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
第四课
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知道由地球内部力量引发的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科学探究
能根据地震和火山喷发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的一些猜想,通过搜集、阅读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3.科学态度、STSE
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和精神,不断地由果溯因,乐于探究地表变化与地球内部相关的深层原因。
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结构和板块运动的科普音像资料,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材料(不同颜色、不同软硬的橡皮泥或其它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大声朗读:火山喷发岩浆涌,岩浆冷却岩石生,地震发生大地动,山崩河断裂谷成。火山地震都揭示,地球内部有构造。
(2)交流讨论:火山和地震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我们能根据这些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的一些猜想吗?
(3)将自己的猜想和依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二)新课学习
1.
地球的结构
(1)课件展示教材P27的地球内部结构图。
(2)介绍:关于地球内部,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3)交流:说一说你的猜想与科学家的描述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讨论:想一想,我们看到的地球内部结构和我们所吃的什么食物的样子相似?(煮熟的鸡蛋)
(5)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图和煮熟的鸡蛋内部图。
2.
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1)讨论选材。先进行小组讨论,对照地球内部构造,选择不同的材料,凸显其结构特征。
(2)案例提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提示:蛋壳坚硬,模拟地壳;蛋白相对疏松,模拟地幔;蛋黄相对坚硬,颜色加深,模拟地核,表示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地核也是坚硬的。
(3)合作制作。
a.所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应该是一个剖面模型,这样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b.教师巡视、指导,或提供材料帮助.
(4)展示讲解。各组先组内展示、讲解、演练,再到班级展示、讲解。
3.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1)课件展示教材P28下方图。
(2)介绍: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之上。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
(3)交流:你能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吗?
(4)小结:研究表明,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5)阅读活动手册材料:汶川大地震与地壳板块运动。
(6)交流:从材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整理,下课(共12张PPT)
4.地球的内部
火山喷发岩浆(jiāng)涌,
岩浆冷却岩石生,
地震(zhèn)发生大地动,
山崩河断裂谷成。
火山地震都揭示,
地球内部有构造。
朗
读
岩层断裂时,
就有了地震!
岩浆会从硬壳的薄弱部位冲出来……
火山和地震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我们能根据这些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的一些猜想吗?
地核
地球的结构
关于地球内部,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màn)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地壳
地幔
说一说:你的猜想与科学家的描述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
流
讨
论
想一想,我们看到的地球内部结构和我们所吃的什么食物的样子相似?
按照地球内部构造,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地球的内部
结构就像一个煮
熟的鸡蛋……
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应该是一个剖面模型,这样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作制作
展示和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展示讲解
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之上。
地球内部的热量促(cù)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
你能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吗?
交
流
研究表明,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小
结
汶川大地震与地壳板块运动
由于印度洋板块在以每年约1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使得亚欧板块受到压力,并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又由于受重力影响,青藏高原东面沿龙门山在逐渐下沉,且面临着四川盆地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压力在龙门山北川至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造成了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
从材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