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的结构 课件(2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地球的结构 课件(2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4 08:07:16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地球的结构
教科版
五年级上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你能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貌特征吗?
新知讲解
聚焦
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经常从电视或新闻报道中看到有关火山喷发、地震的新闻。火山喷发时,有大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它们来自地球内部,地震时地动山摇、地表裂开、房屋倒塌,仿佛有某些东西在地下搅动,这些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除了火山和地震,有些地方还会从地下涌出温泉(地热现象),甚至挖出煤和石油等,这说明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那么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新知讲解
聚焦
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和炽热岩浆来自地球的内部,这说明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很大。科学家为了探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尝试过钻孔的方法,但是钻到14千米依然是坚硬的岩石层。后来,又尝试通过地震和核试验产生地震波推测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初步打开了地球内部的盲盒。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固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最外层。大陆的地壳要比海洋的厚。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地壳下面的岩层。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这一层的部分岩石能移动或缓慢流动。厚度为2800多千米。
一定要关注各个部分的平均厚度哦!
活动手册
地球的平均半径有6300多千米,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充满了炽热的岩浆,厚度为3400多千米。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
为花岗层,下层为玄武冉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46亿年了,这说明了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作地幔。地幔的厚度为2800多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
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地核。地核的厚度为3400多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构成。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
橄榄石
镍矿石
镍合金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三部分,从地壳到地核温度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和地壳及地幔的岩浆活动有产在。
地震
火山喷发
事物档案馆
人们是怎么发了地球内部结构的
1909年,地震学者莫霍洛维奇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
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者古登堡发现在,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同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圏层。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组成
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活动手册
火成岩
浮石
沉积岩
页岩
变质岩
大理岩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组成
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浅成岩;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浮石、花岗斑石、流纹岩、正长石、闪长石、安山石、辉长岩和玄武岩等。
花岗岩
玄武岩
岩浆岩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组成
2、沉积岩(水成岩):地球表面分布较广的岩石,是地壳岩石经过风化后沉积而成的,多呈层状,大部分在水中形成,又称水成岩。在地球地有,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千米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砾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组成
3、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等的影响下,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岩性特征,既受原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因经受了不同的变质作用,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具有新生性(如含有变质矿物和定向构造等)。通常,由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负变质岩”。常见的变质
岩有大理岩、板岩等。
变质岩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组成
4、将形成地壳的岩石种类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我们生活在地给表面,与人类活动关系非常密切的结构就是地壳了,这部分主要是了解地过的组成,通过形象的资料解释和常见岩石的列举,能够让我们对地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分钟了解地壳
种类
典型岩石
岩浆岩
浮石、玄武岩、花岗岩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新知讲解

探索
了解地壳的运动
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内部
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源、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新知讲解

探索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实验目的: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通过模型解释地球内部构造。
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想象皮泥、小刀。
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间的关系。
方法提示
新知讲解

探索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实验步骤:(1)按照地球内部各个结构的数据等比例缩小,如果内核直径1厘米,算出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厚度。
(2)捏一个半径约为2.7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地核。
(3)将一层厚度约为2.2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包在红色橡皮泥外面做地幔。
(4)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做地壳。
(5)用小刀切掉模型的四分之一,观察模型内部结构情况。
实验结论: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黄色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地球分为三层,地幔是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
合作探究

研讨
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三个圈层。
合作探究

研讨
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
种类
典型岩石
成因描述
岩浆岩
浮石、玄武岩、花岗岩
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
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
地壳岩石经过风化后沉积而成的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
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等影响下,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形成的
合作探究

研讨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地球内部充满着运动,这些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的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示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地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课堂练习
1、地壳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一、判断对错
2、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两层,地壳和地核。(

解析: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解析: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A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2、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地壳相当于鸡蛋的(
)。
A.蛋壳
B.蛋清
C.蛋黄
A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
部结构
地壳
地壳的岩石分类
做地球结构模型
地壳
本课思维导图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的运动
火山
地震
地幔
地核
板书设计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内
部结构
地壳
地壳的岩石分类
做地球结构模型
地壳
本课思维导图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的运动
火山
地震
地幔
地核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地球的结构
一、填空题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
)、地幔、(
)三个圈层。
2、岩浆岩是由(
)喷出地表或侵入(
)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
3、地壳在不断运动,(
)的岩浆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
)和(
)让我们感受到。
4、沉积岩是一种由于水、空气或冰的(
),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
)而形成的岩石。
二、判断题
1、固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地幔层。(

2、砂岩属于沉积岩。(

3、地球的内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4、页岩变质会形成板岩。(

5、如果把熟鸡蛋比作地球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地幔。(

三、选择题
1、(
)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A.大理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2、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3、石灰岩变质形成(
)。
A.板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4、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地核中岩浆喷发
B.地壳岩层运动
C.泥沙沉积
四、连线题
请将下列岩石与对应的种类连线。
玄武岩
变质岩
砾岩
岩浆岩
大理岩
沉积岩
浮石
页岩
五、简答题
六、综合应用
地球的内部构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在图中填写地球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2、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
)、(
)和(
)。
3、(
)是由高温高压的作用形成的,这一层岩石能够移动或缓慢流动。
4、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按照各圈层厚度比例,什么颜色的橡皮泥最厚?什么颜色的橡皮泥最薄?
2.2地球的结构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地壳
地核
2、岩浆
地壳
解析: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
3、地球内部
火山喷发
地震
解析:地壳的运动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常常会引发地震。
4、搬运
团结
二、判断题
1、×
解析:固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最外层,即地壳。
2、√
解析:砂岩是流水挟带着碎石、泥沙,把它们带到平缓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的。
3、√
解析:地球的中心是地核,从地幔到地核,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4、√
解析:页岩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发生变质,变成板岩。
5、√
解析:如果把熟鸡蛋比作地球模型,那么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三、选择题
1、C
解析:大理岩是变质岩,石灰岩是沉积岩,玄武岩是岩浆岩。
2、A
解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
3、B
解析: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会变成大理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会变成板岩。
4、B
解析:喜马拉雅山是岩层相互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
四、连线题
玄武岩
变质岩
砾岩
岩浆岩
大理岩
沉积岩
浮石
页岩
五、综合应用
地震、火山喷发等。
六、综合应用
1、地壳
地幔
地核
解析: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中心是地核,地核和地壳之间的部分是地幔。
2、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地幔
解析:地幔是岩浆发源地,热对流活跃,推动了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4、红色的橡皮泥最厚,蓝色的橡皮泥最薄。
解析:地壳的厚度最薄,平均厚度只有十几千米,地核的厚度最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地球的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结构
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目标解读:通过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对地球内部结构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了解地壳的构成。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了解地过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2、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目标解读:在对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能更加立体、直观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完成制作任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重点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难点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你能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貌特征吗?
温故知新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聚焦: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经常从电视或新闻报道中看到有关火山喷发、地震的新闻。火山喷发时,有大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它们来自地球内部,地震时地动山摇、地表裂开、房屋倒塌,仿佛有某些东西在地下搅动,这些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除了火山和地震,有些地方还会从地下涌出温泉(地热现象),甚至挖出煤和石油等,这说明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那么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和炽热岩浆来自地球的内部,这说明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很大。科学家为了探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尝试过钻孔的方法,但是钻到14千米依然是坚硬的岩石层。后来,又尝试通过地震和核试验产生地震波推测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初步打开了地球内部的盲盒。探索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固体岩石构成了地球的最外层。大陆的地壳要比海洋的厚。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壳下面的岩层。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这一层的部分岩石能移动或缓慢流动。厚度为2800多千米。充满了炽热的岩浆,厚度为3400多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有6300多千米,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科学家把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
为花岗层,下层为玄武冉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46亿年了,这说明了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作地幔。地幔的厚度为2800多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
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地核。地核的厚度为3400多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构成。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三部分,从地壳到地核温度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和地壳及地幔的岩浆活动有产在。探索二:了解地壳的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浅成岩;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浮石、花岗斑石、流纹岩、正长石、闪长石、安山石、辉长岩和玄武岩等。2、沉积岩(水成岩):地球表面分布较广的岩石,是地壳岩石经过风化后沉积而成的,多呈层状,大部分在水中形成,又称水成岩。在地球地有,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千米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砾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3、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等的影响下,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岩性特征,既受原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因经受了不同的变质作用,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具有新生性(如含有变质矿物和定向构造等)。通常,由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负变质岩”。常见的变质
岩有大理岩、板岩等。4、将形成地壳的岩石种类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我们生活在地给表面,与人类活动关系非常密切的结构就是地壳了,这部分主要是了解地过的组成,通过形象的资料解释和常见岩石的列举,能够让我们对地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探索三:了解地壳的运动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内部
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源、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探索四: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实验目的: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通过模型解释地球内部构造。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想象皮泥、小刀。实验步骤:(1)按照地球内部各个结构的数据等比例缩小,如果内核直径1厘米,算出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厚度。(2)捏一个半径约为2.7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地核。(3)将一层厚度约为2.2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包在红色橡皮泥外面做地幔。(4)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做地壳。(5)用小刀切掉模型的四分之一,观察模型内部结构情况。实验结论: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黄色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地球分为三层,地幔是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分组实验并记录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小结: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三个圈层。研讨二: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研讨三: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结:地球内部充满着运动,这些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的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示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地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