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周周练6
一、【细解】七上数学周周练6
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0.3,0.4,0.5 B.8,15,17
C.5,6,7 D.2,0,5
【答案】B
【知识点】勾股数
【解析】【解答】A、勾股数都是正整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82+152=289=172,且8,15,17时正整数,故B符合题意;
C、因为52+62≠72,故C不符合题意;
D、勾股数都是正整数,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的平方为( )
A.25 B.7 C.5 D.25或7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当边长为4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32+42=25;
当边长为4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7;
所以第三边的长的平方为25或7;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边长为4为直角边时,②当边长为4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即可.
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 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CF.AC=3,AB=5,则BG的长为( )
A. B.3 C.2 D.
【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 Rt△ABC中,∠ACB=90°,AC=3,AB=5 ,
∴BC==4,
由作图知FG垂直平分BC,
∴BG=BC=2.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由作图知FG垂直平分BC,可得BG=BC,从而得出结论.
4.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c+b)2=a2+2bc,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c+b)2=a2+2bc,
∴c2+2bc+b2=a2+2bc,
∴c2+b2=a2,
∴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将 (c+b)2=a2+2bc整理可得c2+b2=a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5.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2F为20 dm,3 dm,2 dm,A和B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B处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程为( )
A.20dm B.25 dm C.30 dm D.35 dm
【答案】B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20dm,宽为(2+3)×3dm,
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AB的长,
∴AB==25dm,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图形平面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6.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如图所示,设勾a=6,弦c= 10,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 ∵勾a=6,弦c= 10,
∴股==8,
∴小正方形的边长=8-6=2,
∴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22=4.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股,再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
7.如图所示,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点M,若CM=5,则CE2+CF2等于
【答案】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CE平分∠ACB,CF平分∠ACD,
∴∠ACE=∠BCE=∠ACB,∠MCF=∠DCF=∠ACD,
∴∠ECF=(∠ACB+∠ACD)=90°,
∵EF∥BC ,
∴∠MEC=∠BCE,∠F=∠FCD,
∴∠MEC=∠MCE,∠MCF=∠F,
∴ME=CM=MF=5,即EF=10,
在Rt△ECF中,CE2+CF2=EF2=100.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先推出∠ECF=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EC=∠MCE,∠MCF=∠F,从而得出ME=CM=MF=5,即EF=1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E2+
CF2=EF2,即可求出结论.
8.如图所示,小明和组员想知道在水平地面上立的旗杆是否垂直于地面,已知旗杆高20米.从旗杆顶部拉下来一根绳子,测得绳子一端离旗杆底部BC长15.5 米,绳子长25米.那么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答案为: (填“是”或“不是”)
【答案】不是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202+15.52=640.25,252=625,
∴202+15.52≠25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 旗杆与地面不垂直.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9.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 ,AB=3,BC=5,CD=12,BD= 13,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
【答案】解:Rt△ABC中,
由勾股定理得:AC=4.
在△BCD中,
因为BC2+CD2 = 169,BD2=169,
所以BC2+CD2= BD2.
即△BCD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S四边形ABDC=S△ABC+S△BCD=6+ 30= 36.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 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4,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BCD是直角三角形且∠BCD=90°,根据S四边形ABDC=S△ABC+S△BCD进行计算即可 .
10.如图所示,一根横放的长方体水泥柱,长9米,底面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节日期间,需要用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3圈.请你算一算需要多长的彩色丝带?
【答案】解:由题意得只需算出一圈丝带的长度,乘3,就可以算出总长了丝带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
在△ABC中,
因为AC2+ BC2=AB2,
所以( )2+42=AB2.
所以AB=5.
所以5×3= 15(米).
答:需要的彩色丝带总长为15米.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连接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乘以3即得结论.
1 / 1【细解】初中数学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周周练6
一、【细解】七上数学周周练6
1.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0.3,0.4,0.5 B.8,15,17
C.5,6,7 D.2,0,5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的平方为( )
A.25 B.7 C.5 D.25或7
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 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于点G,连接CF.AC=3,AB=5,则BG的长为( )
A. B.3 C.2 D.
4.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c+b)2=a2+2bc,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5.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2F为20 dm,3 dm,2 dm,A和B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B处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程为( )
A.20dm B.25 dm C.30 dm D.35 dm
6.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如图所示,设勾a=6,弦c= 10,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7.如图所示,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点M,若CM=5,则CE2+CF2等于
8.如图所示,小明和组员想知道在水平地面上立的旗杆是否垂直于地面,已知旗杆高20米.从旗杆顶部拉下来一根绳子,测得绳子一端离旗杆底部BC长15.5 米,绳子长25米.那么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答案为: (填“是”或“不是”)
9.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 ,AB=3,BC=5,CD=12,BD= 13,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
10.如图所示,一根横放的长方体水泥柱,长9米,底面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节日期间,需要用彩色丝带均匀地缠绕3圈.请你算一算需要多长的彩色丝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勾股数
【解析】【解答】A、勾股数都是正整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82+152=289=172,且8,15,17时正整数,故B符合题意;
C、因为52+62≠72,故C不符合题意;
D、勾股数都是正整数,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
2.【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当边长为4为直角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32+42=25;
当边长为4为斜边时,第三边长的平方为42-32=7;
所以第三边的长的平方为25或7;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边长为4为直角边时,②当边长为4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
【解析】【解答】 Rt△ABC中,∠ACB=90°,AC=3,AB=5 ,
∴BC==4,
由作图知FG垂直平分BC,
∴BG=BC=2.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由作图知FG垂直平分BC,可得BG=BC,从而得出结论.
4.【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c+b)2=a2+2bc,
∴c2+2bc+b2=a2+2bc,
∴c2+b2=a2,
∴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将 (c+b)2=a2+2bc整理可得c2+b2=a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
5.【答案】B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20dm,宽为(2+3)×3dm,
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AB的长,
∴AB==25dm,
故答案为:B.
【分析】先将图形平面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6.【答案】4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 ∵勾a=6,弦c= 10,
∴股==8,
∴小正方形的边长=8-6=2,
∴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22=4.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股,再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
7.【答案】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CE平分∠ACB,CF平分∠ACD,
∴∠ACE=∠BCE=∠ACB,∠MCF=∠DCF=∠ACD,
∴∠ECF=(∠ACB+∠ACD)=90°,
∵EF∥BC ,
∴∠MEC=∠BCE,∠F=∠FCD,
∴∠MEC=∠MCE,∠MCF=∠F,
∴ME=CM=MF=5,即EF=10,
在Rt△ECF中,CE2+CF2=EF2=100.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先推出∠ECF=9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EC=∠MCE,∠MCF=∠F,从而得出ME=CM=MF=5,即EF=1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E2+
CF2=EF2,即可求出结论.
8.【答案】不是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202+15.52=640.25,252=625,
∴202+15.52≠252,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 旗杆与地面不垂直.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9.【答案】解:Rt△ABC中,
由勾股定理得:AC=4.
在△BCD中,
因为BC2+CD2 = 169,BD2=169,
所以BC2+CD2= BD2.
即△BCD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S四边形ABDC=S△ABC+S△BCD=6+ 30= 36.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 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C=4,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BCD是直角三角形且∠BCD=90°,根据S四边形ABDC=S△ABC+S△BCD进行计算即可 .
10.【答案】解:由题意得只需算出一圈丝带的长度,乘3,就可以算出总长了丝带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
在△ABC中,
因为AC2+ BC2=AB2,
所以( )2+42=AB2.
所以AB=5.
所以5×3= 15(米).
答:需要的彩色丝带总长为15米.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连接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乘以3即得结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