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电影《英雄》中的剑客无名(李连杰扮演)
电影《英雄》中的秦王赢政(陈道明扮演)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秦的暴政与灭亡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
秦朝兴办的许多大型工程一方面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酷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蜿蜒曲折的长城
骊山陵
阿房宫复原图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多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多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我感受到了秦朝统治( )。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回忆你在秦朝所见并阅读下列三则材料你会感受秦朝统治的什么呢?
残暴
学习历史事件的基本常识
五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结果
三步曲
原因
经过
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 吴广
大泽乡起义
失败
原因
经过
意义: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揭竿而起,奋起反抗残暴的统治。
直接原因: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时到达。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结果: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三、楚汉战争
鸿门宴
汉元年(前206)十二月,项羽率军至函谷关。见关门禁闭,又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于是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鸿门宴绘图
鸿门宴遗址
四面楚歌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项羽屯兵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被汉军和众侯的部队重重包围。夜间,项羽听到汉军军营中传来的都是楚国歌声,乃大惊,以为自己的根据地楚国已被刘邦攻占,不觉泣下,并丧失战斗意志,士卒亦无心恋战,纷纷逃走。项羽率仅余的八百人突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想一想
1.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胜。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不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看谁找的多 (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族诛连坐
汉朝建立
楚汉战争
小结:
秦的暴政
导致
陈胜吴广起义
农民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秦朝灭亡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练习:
快速抢答一
1.他出身平民,要去戍守边防。
2.他不甘平庸,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他是谁?
答案:陈胜
快速抢答二
1.他出身贵族,他霸气冲天。
2.他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3.他过于自负,乌江自刎。
他是谁?
答案: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