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激发不同层面学生参与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积极性。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为更好更安全更健康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常见的外伤体育活动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身体伤害,主要有擦伤、扭伤、骨折等等。本课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外伤的处理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的认识更多是运动、技能,而本课教学内容是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在室内听讲,具有一定的枯燥与乏味性。因此,本节课侧重运用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结合学生思考、合作学习、教学比赛等达到掌握常见外伤应急处理的目标。
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明确应对应急伤害的步骤、要点,逐步使学生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再通过在室外运动课上强调准备活动等等的必要性、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常见外伤的预防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共安排2个课时:
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
常见外伤的预防
本课是第一次课,教学内容为“学习擦伤、扭伤、骨折的应急处理”。
教学目标
了解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掌握擦伤、扭伤、骨折的应急处理
能冷静对待、处理常见外伤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难点: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法:对比法、讲解法、示范法、激励法、评价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尝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本课主要分为7个部分,分别为:
(一)课堂导入
擦伤的应急处理
扭伤的应急处理
骨折的应急处理
教学比赛
答题回顾
布置作业
教学组织对策及教学手段
一、教学策略
情景策略:
情景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使他们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良好的教学情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能使学生进入最佳求知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出问题情景
课堂以提出问题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问题的提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动用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通过已知知识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求知。
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
良好的教学气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的前提是师生相互尊重。师生相互尊重,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一般常见的外伤的处理方法是多样的,只要学生处理的恰当,老师应赞同他。
教学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或相互间讨论,教师再用视频、图片或现场演示的方式,使学生对操作印象深刻,学会处理常见的几种外伤。同时适当地加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环境及器具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室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素材
教学资源:制作好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计划表
教学
内容
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
对象
六6班
科目
体育与健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重点
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的应用
学习
目标
了解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掌握擦伤、扭伤、骨折的应急处理
能冷静对待、处理常见外伤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一
课堂导入
1、用自己的经历引入,提问“受伤的经历”?
2、结合学生的回答,播放受伤图片。
3、结合图片的共性,讲清外伤的定义,引出本课主题——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
1、积极回忆、分享经历。
2、观看图片。
3.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将学生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快速进入课堂。
教学环节二
1擦伤的应急处理
1、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用将伤口放入口中进行消毒正确不正确。
2、创设情境:小明池边滑倒,手臂擦伤。
3、播放视频,解答将伤口放入口中正确与否,并请同学总结原因。
4、提问:你会怎样处理擦伤?
5、播放视频。
6、总结处理擦伤的步骤。
用擦伤引出开放性损伤,简介指压止血和加压包扎止血两种方法。
学生大胆回答,并说出理由。
认真听老师讲小明的故事。
仔细看视频,积极回答总结不要将伤口放入口中的原因。
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处理办法。
学习擦伤的处理办法。
掌握擦伤的处理办法。
7、明确开放性损伤的应急处理第一步是止血,了解指压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两种方法。
教师讲述自己处理伤口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有趣的小明的故事,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生活化的感受,提升学生学习学会擦伤处理办法的迫切性。
2扭伤的应急处理
1、创设情境:小明夜跑摔倒,脚踝扭伤。
2、提问:如果你在小明旁边,会怎样帮助小明?
3、播放扭伤的应急处理办法。
4、总结扭伤的处理步骤,并提出第一步要做的是停止运动。
5、教师演示脚踝八字包扎法。
6、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
7、指出练习中的错误。鼓励学生。
8、交换练习一次。
9、创设情境:小明尚未痊愈,在跑步时又扭伤了。提问学生:如何安慰他。提点健康的重要性。
1、认真听。
2、积极举手回答。
3、认真看视频,明确扭伤的处理步骤。
4、积极回忆,思考,认真听。
5、认真学习包扎的方法
6、大胆动手,积极练习。
7、认真明确要点,避免错误再犯。
8、大胆动手,积极练习。
9、踊跃举手,安慰小明。
用情境来交代问题,并教育学生选择合适的场地与时间运动,避免意外伤害。老师现场演示,加深学生对于踝关节扭伤包扎方法的印象,学习效果更好。用小明伤伤又伤的例子,提示大家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5骨折的应急处理
1、创设情境:小明雪天出行滑倒,小臂骨折。
2、提问:你会如何帮助小明呢?
3、播放骨折固定图片,让学生运用现有物品进行小臂骨折的固定。
4、提出固定伤肢上下两个关节的必要性。
5、播放前臂骨骨折的应急处理视频。并总结步骤。
6、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1、情境带入,认真听。
2、积极举手回答。
3、根据图片内容,以及现有物品,还有日常经验,尝试练习。
4、明确要固定伤肢上下两个关节。
5、学习视频教学内容。
6、分组练习。
用小明不同的例子来引入,贯穿全篇,有连贯性,并引人入胜。学生自己根据图片摸索,再进行正确知识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掌握。
6教学比赛
教师提出要求:救护员热忱积极、冷静干练。鼓励学生参与。
组织比赛
小结点评
明确要求。
积极参与。
举手点评同学的处理情况,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用比赛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7答题回顾
1、组织学生进行快问快答
2、给出答案、点评。
1、认真回顾,积极回答。
2、自评。
通过知识回顾,加深记忆。
8布置作业
简单介绍外力损伤是外伤的一个分类,还有其他五种。课后了解其他几种常见外伤的应急处理。
提出希望:思考如何预防;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
了解外伤的其他分类分别有哪几种
铭记在心,积极落实。
给出期待与要求——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