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传切配合(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传切配合(教案) 体育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9-14 21: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案例】
篮球传切配合
水平学段:
水平三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教师:

校:
教材内容:篮球传切配合
教学对象:六年级

材:篮球4个
篮球场一个
挂图若干
双面胶

型:引导
教学目标级重难点
1、理解传切配合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巩固和发展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并能正确地应用在传切配合。(教学重点)
3、培养学生在集体探究合作中能创新的把个人基本技术活用到团体配合战术中。(教学难点)
设计思路
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层层深入的理解行进间传接球,并能够在传切配合中应用。从而达到学生创造性的应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接球和侧身跑两条线层层深入,逐步导入:原地迎面传接球—五角传接球—行进间四角传接球,传接难度由原地单向传接球--双向传接球—原地与行进间结合的多方向传接球逐渐增加。从而把跑动的学习、传接球的学习,二者结合成传切配合。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提问、讲解、参与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引导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授课年级:六年级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个
篮球4个
挂图
双面胶
教学目标:
1、理解传切配合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巩固和发展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并能正确地应用在传切配合。
3、培养学生在集体探究合作中能创新的把个人基本技术活用到团体配合战术中的。
教学
步骤
实施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
教师引导
学生参与
方法及要求
过程目标
开始
部分
2-3’
一、体委整队、考勤。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要求:避免冲撞,注意安全;动脑思考巧加应用;互相帮助,协作配合。
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学生逆光逆风,四列横队站立。
精神饱满。
言简意赅。
精神饱满。
积极配合。
整队快、静、齐。
报数声音宏亮。
服装要便于运动
1、集中注意力。
2、明确目标及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准备
部分
6-8’
一、篮球场上的跑动
1、放松跑与折返跑
2、侧身跑
二、关节活动
1、指腕踝撑绕
2、腰绕环
3、膝绕环
一路纵队绕场进行。
对角线行进
一臂散开教师居中。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然后在场地中央提示侧身跑要点并发出指令。
领做并提示要点。
1、一声哨响继续前进,两声则向后转跑。
2、侧身跑目视教师。
理解准备活动的意义,并能认真完成。
方法:哨声指挥,动作提示。
要求:练习中,学生放松而积极。
方法:示范,领做。
要求:逐渐加大用力力量与幅度。
1、热身。
2、渗透篮球运动的侧身跑知识,为传切配合做准备。
1、活动关节韧带,预防受伤。
2、培养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习惯。
基本
部分
迎面传接球
如图
传球给对面排头同学后,迅速从右侧跑至对方队尾。如此循环进行。
间隔4--5米相向传接球。
1、挂图讲解练习内容及方法。
2、提示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要点。
3、巡回指导、鼓励,并尽力参与到学生练习中。
1、互相提示帮助,共同进步。
2、竞赛时报数声音宏亮。
方法:第一遍复习技术,第二遍竞赛中应用。
要求: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落点准确(胸前),避免传偏,注意安全。
复习并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接球的合理性。
五角传球
如图
1、挂图讲解练习内容及方法。
2、提示知识点:传球是在接球之前开始的(预判方向)。
3、语言激励、提示。
1、互相帮助、提示。
2、用脑思考。
方法: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结合进行。
要求:持球时间越短越好,体会传球方向变化时预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传接球技术。
并结合跑位形成传切配合练习。
四角传球
如图
对角弧线跑位原则;顺时针A接B传C原则;循环原则。
男女各占半场散开进行
1、挂图展示,并提示要点:突然启动,跑动中接球。
2、指导并鼓励学生讨论演练。
3、参与进去,给与学生帮助。
1、积极思考,互相讨论。
2、分组、集体练习。
方法:1、观看挂图各组讨论演练。
2、集体讲解练习。
3、掌握练习方法较好的组加至两球。
要求:动脑思考,互相帮助。
、培养探究讨论、互助的学习方法。
体会惯性对传接球的影响。
引导至传切配合的目标。
四角传球接投篮—传切配合。
如图
(如上)
1、引导学生在传球中加上投篮。
2、参与到学生中去。
3、提示惯性对传接球的影响。
互相提示鼓励,积极练习。
方法:四角定时换位,轮流投篮。
要求:投篮技术、姿势不限,每次一次投篮机会。
结束
部分
一、抖腿抖臂放松。
二、意念放松。旋转回原位。全程闭眼。原地旋转、停—跨一步—再转、停—凭感觉回原位睁眼对比。
互相抖胳膊;自拍双腿。
一臂距离散开或散点做标记。
教师领做,神态放松。
教师变换位置发出指令。
1、心情放松,说笑中进行。
2、尽力放松身体与心理。
方法:集体放松。
要求:尽力放松身体和心理。
1、身体心理得到放松。
2、培养运动后放松的习惯。
总结
总结所学知识,提示课的延伸。
启发引导学生思维。
放松听讲。
教师讲解简练,有启发作用。
把体育课延伸到45分钟之外,培养学生拓展性、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总体实现效果能占到设计思路的70%,学生分析稍有欠缺,高估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导致在课上不得不做出临时的调整,把课的重点前移到了复习传接球练习中。教师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废话太多,但是重点要说的话都已经体现出来。在教学基本功方面,也基本显出了平时的水平,所以,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在点滴中积累经验,时刻提高自己。在课的连接方面,即课的逐步导入衔接方面,比较苍白无力,显出对教材的理解方面有所欠缺。
在学生的主体性方面体现的很好。关键是在选择教材时,充分考虑到学生水平五高中年级的特点,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积极动脑思考的因素,学生想不用思考直接接收的可能性为零。动脑思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面有较高体现。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出现,在需要闭嘴的时候,就闭上嘴巴,敢于给与学生自由。而这一点,本节课也有较好的体现。
案例点评:
本课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思想和理念。该课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教法步骤合理,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重点突出。在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又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其鲜明特点在于:
1、本课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学生通过“原地迎面传接球”、“五角传接球”、“行进间四角传接球”等教法形式,由跑动、传接球等逐步过渡到本课教学主要内容——学习篮球的传切配合战术。
2、教师创设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相互研讨的时间和空间,加之练习密度较大、强度适中,
较好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在传接球的游戏合作中通过尝试、观察、模仿、体验原地、跨步投蓝等方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感受到成功配合的愉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小组间的学习与交流,从中领略并感受到篮球攻防战术变化的奥秘所在,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深层次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学练指导;积极为学生拓展、延伸教材创造条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