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7《眼睛与光学仪器》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戴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
A.近视眼,小于0.05
mm
B.远视眼,小于0.05
mm
C.近视眼,大于0.05
mm
D.远视眼,大于0.05
mm
2.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来自远处的光经李师傅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远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远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近视眼,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近视眼,应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3.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5.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
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
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
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
6.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物镜的焦距较长,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目镜的焦距较长,将物体第一次成的像再次放大成实像
C.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实像,再通过目镜成的像是虚像
D.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虚像,再通过目镜成的像是实像
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
)
A.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8.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二、填空题
9.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10.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是鱼眼和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_(填“平”或“凸”).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佩戴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11.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在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应佩戴
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2.如图所示中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13.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________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______(填“大”或“小”);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_____(填“大”或“小”).
14.如图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___(填“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__。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____(填“实”或“虚”)像。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和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活动中:
(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2)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
(左/右)移。
(3)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
(上/下)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上/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调整。
(4)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小于/等于/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会聚/发散)。
16.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
mm,如甲图所示。?
(2)如图乙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距离的前提下,应该把水珠变
(填“厚”或“薄”),直至为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
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
,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
(填“上”或“下”)移动。?
参考答案
1.答案为:C
2.答案为:A
3.答案为:B
4.答案为:D
5.答案为:C
6.答案为:C
7.答案为:A
8.答案为:D
9.答案为:远视眼镜 A
10.答案为:凸 前面 近视眼镜
11.答案为:甲,凹透。?
12.答案为:乙,凹.
13.答案为:视角 小 大
14.答案为:实;f<u<2f;虚
15.答案为:放大,左;右;上,下;大于,发散;3433;
16.答案为:(1)凸透,物。(2)厚,6~12
mm。(3)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