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一)
1教学目标评论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思维与发展目标:使学生从现实空间中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用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四年级上册的学习,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及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两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评论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寻宝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看,就是这25个箱子,你能一次找到宝藏吗?
2、如果给大家提供一条信息(课件出示“宝藏的位置在(5,1)),能一次就找到宝藏吗?
谁来试一试。
(学生尝试找宝藏。)
师问:你怎么知道宝藏在这里?
3、根据“数对”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可是生活中的寻宝并不这么简单,宝藏往往是深埋地下的,在这种情况下再用“数对”来寻宝就不容易了。那怎么办呢?
——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设计意图】:寻宝游戏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复习了原来的旧知识。同时又激起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活动2【活动】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课件出示)>评论
(一)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宝箱在小树附近,你能确定宝箱的位置吗?为什么?(方向不确定)
2、出示藏宝图:你能知道什么信息?能确定它的位置了吗?(只能知道大概在小树的东北面,仍然不能确定准确的位置)
3、东北面是一块很大的区域,要准确地确定宝箱的位置非常不容易,那怎么办呢?
4、小组合作:学生借助直尺、三角板和量角器这些学习工具,动手操作、尝试度量,从而找到藏宝图中隐藏的数据信息。
5、小组汇报,集体交流:要找到宝箱的准确位置,首先要找到宝箱所在的准确方向,还要测量出小树到宝箱的准确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掌握方法:
1、课件演示:重点理解,借助角度准确地描述宝箱所在的方向。宝箱在小树东偏北20度,(或北偏东70度),距离小树35米。
2、回忆与反思:在刚才的探究中,需要几个要素才能确定宝箱的准确位置?
强调:除了确定方向和距离,我们还要确定出发点。
3、小结:先确定出发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才能够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在回顾与反思中,掌握确定位置的三要素,突出本课重点。
(三)开启宝箱:
1、找钥匙
2、介绍“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2、练习二:“广场定位”——
侧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本题给出了距离与景点,需要学生具体测量角度并填写位置,有助于学生在操作中积累感性经验,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抽象的概念。
3、练习三:“说位置,找区别”——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先确定不同的观察点,再判断方向,体会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
4、练习四:“乐乐每天上学的路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4【活动】四、课堂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评论
活动5【活动】五、板书设计——直观、简明,帮助学生归纳方法,突出重难点评论
确定位置
观测点
方向
(角度)
距离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寻宝游戏”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和必需条件,在课的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用角度描述方向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有扶有放,适时讲解,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运用教材练习题进行巩固后,用一个改变观测点的题目来强化学生本课所学,同时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学资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既在实际应用中巩固、拓展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