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上册 第九课 多彩的乡音(六)《金瓶似的小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 第九课 多彩的乡音(六)《金瓶似的小山》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9-14 14: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瓶似的小山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知识的讲解渗透,帮助学生基本建立对藏族歌舞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欣赏学习藏族音乐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听、唱、舞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在赏析音乐的基础上,学会用藏族歌曲的腔调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课堂教学环节指导教授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准确的音准演唱歌曲。
难点:学唱过程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藏族音乐的特点并形成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表现藏族美丽风光的视频并伴有藏族风格的音乐)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刚才我们看到了一段视频,请问,你们知道这里展现的是祖国的什么位置的风光吗?
预设生:西藏的美好风光
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56个民族各有各的民族特色,今天就让我们在《金瓶似的小山》的美妙曲调中走进青藏高原,感受来自藏族歌舞带给我们的震撼吧!
(2)新课讲授
1.《金瓶似的小山》创作背景解读
《金瓶似的小山》是由中国著名作曲家、翻译家冰河作曲,由青海日报社编辑朱丁在青海湖草原采访时受到感染启发创作的歌词,写意传唱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的神奇美丽。创作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真切地表达了藏族群众纵情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纯朴情感。
2.初次聆听范唱:(播放乐曲)
师:请同学们尝试跟随曲调哼唱。总结出如何更好的演唱歌曲?
《金瓶似的小山》是一曲藏族民谣,4/4拍,五声宫调式,这曲歌强弱感特别强,这也是藏族歌曲的特点,节拍感强,有舞蹈性,我们可以用稍慢的速度,像讲述一个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师:通过聆听,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吗?
预设生:强、弱、次强、弱。4/4拍的歌曲很优美,他的舞蹈性节奏与其节拍的强弱有着直接的关联。
3.聆听范唱:学唱歌曲(播放范唱)(本课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a.出示简谱,播放伴奏并范唱乐谱,要求学生在老师范唱到相对应的音符时学生要用手指在课本上指到相应的音符。
b.带歌词简谱(播放范唱),学生尝试跟唱歌词,初步完成学唱。
师:观察简谱及歌词,找出乐曲中的音分别是什么?
预设生:1(宫)2(商)3(角)5(徵)6(羽)成为宫调式。(说、唱各一遍)
师: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根据这个结构要用怎样的方法演唱呢?
预设生:结构是aabb。a部分抒情b部分激动热烈的。
c.(播放伴奏)教师示范演唱,注意提示学生每2个小节换一次气,并根据换气,连贯乐句演唱。
d.学生跟随范唱音乐轻唱,感受演唱的情绪和技巧。
师:演唱这首藏族民谣,要体会民谣歌曲演唱技巧,通过强弱对比、起承转合,以娓娓道来的语气,饱满的声音,以气带声,在自身感觉舒服自如时,逐渐扩大到正常的音量,并以这个状态继续唱出后面的乐句。唱出草原人民对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e.尝试分析藏族歌曲的特点
藏族民歌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但也是以五声为主。藏族民歌中有较多舒展悠长的慢板,其中多数是乐句很长的散板,而且经常需要在较高的音域处做一些技巧性的发挥,难度较大,因此演唱藏族民歌要特别注意气息的运用。
4.藏族舞蹈动作学习
师:藏族的歌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点,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儿女各个都能歌善舞,学习了藏族民谣《金瓶似的小山》,下面老师将完整演示藏族舞步“滴答步”,同学们赶紧学起来吧!
滴答步动作要领(下肢动作):丁字步准备、垂手、坐懈跨。右脚冈答、左脚同时微抬起。左脚踏落、双膝微蹲、曲直。
手部动作:手背朝上、手心朝下,从身体旁侧拉起,至胸前交叉盖手。(播放视频示范舞步,师生共同学习)
5.总结提升:
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歌舞风格,藏族民歌具有一种和其他民族的民歌风格完全不同的特殊气质,清脆、直畅、悠扬,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金瓶似的小山》是藏族民谣中较为优雅委婉的,感情醇厚、富有感染力,歌曲歌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表达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藏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6.(播放《金瓶似的小山》范唱,教师领舞,学生边唱边跳)美妙的曲调、配合独具特色的藏族舞蹈,翠绿的草原是舞台,蓝天白云做幕布,翩翩起舞的藏族儿女就是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勤奋的建设自己的家乡,红心向党,奔向未来美好的生活。来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全程跟随范唱舞蹈,学生唱跳结合)
(全课在歌舞氛围中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