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南拳》教学设计
执教:
授课对象:六年级4班男生
本节课以学习健身南拳为桥梁,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并在教学中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让本节课更有活跃性。
1、从提问开始,询问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了解、对于拳术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纠正和延展,为正式上课做好铺垫。
2、从南拳的四种基本手型进行练习和展示,让学生明白系统的指导正确的手型。
3、健身南拳4个学习部分:预备式、起式、架桥双砸拳、缠桥切掌。在学习的过程中,顺便将涉及到的基本功进行讲解。比如“架桥双砸拳”中就有马步的基本功,“缠桥切掌”中就有涉及到弓步的基本功。
4、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灵活机动的进行巡查和指导,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和展示,巩固和熟悉本节课的内容。
5、课后小结,由此节课进行延展,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武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健身南拳贯穿武术基本要领》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健身南拳”的基本手型和套路动作第一动至第三动。
2、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练习“健身南拳”,增强体质,塑造强健身体形态和朝气蓬勃的尚武精神。
3、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1、“健身南拳”的基本手型。
2、“健身南拳”套路动作第一动到第三动。
教学难点
架桥双砸拳和缠桥切掌动作的连贯性以及“周正刚健”的身型表现。
教学方式:教练结合法、正误对比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6’
1、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由体育委员带领做热身运动。
2、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于中国武术的了解、对拳术的了解。并展开对南拳的介绍。南拳有“周正刚健”的身型,有多变的手法和稳固有力的步法。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修正身体姿态,也可以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积极进取、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
二、“健身南拳”的基本手型介绍和练习:5’
初中“健身南拳”的基本手型主要有拳、掌、虎爪、蝶掌四种。
1、拳
手指要握紧;手腕要挺直。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2、掌
四指要紧并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立掌背伸。
3、虎爪
五指要分开,手指要扣抓,力达指尖。
4、蝶掌
两掌手型要正确,两掌上下距离约一掌。
重点强调每种手型的规格;练习中,重点要求学生能准确完成不同手型并能快速变换。
三、“健身南拳”套路动作:27’
1、预备式:并步直立
两脚并步,身体正直站立,挺胸、收腹、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两腿夹紧、立腰、头正、颈直。
教学难点与重点:身体的挺直站立;眼睛的平视和精神。
易犯错误:挺肚子、肩不平。
纠正方法:教师分析正误动作,强调收腹挺胸;平肩正项。
2、第一动:起式
双手左掌右拳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随即,两手握拳(左掌变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
动作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头向左转要迅速。
教学重点与难点:收拳与转头要同时进行。
易犯错误:头左转时向后仰。
纠正方法:教师分析正误动作,强调双肘后夹,转头后下颌内收。
3、第二动:架桥双砸拳
右脚向右撤步,身体向左拧转,同时双手握拳向左斜上方架出,右手在外,目视双拳;双腿屈蹲成马步,同时双拳向左右两侧下砸,目视右拳;双腿蹬伸跳起并拢,同时双拳收至腰间,头向左转,目视左侧方。(强调马步的基本功)
动作要点:双拳下砸要有力,头向左转要迅速。
教学重点与难点:双拳下砸的劲力。
易犯错误:双拳下砸无力。
纠正方法:教师分析正误动作,强调双拳上架时身体要挺立;下砸时,双拳要随身而行,翻腕要有力。
4、第三动:缠桥切掌
左脚向左上步成半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内划弧抓按(缠桥),右拳在腰间变掌,目视前方;右腿蹬地伸直成弓步,同时右掌向前横掌切出,目视右掌。
动作要点:抓按要向右下方,切掌要迅速有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缠桥时的手法与步法的协调。
易犯错误:缠桥时与左脚上步不协调。切掌无力。
纠正方法:教师分析正误动作,强调缠桥时要随转身而行,上体不要左转;切掌时要蹬地、拧腰的同时出掌。
5、将预备式、起式、架桥双砸拳、缠桥切掌动作连贯完成,分组进行练习并分组展示。教师巡视并做指导。做到学与练的随堂融合。
四、课后小结:2’
今天课上所学都是对南拳的初期尝试,可以锻炼身体,要真正达到掌握南拳还需要下大功夫。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由南拳学习引发学生对于中国武术的喜爱与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奠定基础。
五、心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