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生字词
便舍船(shě)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
间(jiàn)隔
语(yù)云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1)缘溪行
缘:沿
行:指船行。
(2)忽逢桃花林
忽:说明是偶然
逢:遇见
(3)才通人
才:仅。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东西)
(5)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6)怡然自乐
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7)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8)率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9)此中人语云
语:yù,告诉。
(10)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1)诣太守
诣:到……去。
(12)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
说明什么?
反应: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
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善良的社会风尚。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离开时做了些什么?他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渔人所做: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因为渔人觉得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古今异义的词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不管
间隔
古义:与世隔绝
今义:物体之间的距离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如此,这样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要”通“
邀”,邀请
“具”通“俱”,全,都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