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3 18: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基础训练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秋天湘江悲凉壮阔的景色。
2.《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染”字写出红的程度之深。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字描绘江水的满溢之状,“争”字展现千帆竞发之景。
C.“鹰击长空”,“击”字富有力量感,准确地形容出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的矫健姿态。
D.“鱼翔浅底”,“翔”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形象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由轻快的神态。
3.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长沙”是这词的题目。
B.上阕以“看”和“怅”为线索。“看”总领七句,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怅”此处意为惆怅,即为人民不能主宰世界而惆怅。
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为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突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激流勇进的精神,含蓄回答了上文“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选择题
4.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失意低落的心绪)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
5.下列对《沁园春·长沙》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6.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上下两阕,一今一昔,一独一众,在时空前后对照下,既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发的秋景图,又传达出一种健康昂扬、意气风发的生命状态。
B.《想北平》一文语言通俗纯净,亲切而意味深长。老舍在文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娓娓叙谈,字里行间既有对北平的深切挚爱,也有眷恋故土的深情。
C.《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作品,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崇高的品格,表达了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
D.《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再现了周瑜的形象并赞美其功业。“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句,正面表现了周瑜在这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中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神态。
7.下列选项对《沁园春?长沙》的表述,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B.“鱼翔浅底”一句中“翔”字本义是“鸟儿不扇动翅膀盘旋地飞”,现在词人却把它用在游鱼的身上,如果改为“游”字更准确。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本词中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8.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
B.舍生取义
C.屈身于人
D.忍辱负重
9.下列诗句中的典型意象所表明的时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
B.秧根未牢莳未匝
C.无边落木萧萧下
D.满地黄花堆积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译文: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译文: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参加反省自己,就知道明白而且行为没有错误了。
1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鹰击长空,鱼
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我走了,正如我
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③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
的姑娘。
A.游
轻轻
轻轻
忧愁
B.翔
轻轻
轻轻
愁怨
C.游
轻轻
悄悄
愁怨
D.翔
轻轻
轻轻
忧愁
12.毛泽东的词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中的“龟蛇”指的是什么?(

A.龟山与蛇山
B.江中的龟与蛇
C.武汉长江大桥
13.毛泽东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的“折腰”是指什么?(

A.为之倾倒
B.舍生取义
C.屈身于人
三、情景默写
1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的下阕用夸张手法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B.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16.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D
7.A
8.A
9.B
10.D
11.B
12.A
13.A
14.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5.A
16.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蔑视反动派,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旧中国的英雄形象。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