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7-01 15:29:32

文档简介

第20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 (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胆怯,指挥失当。东晋军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2.导入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
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总称南朝。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420年至589年。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如果仔细看书,就可发现,这四个朝代有不少相同之处。
宋齐梁陈都在建康建都,是都是偏安的朝廷。
②宋齐梁陈的更替都是由军事将领夺取政权来完成的。
③各朝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最长的宋朝59年,最短的齐朝23年。
④疆土越缩越小,到陈时缩至最小,力量也很弱小,终至灭亡。看到这些相同处后,请同学们说,南朝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 (政治是动荡的。)很对,南朝的政治特点是动荡,但南朝的社会经济确有所发展,特别是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快的。豪门贵族的势力在南朝时仍然很大。豪门贵族自魏晋以来叫士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士族的由来、演变和特点。
3.江南经济的开发(板书)三国孙吴时,江南经济已得到开发。孙吴地区富庶,大批北方劳动农民逃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经济。现在请同学们看“江南经济的开发”一节,对比孙吴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无论是孙吴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两次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两次开发江南时,由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④两次都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江南多水,如孙吴时就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东晋南朝时,发展水稻生产,发明水磨,推广小麦种植,在此基础上发展冶铸、缫丝、制瓷、造纸业等等。
⑤不同之处是:孙吴时,江南的开发仅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挂出小黑板,上有《南朝经济发展简表》)。
请一位同学上来讲解后,教师再作讲解。
4.复习巩固
先由教师简述本课主要内容,再请三位同学简述下面三个问题。
(1).齐梁陈更替的概况。
(2).南经济开发的原因以及开发简况。
课后小结:第20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 年,司马懿的孙子 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 ,史称“西晋”。 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1.266 司马炎 洛阳 280
2.从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2.匈奴 鲜卑 碣 氐 羌
3.西晋灭亡的第二年,皇族 重建晋朝,都城在 ,历史上称为“东晋”。
3.司马睿 建康
4.4世纪后期, 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重用 为丞相,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年,前秦进攻东晋。但由于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 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最终晋军大败前秦。战后, 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氐族 苻坚 王猛 383 汉族 前秦 东晋 经济
5. 年, 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 ”。
5.420 刘裕 南朝
6.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 和先进的 。另外,江南地区的 相对较少, 比较安定。
6.劳动力 生产技术 战争 社会
7.表现:江南以种植 为主,开始使用 ,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7.水稻 绿肥 小麦
8.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8.经济重心
例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点拨:此题是综合分析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上分析:一是时间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二是中心项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答项是原因。由此,可以从自然环境、劳动力、技术、统治者政策等几方面思考,再概括出答案。
答案:(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安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2)各族融合,共同开发南方;(3)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经济、农业和水利;(4)北方人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技术与生产经验;(5)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海上贸易也优于北方。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C )
A.温暖湿润 B.种植水稻 C.北方人南迁 D.土地肥沃
例2.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苻坚说:“……现在,我有兵卒九十七万……凭我们人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我们进攻东晋,就好像疾风扫秋叶一样。”
材料二 京兆尹(官名)慕容垂(人名,鲜卑族人)对苻坚说:“弱小被强大吞并,这是很自然的事,陛下威震海外,雄兵百万,小小的东晋,竟敢违抗您的命令,怎能让它存在!”
材料三 苻坚(人名,前秦贵族)说:“群臣说不可伐晋,都是忠臣,因为鲜卑、羌都把我们当作仇敌,经常找机会报复,现在轻易讨伐东晋,我害怕不仅讨伐不成功而且后患无穷。”
材料四 石越(人名,前秦贵族)说:“东晋有长江天险,并且老百姓都归附朝廷,这时不可以进攻东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苻坚的话流露了一种什么情绪?它将对战争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三、四中,三位大臣的话是否都是忠言,试加以分析。
(3)淝水之战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点拨:该题是淝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分析战争形势的几段话,叙述了他们进攻东晋的不同主张和看法。题目的设问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理解材料的难点在于要分析出慕容垂的话是“别有用心”。考生只要读懂材料大意,就易解答出第(1)问。第(2)问最难,首先要做出对“忠”、“奸”的判断,然后说明理由。第(3)问可以直接依据教材作答,但要注意不能答成战争的结果。某一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与结果的含义是不同的。
答案:(1)骄傲自大。骄兵必败。(2)苻融、石越的话是忠言,因为他们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前秦统治内部民族矛盾的危机和东晋的优势,这对战争决策者有益。慕容垂主战别有用心,他希望前秦失败,从而摆脱其控制。(3)中国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状态。
2.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D )
A.前泰军队战斗力不强 B.前秦军队战线长
C.前秦军队不习水战 D.前泰军队不得人心
例3.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
C.民族矛盾激化 D.阶级矛盾尖锐
A点拨:根本原因是指对某事物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原因。匈奴族反晋是西晋灭亡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则是由于统治者内部腐朽,争权夺利,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西晋短暂而亡。故可排除B、C、D选项。
3.西晋衰落的原因是( C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匈奴族的内迁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练习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C )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B )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氏族D.羌族
3.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C)21世纪教育网
A.匈奴、汉 B.鲜卑、燕 C.氐族、前秦D.羯族、前秦
4.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5.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6.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A )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D.匈奴和吐蕃
7.(2006年,山东)江南地区迅速得到开发是在( )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D.南北朝
7.C点拨: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8.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8.提示:江南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其原因主要有:()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测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2)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4)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目地形、地貌及自然条件优越。
9.阅读下面材料: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地,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这是解放后在广州河南敦和乡客村出土的砖铭。“永嘉”是西晋末期的年号。
请回答:
(1)砖铭中的“天下” “九州”泛指什么?
(2)那时的“江南”“误地”“广州”都是南方哪一个政权管辖的地方?
(3)“康平”“盛丰”“平康”是当时南方社会繁荣景象。请你说说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表现有哪些?
9.(1)中国。(2)东晋。(3)表现: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10.(探究题)建康(今南京市)在两汉时不过是丹阳郡一个小县。孙权开始在这里建石头城,过了二三百年,便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梁朝时,建康的人口达到一百四五十万,城里有 4个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十多个小市。大船、小船,来自数千里外富饶的益州,来自洞庭湖、邵阳湖,来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富春江、浦阳江。东晋末年,一次风灾,建康城下停泊的公私船只,受损失的据说多达10 000多艘。
请你结合建康的发展史实,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10.点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主要指农业发展,需要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这些都需要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带求。
答案: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有利于劳动力、人对资源、生产技术、工具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发展。
11.(创新题)淝水之战同以往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11.从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来看,同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有某些相似。战争的形式和手段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J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不会变,因此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也就不会改变。所以,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的代争仍有借鉴的意义。如《孙子兵法》,至今仍为各国将帅所重视,成为他们经常学习的著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12.(开放题)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12.点拨:前秦政权中的官员分两类:一类是被荷坚征服的其他民族的贵族,暗中希望苻坚进攻东晋失败,从而摆脱前秦的统治,这类大臣会怂恿行坚攻打东晋。另一类是忠于苻坚和前秦政权的大臣,考虑到时机还不成熟,他们会从多方面反对持坚攻打东晋。
答案:第一类官员:“现在正是灭晋千载难逢的良机。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吞并小国是自然的道理。像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第二类官员:“东晋虽然弱小,但拥有长江天险,君臣和睦、上下团结,进攻不易取胜。而且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还有,四方刚刚平定,很多民族对陛下有灭国之深仇,人心不稳,一日发生变乱就追悔莫及了。希望陛下能够暂时按兵不动,发展生产,整训部队,等待东晋方面出现间隙后,再乘机攻伐。”
13.(创新题)东汉末期以来,北方经济凋敝,南方快速发展。自孙吴建国,历经东晋和宋、齐、梁、陈300多年,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的发展有许多原因,但社会的相对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今天,我国党和政府把维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当作头等大事,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原因。
13.有必要。因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共32张PPT)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北方人口南迁
1、北方人口南迁的时间和原因
2、南迁人口集中的地区
3、北民南迁的影响
二、江南经济的发展
1、南朝政权的更替
2、江南经济发展的条件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丝织业
(2)冶炼业
(3)造纸业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3、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3、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南朝时,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从东汉到东晋的数百年间,北方人口南迁形成了哪几次高潮?其原因是什么?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益州
荆州
扬州
岭 南


弓箭
牧 马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刘裕

建康

建康
西

东 魏

建康

建康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牛 耕
龙骨翻车
水磨模型
水 碓
扬州
荆州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

建康
江陵
广州
蒸馍、烙饼
进食图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想一想,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南朝时,这一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识
巩固
自己
动手
畅想
天地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东晋
西

北魏
东魏


联系祖逖北伐的史实,想想与此相关的成语还有哪些?查阅字典,说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纸在汉代已发明,为什么南朝时才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再 见
湖南师大附中 谌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