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4 14: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你知道现在的法国是第几共和国吗?
法国宪法叫做“第五共和国宪法”,即当今法国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1959
至今
1945
1940
1870
1852
1848
1792
1804
1815
第一
共和国
第一
帝国
第二
共和国
第二
帝国
第三
共和国
第四
共和国
第五
共和国
法国如何逐步走向平等自由之路?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843年



封建制度形成
封建制度发展
封建制度衰落
5世纪
10世纪
15世纪
18世纪
亨利四世
(1553—1610年)
法国先后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
“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4)”,
使整个法国沦为废墟。
1589年亨利四世成为法
国国王,建立波旁王朝,法国开始复苏。
波旁王朝第三代君主——路易十四,
自称“太阳王”。王权空前强化,中
央集权君主制发展到极盛期。亲征54
年有31年处于战争状态。法国疆域大
幅度扩充,称霸欧洲。
路易十四
(1638—1715年)
“朕即国家”
第一章
封建制度的危机
启蒙运动的洗礼
Institutional
crisis
thought
baptism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
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路易十五即位,他面对的是前任国王留下的财政亏空和腐朽没落。
他只能加重税收等措施别无它法。他的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在他统治期间,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标志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路易十五
(1715—1774在位)
法国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拥有几个在
全欧洲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增长,
1716-1789年出口额从8900锂增加到2.26亿锂。
进步思想家把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
启蒙运动
“启蒙”意为“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
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旗手”---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博学---孟德斯鸠
分权制衡
浪漫主义文学---卢梭
人民主权/革命权利
法国封建等级制
等级
纳税
特权
占有土地
第一等级
不纳税
征收什一税
1%人口
占10%土地
第二等级
不纳税
享有特权
2%人占25%
第三等级
纳税

农民占35%
资产阶级占30%
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有教士、
贵族以及其他民众这三个等级的代表,故名三级会议。三个等级不
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决权。三级会议主要职能是批准国王征收
新税。
负担沉重的农民
城市平民
统治阶级
第三等级受到特权等级的压迫
三级会议
第二章
法国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路易十六(1774—1792在位)
1774年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路易十五之孙)——路易十六即位。
这位热衷于拆装铁锁的国王无力应对国内危局。
此时,社会矛盾
尖锐,国库空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凡尔赛宫
赤字夫人
王后玛丽
材料:因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消耗军费20亿锂。1787-1789年粮食价格上涨了一倍多。
1788年3月起草的财政预算报告数据表明:财政收入
为5.03亿锂,支出6.29亿锂,赤字是1.26亿锂,国债45亿锂,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
旧制度陷入绝境,财政危机急需解决
——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1789年5月路易十六被迫下令召开中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
贵族的奢侈生活
导火索——三级会议召开
三级会议
阅读课文,补充人物对话:
改革税制,取消特权
按人数表决取代按等级表决
第三等级单独成立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宪要求,后改名制宪议会。
不同意!
表面同意,暗中
准备武力镇压。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
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攻占巴士底狱
总结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时间
1789年7月14日
原因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政治原因:法国第三等级的民众受到第一、第二特权等级的压迫
理论准备: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等
导火索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第三等级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第一次起义)
自由
平等
博爱
为了纪念巴黎人民英勇攻占
巴士底狱的伟大功绩,法国
把7月14日作为法国国庆节。
北美独立战争胜利推动了大革命的爆发
制宪议会成为法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君主立宪派。1789年8月26日,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
制宪议会——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1792年8月)
材料1: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材料2:财产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3: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材料4: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主权在民
《人权宣言》基本原则:
人权
法治
自由
分权
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
意义: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重要作用。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制宪议会——君主立宪派
《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
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
杜伊勒里宫
1791年6月国王化妆出逃,
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被识破后押回巴黎。
奥地利和普鲁
士组成联军进
逼巴黎。面对
国内外旧势力
的进攻,君主
立宪派却软弱无能。
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
波旁王朝,
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和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1792年9月,代
表工商业资产阶
级的吉伦特派掌
握行政权。
(后废除)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处死
同年10月16日王后被斩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年5月)
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
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国内保王党人妄图复辟
吉伦特派无力挽救危局。
1793年5月底巴黎人民
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
伦特派的统治。代表中
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
宾派掌权,革命进入高
潮阶段(最激进)。
自由引导人民
国外英荷西普奥意组成反法联盟
1792年瓦尔密战役


雅各宾派专政(1793.6-1794.7)
罗伯斯庇尔
(1758-1794)
雅各宾俱
乐部印章
《马拉之死》大卫画作
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罗伯斯庇尔组成救国委员会,平息了内乱,
打退了反法联军,把革命推向高潮。但是雅各
宾派为了政治目的,使用恐怖和暴力。在他执
政时期,有17000人被判处死刑。1794年7
月发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砍头。
恐怖
时代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阶段宣告结束
1794.7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掌权
法国大革命
巴黎民众攻
占巴士底狱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处死国王
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罗伯
斯庇尔上台
大资产阶级
发动热月政变
1789.7.14
1789.8.26
1792.8
1793.1
1793.5
1794.7
1791
君主制
君主
立宪制
共和制
1804年
1795年《马赛曲》被确立为法国国歌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开始
高潮
高潮结束
发展
第三章
拿破仑帝国
五次击败“反法同盟”
十年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
(1804——1915年)
拿破仑·波拿巴
(1769-1821)
出生:
生平:
评价:
地中海科西嘉岛贵族家庭
1795年26岁任共和国军司令,后又远征埃及。
1799年11月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
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称帝。
1814年战败退位,流放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
1815年返法重登帝位;兵败滑铁卢退位,流放圣赫勒拿岛。
1821年病死于圣赫勒拿岛。
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代表
大资产阶级利益,颁布《拿破仑法典》,促进了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
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促进了欧洲的进步。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拿破仑法典》
恩格斯认为《拿破仑法典》“总结了革命的全部法则”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
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
那就是
我的法典。
——拿破仑
时间
1804年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
内容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性质
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影响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拿破仑战争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2年远征俄国
几乎全军覆没
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的进步;后期的征服
战争,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具有侵略性质。
抗击反法联盟—正义性
后期征服战争—侵略性
线索总结
雅各宾派专政
课后作业
补充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文献
1689年
《权利法案》
1776年
《独立宣言》
1787年
美国宪法
1789年
《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法典》
时期
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后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建立后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统治
时期
(1804—1815年)
内容
根据国王专制提出,旨在限制王权
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
影响
标志着美国诞生;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
整理了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成为很多国家民法典的参照蓝本。
托克维尔
(1805-1859)
与英国对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表面触动次要法律,
没有改变习俗与惯例。社会只在顶层动摇。法国的行政改革
突然而彻底,但大多数混乱人民都没有察觉。即使中央政权形式
改变,惯例和准则继续支配着普遍事物,但是无人知道该听命于
谁,国家各处失去平衡,只需一触即发。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