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大树》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泥塑工艺,用黏土(橡皮泥或彩泥)捏塑一棵大树。
2.通过捏塑一棵大树,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3.了解各种树的有关知识及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难点:抓住树的特征表现不同的树。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示范激趣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地妈妈的礼物,你们瞧,是什么?(泥)
直观感受泥,通过实物让学生对黏土产生兴趣。
(2)
师示范用小泥团做一颗“种子”,包裹在泥块中,然后捏出一棵简单的树。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关注泥塑树的造型特点,引起学生对树的兴趣。
(3揭示课题并板书。
2.认识树。
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会知道树的作用吗?
既是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你认识哪些树,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树。
对于各种树的总体认识及作用,孩子们之间是有差异的。
(3)欣赏各种树的图片(师逐一出示:银杏树、椰子树、榕树、迎客松等)
通过在图片进一步认识各种树的美,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A.你知道这些树的名称吗?
B.它们各有什么特色?让学生上台表演树枝中的“四面出枝”
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树枝的特点。
3.认识树的结构与特征。
(1)引导学生观察树,想想树一般由哪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树干、树枝、树叶、树根)
通过观察,了解树的结构,为接下来的手工制作做好铺垫。
(2)引导学生观察树的各部分的特征。
4.学生尝试捏塑树。
a.回忆老师捏树的步骤。
学生在老师不教技法的情况下进行捏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b.看步骤图,尝试动手捏塑。
c.反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道,并让学生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5.提高创作要求:表现一棵与众不同的树。
(1)如果要捏塑一个与众不同的树,你会怎么做?
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感受挑战的乐趣,并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2)欣赏有物色的树及同龄学生的作品,并说说它们的独特之处。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6.学生创作,师辅导。
(1)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捏塑自己心中的大树。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会表达自己独特的做法,塑造心中的大树。
(2)提示:
a.树干要做得粗一些,这样树才能站得稳。
b.树枝要表现出“四面出枝”。
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对尝试作业环节的作品进行再一次改造加工,尽情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7.展示点评。
(1)自评:说说你是怎么创作的
(2)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展出所有的作吕是为了每位学生都有成为的体验。
8.拓展:我还仅仅是棵树吗?
(1)欣赏不同材料、不同表现形式的树。
为学生提供各种以树为主题创作的作品,主要起到丰富视野、拓展思维的作用。
9.小结全课并寄语。
附:板书设计
10.做一棵大树
结构:
特点:
树叶
有疏有密,形状各异
树枝
有大有小,四面出枝
树干
下大上小的柱体,纹理
树根
交叉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