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天净沙 秋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天净沙 秋思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4 19: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令意象的选择,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小令意象的排列组合,感受元曲的情境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令意象的选择,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难点:学习小令意象的排列组合,感受元曲的情境之美。
一、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之“纯属天籁,仿佛唐人绝句”。这篇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哀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这首小令妙在何处。
二、活动一:
品“秋”之意象——创无尽想象空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无论提到哪个季节,我们都会不由自主想到一些四季特有的景物,当这些景物入诗,带上诗人的情感,就成了意象。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
这首小令,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这些意象有两个特点:
①意象并列。用十种景物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
②寓情于景。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中,充分表达了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作者是如何运用意象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呢?我们具体分析:
分析1:
“枯藤”“老树”指枯萎的藤蔓、苍老的树木,一派了无生机的景象;而昏鸦强调的是黄昏时候的“乌鸦”归巢的情境。秋天的自然景物给人一种萧瑟、落寞之感。
我们用换字法来体会修饰词语的妙用,将红色的修饰词用其他词替换,看看表达效果。比如“绿藤”“高树”给人一种繁茂、欣欣向荣的景象,“群鸦”则有一种热闹感。从景中感受到的是生机与活力。与原意截然相反。
分析2:
“小桥流水人家”给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安适之感,是否与上文的萧条景物矛盾呢?改成“断桥枯水残屋”,不是更符合吗?这里恰恰是马致远的高明之处,诗人走过苍凉与萧瑟之景,眼前忽然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场景,但这样的温馨却不属于诗人,因此,在这里这种“乐景”意象的选择,恰恰能反衬出“哀情”。这是诗歌写作中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分析3:
“古道”意为“年久失修的道路”,这样的路是荒无人烟的,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人也是孤寂的。“西风”指的是“秋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出现频繁。比如: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已成为独特含义的意象。
分析4
夕阳西下,用笔精妙,就像是一只画笔,给原本十分昏暗的画面勾勒了几抹惨淡的光线,秋日黄昏悲凉的氛围,游子此刻孑然一身的孤苦被渲染地更加深重。
活动二:品意象组合之妙——“蒙太奇”手法微电影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表现手法,也就是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前后连贯的影片。两个镜头组合起来,效果远大于两个镜头之和。
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没有一个动词,9个景物都是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9个名词,单独看来并没有多少情感,但组合在一起,就能生成一幅画面,生出一份孤寂的思乡之情。
这三句是意象的随意组合吗?显然不是,我们来看看这几组意象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枯藤老树昏鸦?(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
小桥流水人家
(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
古道西风瘦马
(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到近的排列)
最后通过一个意象“夕阳西下”,这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小结:
通过活动二,我们发现这首小令通过意象有序组合,达到电影蒙太奇手法,人物未到景物先行,有效渲染了悲凉孤寂的氛围。
活动三:品“秋思”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小令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1、从这首小令,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断肠人?
从(
),读出一个(
)的人。
从小桥流水人家,读出一个渴望回到故乡寻求温暖的人。
从古道西风瘦马,读出一个羁旅劳顿的旅人。
从全诗的景物,读出一个孤独孤寂的人。
……
前三句并未见人,却处处可感人的情绪,可见人的身影。前三句名词排列,基本是空间的组合,而后两句,引入时间的动态发展。一句“夕阳西下”,隔开前三句,让密集的意象,成了真正外在于抒情主人公心理的物的世界,“天涯”作为物的抽象和空洞,彰显了心灵的无所依傍。
如果五个句子全是并列的名词,未免太单调了,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有了变化,“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作者转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出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忧愁到“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了一点凄苦的感觉了。人在天涯,远离家乡,被秋天的景象调动起来的马致远的心灵,与范仲淹不同,他对大自然的欣赏只限于凄苦,不涉及国家的责任,故悲而不壮,诗人个性化的生命就在这不同之中。这首小令也幸亏有这最后一句,使它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情感表达上也有了层次,避免了单调。
2、有人说,这个“断肠人”就是诗人自己,那么诗人为何如此伤心?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沦为“天涯断肠人”?
知人论世: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重用,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因此,从这首小令中,我们不仅读出作者羁旅他乡的惆怅,也读出了作者仕途失意,孤独落寞的人生际遇。
小结
由眼中景,到文中境,再到曲中情,马致远用文字串联起游子眼中10个典型意象,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意象的组合排列,达到蒙太奇电影语言的效果,勾勒出一幅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图画,700年后的我们透过文字依稀仿佛看到那飘零天涯的孤寂身影。
最后,让我们再次一起吟诵这首“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