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
1教学目标评论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2.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行程问题,掌握了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感受过相遇问题这种生活场景,对相遇问题并不陌生,但对相遇问题的主要特征: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的理解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还原情境,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印象,并在实际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评论
重点: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
难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理解相遇问题评论
1.创设情境
淘气和笑笑是同桌,一天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们来看看(出示情境)。
他们最终决定5时整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在途中相会。
2.演示
(1)仔细看一下这些信息,想象一下,他们的运动情形
(2)学生以手指代替人,两个人一组,进行演示,边演示边想走的过程要注意什么。
(3)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明确相遇问题的特征。
3.自主发现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演示,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确淘气走的路程比笑笑走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邮局;淘气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千米;淘气和笑笑走的时间是相同的,因为他们是同时走,相遇时,同时停。所以走的时间是相同的。)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 尝试解决问题评论
提问:他们走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经过几分钟相遇?能解决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解决经过几分钟相遇的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
(1)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我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的问题。
解:设经过x分两人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55x千米。
(师板书)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
70x+50x=840
120x=840
X=7
答:两车经过7分相遇。
看算式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70x表示什么?
50x表示什么?根据什么列出方程。
(2)用算术方法解决
840÷(70+50)
=840÷120
=7(分)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70+50)表示的是什么?(利用多媒体帮助理解算理)
3.解决相遇点离淘气家、笑笑家分别有多远的问题
过渡: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相遇的时间这个问题。那么知道了相遇时间,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
70X7=490M
50X7=350M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里都是7?
活动3【活动】三、深入探究,建立模型评论
1.列举生活中也可以用类似等量关系解决的问题,请你想一想,在组里交流一下。
2.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口头列式)
活动4【练习】四、应用新知,同类扩展评论
1.做一件上衣要1.2m,一条裤子要1m,现有70m布,可以做多少套?
2.有一份文件,由于时间紧急,安排甲、乙两名打字员同时开始录入。已知甲每分钟录入100个字,乙每分钟录入90个字,录完这份文件用了30分,这份文件共有几个字?
3.甲、乙两个工程队铺一条长1400m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施工,10天后铺完这条公路。已知甲队每天铺80m,乙队每天铺多少m?
(1)独立完成
(2)交流解法
a、刚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特征?
b、这些情形表面看不是相遇问题,但它们与相遇问题本质相同,所以也可以用类似等量关系解决。
活动5【作业】五、总结延伸评论
说说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请看这题,还能用类似的思路来解决吗?
出示:奇思家到妙想家的路程是840m,奇思从家出发1分钟后,妙想才从家里出发,奇思每分步行70m,妙想每分步行50m,妙想出发多长时间两人才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