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17: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时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1.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①________;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②________;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③________的好品质。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朝花夕拾》是鲁迅描写_______________(填内容)的散文,共_______________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3.
名著阅读。
“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内容,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与文中男主人公命运有密切联系的两位女性是________和________。
4.
(1)《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都有描写读书的情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五猖会》中描述了“我”正要兴致勃勃地出门参加五猖会,却因_______________而无奈、紧张、兴味索然的情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我”和私塾同学们上课开小差被先生警告后,为应付先生而_______________的情形。用意在于揭露_______________,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父亲的病》中的名中医们和《藤野先生》中的西医藤野先生有哪些不同?
藤野先生_______________,正直热情,注重科学实践,对医学具有独到的理解和情怀,确实令人尊敬。《父亲的病》中的名中医们则以_______________的手段,在药物开具上故弄玄虚,在治疗方法上_______________不分,在治疗效果上草菅人命,确实令人_______________。
(3)《二十四孝图》中,作者主要评析了哪几则故事的不合理之处?其写作目的是什么?
《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作者主要评析“_______________”不合人性,“_______________”不合情理,“老莱娱亲”不合常态等。用意在于揭露__________。?
5.
(1)下面均是名著《朝花夕拾》中的人物,请任选一位,参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其有关的两个情节,并从中归纳出其性格特征。
藤野先生:上讲堂忘记带领结——不拘小节;订正“我”的解剖图——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①长妈妈?
?
?
②陈莲河
(2)《狗·猫·鼠》是名著《朝花夕拾》中的经典篇目,作者在文中讲述了“我”讨厌猫的原因,请简要概括。
?
6.
七年级举办《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活动,结合《五猖会》《父亲的病》,比较两文中“我”对父亲的不同情感。
?
7.
填空题。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①_______________》。它是一部蕴含着温馨回忆和理性批判的散文集。在书中,我们认识了“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记住了一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而“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
9.
走近名著。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在这部名著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0.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___》,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_______________集。全书共收录了十篇文章。其中的《二十四孝图》,作者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出_______________。?
11.
结合《朝花夕拾》,完成小题。
(1)根据提示,结合你阅读过的《朝花夕拾》的具体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分类
形象及特点
家仆、师长


邻人、庸医
多嘴多舌、自私阴险的行太太


思想先进、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调皮可爱、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2)《朝花夕拾》中还写到了“无常”“郭巨”以及“猫”“隐鼠”等形象,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形象,简要叙述相关的故事内容,并且谈谈你对该形象的看法。
(3)读完《朝花夕拾》后,有同学认为作者十分喜欢长妈妈,也有同学认为作者特别讨厌她。你是什么看法呢?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12.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佰元整。”下面是署名,画押。
(1)鲁迅的《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原名为《________》,本文节选自其中的一篇,名为《________》
(2)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________)
A.《孔乙己》
B.《无常》
C.《五猖会》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真正给人治病的医生?
?
13.
《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人物众多,作者对其褒贬态度亦不相同。请从以下四个人物中,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衍太太?????藤野先生?????陈莲河?????范爱农
?
14.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小题。
(1)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一个正直倔强的爱国者,在黑暗的社会中无法立足,最后与社会妥协,这个人是________。鲁迅疑心他是自杀,为他的死感到________。
(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________(学堂名称),这段经历在________(文章名称)中提及过。
(3)《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4)《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请试举两例,并做简要分析。
?
15.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很多同学对文中的内容产生了共鸣。《朝花夕拾》里的篇目,也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请选取其中一篇,结合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共鸣。(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藤野先生,三味书屋,善良(或:纯朴善良)
2.
(1)狗·猫·鼠,回忆童年生活,十
(2)将“人”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表现了作者对“正人君子们”辛辣地嘲骂,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揭露了“正人君子”的虚伪性,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3.
《骆驼祥子》,老舍,虎妞,小福子
4.
(1)被父亲强令背诵深奥难懂的古文,人声鼎沸地各自朗读半懂不懂的古文,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治学严谨,治病救人为勒索钱财,巫医,憎恶
(3)郭巨埋儿,卧冰求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
(1)①示例: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给“我”买《山海经》——真诚善良。
②示例:要昂贵的出诊费——贪婪;到处招摇撞骗——贪婪、故弄玄虚。
(2)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玩厌了才吃下去;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③它老是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④“我”以为是“猫”吃了“我”饲养的隐鼠,虽然后来证实隐鼠并非被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6.
在《五猖会》中,父亲在“我”兴奋地想要去看会之前,让“我”背诵《鉴略》,让“我”失望、郁闷至极,此时的“我”对父亲的做法感到十分不满,甚至埋怨父亲。在《父亲的病》中,“我”不辞辛苦地为父亲寻找难找的药引,对最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世而感到愧疚,可见“我”很爱父亲。
7.
①旧事重提?
?,②长妈妈(阿长)?
?,③藤野先生
8.
“我”想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让“我”背书;“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的情绪没有原来那么高。
9.
(1)鲁迅,狗·猫·鼠
(2)无常,五猖会
10.
旧事重提,散文,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1.
(1)答案示例:①粗俗好事、心地善良的阿长②方正质朴、思想开明的寿镜吾(严谨正直、没有偏见的藤野先生)③故弄玄虚、勒索钱财的陈莲河④伙伴、朋友
(2)答案示例:“无常”这个形象在鲁迅笔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
(3)答案示例:虽然长妈妈有缺点,但鲁迅并不完全讨厌她。《狗·猫·鼠》里写踏死“我”心爱的隐鼠,《阿长与(山海经)》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夏天睡觉又在床上写“大”字。这些都带着明显的不喜欢。不过,在《阿长与(山海经》》里又写了她
主动为“我”买《山海经》,“我”感觉到了她的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而心生敬意;尤其是作者还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无疑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敬意。
12.
《旧事重提》;,《父亲的病》
A
(3)病人已经病入膏育,他却假装搭脉看病;不说病人具体症状,只是含混地说他明白了,只想着骗人钱财。
13.
示例1:鲁迅笔下的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她教唆孩子们冬条天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所以鲁迅先生很厌恶她,在文中批判了她的虚伪丑陋。
示例2: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对来自中国的鲁迅毫不歧视,严格要求他的学习,帮他纠正解剖图,他是认真负责、有博爱精神的良师益友,鲁迅先生深深感激、敬重、杯念他。
示例3:《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是一个江湖骗子,他没有救治病人的本事,为显示自己的高明,总用奇特的药引来糊弄病人及家属,心安理得地骗取钱财。鲁迅对他颠倒黑白、坑蒙病人及其家属的行为非常痛恨(在文中表达了对他的质疑和嘲讽)
示例4:范爱衣是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倔强耿直,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社会,倾向于革命,为革命的成功而兴奋,但在革命失败后又备受打击,穷愁潦倒。鲁迅先生对这位亡友充满了同情。
14.
(1)范爱农,悲伤
(2)矿路学堂,《琐记》
(3)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案中者”等。
(4)如《藤野先生》,写“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又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15.
示例1:《狗·猫·鼠》中,作者曾把一只隐鼠当成自己的伙伴,隐鼠死后他非常伤心。我小时候也曾养过一只蟋蟀,蟋蟀的死也让我难过了好久。小孩子总是把小动物当成朋友,这也是我和作者的共鸣。
示例2:生活中总有些爱我们的人看透我们的心思,满足我们的愿望。《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想要一本带画的《山海经》的愿望被很多人所忽视,但阿长却给他买来了。这让我想起奶奶曾在我生日时,买来我心仪的玩具,而我从未对她说过想要
那个玩具。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