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 习题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狼 习题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4 18:1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语文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18.狼
zhuì
jiǒng
shàn
dān
shǎo
míng
xiá
mèi
xiá
连接、紧跟
跟从

处境困迫,为难
看,视
柴草
解除,卸下
一会儿
径直离开
闭上眼睛
从容、悠闲
突然
想,要
大腿
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狡猾
能有多少
仅,只
停止
神情、态度
意图,打算
上前
前面
攻击
敌人
介词,把
连词,来
介词,用来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代词,指狼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狼
代词,指麦场
代词,指柴草堆
代词,指屠户
名词用作动词,攻击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名词用作动词,挖洞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动词作名词,笑料
5.重点句子翻译。(8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户看到野地里有一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其中,覆盖成小山一样。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6.用课文的原句填空。(11分)
(1)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最能表现屠户勇敢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屠户小心谨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狼》选自蒲松龄的小说集《___________》,作者的书斋名是“________”,“志”的意思是________,“异”是指_______________。
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聊斋志异
聊斋
记述
奇异的故事
一、课内阅读
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
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狡猾啊,但顷刻之间两只狼都被击毙,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填空。(3分)
本文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作者通过写屠户“遇狼→_______→御狼→_______”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表现了屠户___________的特点。
惧狼
杀狼
机智勇敢
5.文中倒数第二段对屠户杀狼情节的描述,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动作描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动词),写出了屠户的机警果断,能抓住时机,奋起反击,出奇制胜。(意近即可)
6.狼很狡猾,可终究被消灭了,这是为什么?屠夫又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像狼这样的恶势力,最终一定会被正义所消灭,因为邪不胜正;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恶势力),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二、比较阅读
【甲】蒲松龄《狼》(略)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闭上眼睛

确实、的确
遗留、留下、招致
8.用“/”给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再就枕将寐
犬又如前
/
D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
11.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4分)
示例:阴险、狡猾、奸诈、狠毒。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的狼子野心、秉性不改。
12.两文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3分)
示例:狼之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
【乙参考译文】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它们)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主人在白天躺在客厅里睡觉,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愤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将要睡着(的时候),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了狼取了它们的皮。这件事,是我的从侄虞惇叙说的。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