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学案
课题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漫长历程,并能说出一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2.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
方法与过程目标:初步掌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能运用地图及所给材料,描述地球的大小及内部的结构。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激发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形状及大小。
2.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的形状。
【导学方法】
读图分析、归纳,举例证明,讲练结合
【课前预习】
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______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______千米,赤道周长______千米。
3.地球内部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天狗食月”是真的吗?
是什么原因?
月亮上的圆弧说明什么?
【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1)既然有“天涯海角”,我们在地面上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活动: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a.比较在篮球球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长度,其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能过此活动,我们知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对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
4.思考与讨论:
你还能列举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5.练一练:
(1)(2018·浙江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2)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2019年1月21日拍摄的月全食在不同阶段的照片。月全食景象可以反映出( )
A.地球公转的周期
B.地球绕月球自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1.根据图3-5地球的形状图,可判断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球体。
2.为什么地球仪做成正球体而不是椭球体?
3.活动:假如一个中学生的两臂平展时长1.5米,让他们手牵手合抱地球,需要多少个中学生?
4.练一练:
(3)(2018?广东深圳)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一点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平方千米
D.赤道周长4千米
(4)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是个正球体
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57千米
⑤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1.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各层分别相当于鸡蛋的哪一部分?
2.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及86页第一段内容,归纳地球各圈层的特点。
圈层名称深度主要特征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地核内地核
3.练一练:
(5)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壳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此过程?
2.地球的赤道周长、赤道半径、极半径各是多少?
3.地球内部结构(自外向内)分为哪三层?
【课堂练习】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造卫星观测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④有了在“地球”的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2.下面对地球形状的四种描述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扁球体
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体
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稍长的扁球体
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得多的扁球体
3.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可以望远的原因是( )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立方体
C.地球是长方体
D.地球是水平的
4.如图是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启动画面,可以反映出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圆的球体
B.东半球略大的球体
C.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西半球略大的球体
5.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6.经过漫长、艰苦的科学探索,我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标准的椭球体
C.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短的球体
D.标准的正球体
7.“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的一颗气象卫星,被称为“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卫星将为我国天气预报、“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图1是“风云四号”卫星拍摄画面。“风云四号”星拍摄画面充分说明地球形状是球体。在遨游太空之前,人类已经证实了地球形状,其方法是( )
A.实地测量
B.观测月全食
C.凭直觉猜想
D.环球航行
8.下列事例中,最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是( )
A.登高望远
B.地球卫星照片
C.海边看船
D.太阳东升西落
9.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10.下图中丁丁和冬冬在进行地理实验探究,丁丁手持的小船模型沿着桌面和伞面逐渐向冬冬靠近或离。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实验中冬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当小船沿桌面靠近冬冬时,船身逐渐出现
B.当小船沿桌面离开冬冬时,船身逐渐消失
C.当小船沿伞面靠近冬冬时,船身逐渐出现
D..当小船沿伞面离开冬冬时,船身实然消失
(2)下列选项图实验探究有关的是( )
A.地球大小
B.昼夜交替
C.经纬线特征
D.地球形
11.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_____(填“球面”或“水平板”)上的现象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_________。
12.读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一层是________。
(3)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的内部结构很相似,鸡蛋皮对应________;蛋清对应地球的________层;蛋黄对应地球的________层。
(4)人类是通过________测得地球的内部结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麦哲伦
2.【答案】6378
6357
4万
3.【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
合作探究: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课堂练习: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1)C
(2)D
11.【答案】(1)粉笔慢慢变小
(2)粉笔慢慢变小,其下部慢慢不见,最终消失
(3)球面
球面
12.【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
(3)地壳;地幔;地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