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1中国的地形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位置、特征。
难点: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位置、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在过去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它们分别是?
学生: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
回顾五种地形的特征: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地形都有哪些。
新课讲授:
地形复杂多样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纵横分布的
,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中国东部多
、
,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地形复杂多样。
2、(1)读图2-8,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
教师: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不化,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雪峰山。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错落其中。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2)读图2-8,找出我国的四大盆地。
教师: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盆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西北部因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在中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故有“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四大盆地中经济最发达的盆地。
补充:在天山山脉的东段有著名的吐鲁番盆地,盆地中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
(3)读图2-8,找出我国的三大平原。
教师: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开发程度较高,既是主要的农业区,也是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
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与长白山脉之间,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中部为松嫩平原,南部为辽河平原。平原中黑土面积广大,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4)读图2-8,找出我国的三大丘陵。
教师:丘陵常见梯田,种植果树、茶叶等经济林木
辽东丘陵:长白山脉的延续部分,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含有丰富的铁矿、菱镁矿等矿产资源。
山东丘陵:是我国温带果木的重要产地,如烟台苹果、莱阳梨等都非常著名。
“五岳之首”的泰山,就位于本地形区。
东南丘陵: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为中国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之一。
3、活动:读图2-8,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陆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面积是多少?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多少?
学生:中国陆地555.8万千米2
57.9%
(2)五种地形类型中,哪一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山地
思考:读第29页图2-17,思考我国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学生: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教师: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学生:特点二:山区面积广大。
6、教师:谈一谈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山区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巩固训练:
1、华北平原主要是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的(
)
A.长江及其支流
B.黄河及其支流
C.黄河、淮河、海河
D.辽河及其支流
2、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二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助学读本,作业本总结本课知识点。
知识清单:
1.中国地形特点:
2.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1)四大高原
: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
。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以东,太行山以西,是
。地表形态:
原因是
。
云贵高原——
。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的内陆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和丰富的
资源
准噶尔盆地——降水略多。盆地内
。
柴达木盆地——位于
西北部。在中国四大盆地中,
,素有
之称。四川盆地——“
”,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被称为“
”。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
、
、
组成。黑土广布,多沼泽。
华北平原——位于
以南,
以东,
以北。也称为
,形成原因
,其中
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支流冲积形成,是中国著名的“
”。
三大丘陵:
三、山区面积广大
1.中国地形类型的构成:山地面积占33%,高原26%,盆地19%,平原占12%,丘陵10%。其中
的面积最大,
面积最小。
2.山区概念:
、
和
合称山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
3.山区经济发展的劣势和优势★★★★★
劣势:
。
优势:
。
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