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汽化和液化提高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汽化和液化提高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9-13 22: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汽化和液化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大多数同学夏天喜欢吃雪糕,冬天喜欢吃火锅。小江同学在学习物态变化后想到,冬天吃火锅时,火锅上“热气”腾腾,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冷气”袅绕。以下时他和同学关于“热气”和“冷气”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热气”和“冷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之后的水蒸气
B.“热气”和“冷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热气”和“冷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热气”和“冷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之后形成的小水珠
2.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锅盖一直打开)。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3.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先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也可能是水
B.甲液体为水,乙液体可能是煤油
C.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一定是酒精
D.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一定是煤油
5.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6.下列是研究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形,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有关的是(

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7.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段时间后。测得使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大小关系是(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D.t甲二、填空题
8.如图,是探究水蒸气液化放热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____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1,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____,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t2,比较t1、t2,若t1___
t2(选填“>”、“<”或“=”),则说明水蒸气液化放热。
9.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过程要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0.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试管内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乙试管内液体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1.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且油在上面醋在下面,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___,只有当油下面的醋全部___________后(填物态变化名称),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三、实验题
1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选填“<”、“>”或“=”)标准大气压;由B和C组得到b和c两种不同图象可知B组和C组同学用的水质量关系为mB___________mc。
(4)在丁戊两图中,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前见到的现象。
13.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前按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小明再次实验时为节省加热时间,提高了水的初温,请在图乙中画出大致能体现这项措施的图线。______
14.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a的实验装置中,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_。
(2)从实验数据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
91
93
95
97
98
99
99
99
……
(3)小明和小红分别用图a装置进行试验,正确操作,小明和小红分别得出了如图b所示的甲、乙两种图象,造成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小红这组________。
(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c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_______(会/不会)沸腾。
15.如图(1)中a、b、c装置是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小江和小红三位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装置,他们选用的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______。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
(3)他们各自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表中数据是小红同学记录的数据,由表可知该同学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4)请在图(2)中画出水沸腾时A处的一小气泡上升至水中B处时的大致图形;___________
(5)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三位同学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的甲、乙、丙。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___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___图。在实验中小红选用的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装置。
16.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说明水已沸腾。
(2)为证明水沸腾时要持续吸热,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然后观察水是否沸腾。
(3)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填“A”、“B”、“C”或“D”)。
(4)另一组同学用加盖的烧瓶做水沸腾实验,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
瓶内液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者“不变”),水的沸点___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造成的。
(5)本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7.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
(1)甲图实验装置安装的顺序是______(由上而下、由下而上);
(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小明发现温度计外壁上挂满小水珠,较难读数,请指出小水珠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给出一条改进的方法______;
(3)图丙是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②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
(4)小明戴好隔热手套取下盛有热水的烧杯,又找来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小红找来4张卫生纸,把它们都喷湿,把其中的一张湿纸对折后撕去一半,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下图所示):
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______号纸片

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______号纸片,理由是______;
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______(能或不能)。
四、综合题
18.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比较电冰箱内不同区域的温度情况。
(1)需要用到的器材有:一支______和______;
(2)小明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了自己家电冰箱不同区域的温度,所得数据如下:
表一
位置
冷藏室上层
冷藏室中层
冷藏室下层
冷冻室
温度
10oC
7oC
3oC
﹣15oC
小明的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一些鸡蛋,为进行冷藏保鲜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__;
(3)在某次测量时,小明得到的结果如下,思考后得知自己在这次测量中的方法不正确。
表二
位置
冷藏室上层
冷藏室中层
冷藏室下层
温度
13oC
7oC
16oC
得到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请写出一种原因)。
参考答案
1.D2.C3.D4.C5.B6.D7.A
8.温度
相平
>
9.汽化
加压
放出
外表面
10.不会

11.60
不会
60
汽化
12.高
90
98
<
<

13.自下而上
水蒸气
99
小于
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仍然可以继续吸热
14.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99
水的质量较大
不会
15.水银
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温度计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外壁上
98
小于
不变



c。
16.
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
A
变低
变低
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17.由下而上
94
液化
给烧杯加盖子
99
低于
水的初温低
1
3
液体表面积,附近空气流通快慢相同时,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不能
18.温度计
秒表
冷藏室下层
冷藏室下层的门没有关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