容纳士兵3000人;大海船长20丈,载重万斛(“万斛”大约相当于千吨);孙权还派遣万人船队前往夷洲(今台湾)。据此可知吴国(  )
A.海外贸易范围广
B.造船业很发达
C.重视农业的生产
D.海战捷报频传
10.如表内容的共同作用是(  )
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
C.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局部统一
11.赤壁之战作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叙述。据此可以确定的是(  )
叙述
出处
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后汉书.献帝纪》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魏书.武常纪》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引军北还。
《资治通鉴》
A.赤壁之战最终曹操失败
B.周瑜是赤壁之战的统帅
C.瘟疫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三足鼎立局面由此形成
12.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学习历史应该掌握的重要能力。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的是(  )
A.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C.三国鼎立,由军阀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D.吴国造船业发达,曾派人到夷洲
13.有人认为,三国英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根本不存在。理由是:《三国志》记载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是“刺”而不是“斩”或“砍”,但演义里为烘托关羽的神威,说刀重82斤。另据史学家的说法,汉代的兵器中,都是用戟和矛。即使到了三国,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长柄的刀具。以下对上述信息的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对青龙偃月刀的争论须出土文物才能明确
B.关羽兵器源自文学作品本身无真实性可言
C.史学家对汉代兵器的研究即可证题中观点
D.大胆怀疑必须建立在史料互证的基础之上
二、解答题
14.电视剧《三国演义》以魏、蜀、吴的兴亡为线索,展示了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的历史。假如让你扮演不同的角色,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一一解读。
[我是编剧]
(1)史实是拍摄电视剧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编剧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进行创作与构思。根据所学知识,请将下列“历史情景”补充完整。
情景再现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① 
 
赤壁之战
208年
②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我是导演]
(2)导演是一部电视剧的总指挥,导演的设计直接决定电视剧的拍摄成败。本电视剧中的主角主要有以下哪几个 
 
①曹操②刘备③汉献帝④孙权⑤刘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3)要展现三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下列情景能够在电视剧中出现的有 
 
①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②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③吴国船队曾经达到夷洲④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拍摄过程中,导演要考虑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如:对曹操的称呼问题,有人主张,应该称其为皇帝。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我是摄影师]
摄影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通过合适的角度展示历史人物的风采。以下是摄影师拍摄的两位历史人物的影片资料,读完后,请回答后面的几个问题。
(5)三国历史人物的戏剧性使他们成为文学艺术家垂青的对象。曹操在中国戏剧中被定位为“白脸的曹操是奸臣”,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6)诸葛亮在国人心目中则是智者的化身,南阳武侯祠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请你从楹联中找出两件诸葛亮的功绩。
(7)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形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东汉末期,战乱不断,曹操趁乱将汉献帝接到许都,控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这就是历史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符合题意。
故选:D。
2.根据题干曹操三次发出《求贤令》“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说明曹操在汉末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善于用人,B符合题意。
故选:B。
3.“然操遂能克绍”是指的历史事件是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进行大战,曹操偷袭乌巢,曹操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故选:A。
4.据所学知,“华容道”故事情节的原型来自于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曹操败退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选:C。
5.“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水土不服,流行疾病;又遭遇火攻”反映的是赤壁之战中曹军在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C符合题意。
故选:C。
6.由材料“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在长江流域进行”等及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发生在长江流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选:C。
7.根据“三国鼎立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故C符合题意;ABD描述错误。
故选:C。
8.分析题干,根据“卧龙岗”“南阳御驾三请”等线索可知,“我”是指诸葛亮,A项排除。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诸葛亮并未完成北方的统一,B项排除。诸葛亮重视蜀国经济发展,内修政理,严明法制,C项符合题意。翻车并非诸葛亮发明,D项排除。
故选:C。
9.根据“吴国战船最大的上下5层……前往夷洲(今台湾)”可以看出,当时吴国的造船技术发达,能够造大船,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海外贸易和战争,排除A、D;造船与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故选:B。
1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可知,体现了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客观上都促进了各地的发展,比较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故选:D。
11.根据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引军北还等信息可知不同的史书中都记录了曹操的失败,所以可以确定的是赤壁之战最终曹操失败,故选A;《三国志魏书》中记载曹操与备战“,由此无法确定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帅,排除B;《后汉书》中没有记载瘟疫的情况,不能确定癌疫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D。
故选:A。
12.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三国鼎立,由军阀混战到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是对三国鼎立这一现象揭示本质。而ABD只是现象,而没有体现本质。
故选:C。
13.有人认为,三国英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根本不存在。理由是:《三国志》记载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是“刺”而不是“斩”或“砍”,但演义里为烘托关羽的神威,说刀重82斤。另据史学家的说法,汉代的兵器中,都是用戟和矛。即使到了三国,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长柄的刀具。以下对上述信息的分析,最为准确的是大胆怀疑必须建立在史料互证的基础之上。
故选:D。
二、解答题
14.(1)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80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2)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割据称雄的史实,故电视剧中的主角主要有曹操、刘备、孙权。
(3)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发生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
(4)曹操没有当过皇帝,不能称皇帝,可以称丞相。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建立魏。
(5)历史上的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因此不同意曹操是奸臣的看法.
(6)据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的功绩有七擒孟获、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等。
(7)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形象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形象不一定符号历史史实。
故答案为:
(1)①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孙刘联军和曹操。
(2)B。
(3)A。
(4)曹操没有当过皇帝,不能称皇帝,可以称丞相。
(5)历史上的曹操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因此不同意曹操是奸臣的看法.
(6)七擒孟获、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等。
(7)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艺术形象不一定符号历史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