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永昌三中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张爱蓉 审题人:张爱蓉 范围:第一、二单元
亲爱的朋友,欢迎你参加这次八年级(上)前半期的语文学习回溯之旅,我们相信,在这紧张而又愉快的150分钟里,我们一定会听到你的心灵花园中智慧之苗情感之树拔节的声音。
一、基础知识(43分
(一)、选择(16分)
⒈妈妈在检查小华的字词作业时,发现他在给词语注音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处错误,你能帮他找出没有错误的一项吗?( )
A.炽热(zhì) 弥漫(ní) 倒行逆施(dǎo) 绯红(fēi) 漩涡(xuán)
B.蜣螂(qiāng) 甲胄(wèi) 分道扬镳(biāo) 俯瞰(kǎn) 揾泪(yùn)
C.纤纤(xiān) 缥缈(miǎo) 如法炮制(páo) 不啻(chì) 颟顸(hān)
D.饱饫(yú) 醒豁(huò) 罗布淖尔(nào) 横亘(gèng) 救赎(dú)
⒉老师请四位同学上黑板各写了一组生词,结果有一位比较马虎的同学竟然出现了两处错误,你能看出来错误在哪一组吗?( )
A.甲胄 诞语 簇拥 楔形文字 B.无羁 平拓 砾砾 无餍
C.毳 障气 螫 期世盗名 D.殆尽 烟霾 飚风 喧嚣怒垢
⒊小永昨天晚上没有写解释词语的预习作业,早上一来,拿起同桌的作业就抄,匆忙之间竟然把一个抄错了,你能发现错误是在下面的哪一组吗?( )
A.纳罕:诧异,惊奇。 萧瑟:形容冷落、凄凉。
B.历历可数:(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可以数得清楚。 飒飒:形容风声。
C.溟濛:形容视野开阔,景色迷茫。 雷同:不该相同而相同。
D.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成功或免去灾害。 倏:极快。
⒋上半学期结束了,小琪特别喜欢《辛劳的蚂蚁》《小小的阳光》《猫的天堂》和《蜘蛛》这几篇文章,但在进行文学常识总结的时候,她把作者和他的国籍弄混了,你能依次告诉她吗?( )
A.马克·吐温——美国 布莱斯德尔兄妹——英国 左拉——法国 哥尔斯密——德国
B.马克·吐温——美国 布莱斯德尔兄妹——美国 左拉——法国 哥尔斯密——英国
C.左拉——美国 马克·吐温——英国 布莱斯德尔兄妹——美国 哥尔斯密——法国
D.布莱斯德尔兄妹——美国 马克·吐温——美国 哥尔斯密——英国 左拉——法国
⒌下面的一组句子中,有一个是病句,你能看出来是哪一项吗?( )
A. 我们要利用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B. 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了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所以未获通过。
C. 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D.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⒍菁菁说话喜欢用成语,只是偶尔使用不太恰当,让人捧腹大笑,下面她在哪句话里的成语出现了错误?( )
A.青少年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B.世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疾。
D.为了参加这次航模比赛,同学们自出心裁,制作了许多新颖的航船。
7、对课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日历》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写景叙事中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B.《蚂蚁》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形象、活泼,文章用了一系列保养人的词语描写可爱的蚂蚁。
C.《泰山日出》是用诗化的语言写成,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想丰富,意境优美。
D.《天上的街市》一诗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用优美而亲切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创制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
8、用“/”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 )
A.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B.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天上/飘着些/微云
D.地上/吹着些/微风
(二)、填空(15分)
9.从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身影,与他并称“李杜”的是______ (朝代)伟大的诗人_____(人名),以前我们学习了他的诗作名篇《______________》,其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演出了著名诗人_________(人名)的一生,我们刚刚学习了他的散文《____________》,文中作者热情地礼赞光明自由: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___________________,——光明的神驹,______________。
11.我们熟知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鹊桥相会一次的悲剧,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却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想他们此刻,____________________。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12.默写《日出》中表明作者“庄严的思索”的句子。(4分)
(三)、语言运用(12分)
1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_;这部书里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读下列材料,说出你的发现。(4分)
材料一:黑格尔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他们是出现在文明化的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材料二: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的入侵:蒙古人征服俄罗斯后,除了肆无忌惮地攫取和破坏,没有给予我们什么。
材料三: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男)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女)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月送花香浮校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下面四句中做下联最好的一项是( )(2分)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16.成语考查(4分)
①根据你的积累,请找两个以“水”字开头的成语,填写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使句意表达更顺畅。(2分)
在对流水现象的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 )这个成语激励人们要目标专一,要有恒心;一旦时机成熟,成功的取得就如( ) 一般来得自然而顺利。
②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8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4个。(只填序号)(2分)
A海市蜃楼 B高山流水 C南腔北调 D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 F镜花水月 G如影随形 H守口如瓶
答:第一组: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7分)
(一)《向生命鞠躬》(20分)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足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T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的初冬。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剩下的麦茬已经黄巾带黑,术就稀捕的树木凶枯叶的飘落
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而了无生气。置身在这空旷寂寥的山上,更多感受的是一种原始的静谧和苍凉。
③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惊恐地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④我蹑手蹑脚地靠过去。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很衰老或孱弱,才蹦m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这只周身呈土褐色的蚂蚱因惊惧和愤怒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有力地蹬着。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必被它逃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身体的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它用前腿揽刮着,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它交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的,是害虫。”
⑥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它盯视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鲜,或许他在指望从土里刨出点什么东西来。
⑦我点着一支烟,眺望远景。
⑧“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
⑨我扭头看去,见儿子只握着一根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寻找。其实蚂蚱并未逃m多远,它已受到重创,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问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未找出两步就轻易地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又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并没有离开,而是蹲在儿子旁边注视着。我要看看这五脏六腑都被穿透的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竞能逃跑!
⑩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的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不放。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和受着重创的蚂蚱竞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儿子的手稍一松懈。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它每爬行一毫米,都要停下来歇一歇,或许是缓解一下身体里的巨大疼痛。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而已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⑾我大张着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这悲壮逃生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我相信我正在目睹着一个奇迹.一个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当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蹬,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精疲力竭了,生命所赋予它的最后一点儿力量,就是让它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然后无疑地,它将慢慢死去。
⑿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再没有动。我抬眼一看,原来他早已如我一样。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⒀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
⒁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它太厉害了!”
⒂我明白儿子的意思。他其实是在说:“它太顽强了!”
⒃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7.本文中作者目睹的“一个生命奇迹”具体指的是什么 (3分)
18.第②段是一段景物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19.作者两次将蚂蚱捉住,穿在草秆上,其前后感情是否一样 概括叙述作者对蚂蚱的感情变化。(4分)
20.文中第⑧段,儿子曾急切地叫道:“跑了!跑了!”第⑩段中,儿子却又连忙喊:“别,别,别动它!它太厉害了!”这一‘‘叫”一“喊”,分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1.文章题目能否改成《向那只蚂蚱鞠躬》 为什么 (5分)
(二)(16分)
①春季的一个中,我下班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晒被子,便也想把被子晒一下。
②我把被子抱出来,晒在晾衣绳的两端,吃过午饭,我便上班去。
③下班回来,我一进家门,便看见了我的被子。与中午不同的是,它们已经被晒到在了阳光最好的地带,夕阳将雪白的被里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色。而母亲的被子却寂寞地呆在晾衣绳的一头,房屋的阴影默默地在它们身上画着单调的几何图形。
④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抚摸了一下,它们是温暖的。
⑤它们当然是温暖的,温暖如母亲的手心。
⑥我又抚摸了一下母亲的被子,它们是清凉的。
⑦它们当然是清凉的,清凉如母亲的手背。
⑧我的眼睛忽然呈现出往昔的许多情节:家里质地最好的那条床单,方位最佳的那个房间,开得最漂亮的那盆鲜花,做得最好吃的那盘菜,甚至吃饭时图案最精致的那只碗……这些事物如我身处的这段阳光地带一样,都是我的。
⑨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
⑩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______,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______,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________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_________。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也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22.第三段画线句的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选文第⑩段的空白处。(4分)
A. 爱人 B. 母亲 C. 朋友 D. 事业
24.第⑤⑦两段都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其中“温暖”和“清凉”的第一层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段和下文相呼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从文中画出来。(3分)
25.第⑨段中为什么说“这些情节不是偶然”?(3分)
26.结合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你的实际生活感受,仿照第⑧段画线句的句式,把省略的内容再补写两句。(4分)
①
②
(三)(11分)
四、阅读《以人为镜》,完成后面题目。
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①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②,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给羽葆鼓吹: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
2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上遣使者问讯( ) ⑵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
⑶悉辞不受 ( ) ⑷上思徵不已 ( )
28.用“/”标出下面句中的停顿(各一处)。 (2分)
郑 文 贞 公 魏 征 寝 疾,上 遣 使 者 问 讯。
29.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30.唐太宗对魏徵的厚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述。(3分)
五、作文(60分)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一定发生过许多对你的成长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事情,这些事情也一定使你感触良多,由此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些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成长,需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一选择:⒈C ⒉C ⒊C ⒋B ⒌D ⒍B ⒎A ⒏ B
二填空9、唐代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徐志摩 《泰山日出》 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在热奋地驰骋11、定然在天街闲游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2、略
三、语言运用 1⒊关羽 略1⒋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电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为“壮士”、英雄。1⒌B 16、①水滴石穿
水到渠成 ②第一组:AEFG第二组:BCDH
四、阅读(一)17.一只本已很衰老孱弱的蚂蚱在受到摧残后,为了挣脱束缚、获得自由而顽强抗争的过程。18.交代了时间,到了初冬,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为下文的悲壮作铺垫,引出“我”和“儿子”发现一只还倔强活着的蚂蚱而感到惊恐,惊讶。19.不一样。第一次,作者只是为了给没见过世面的孩子玩,抱着一种戏弄的感情。第二次,则是好奇.并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敬意。 20 .前句“叫”,是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后句“喊”,是害怕“我”再去捉住蚂蚱,可见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也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使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21.不能,这只蚂蚱只是顽强生命的代表,作者向它鞠躬其实是向一种叫顽强的精神鞠躬;更是向一切顽强的生命鞠躬。这样拟题更能深刻揭示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
(二)22、饱含感动和幸福的感情,因为母亲为了给“我”温暖而牺牲自己,甘愿忍受清凉。23、C A D B 24、比喻 第一层:被子的温度;第二层:“温暖”指母亲对我的关爱,“清凉”是指母亲为我挡住风霜承受的艰辛。两段文字与第⑩段第二句呼应25、说明这是母亲爱我而特意安排的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爱凝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26、家里最舒适的那张床;书房里最宽大的那张书桌或衣橱里最美丽的那件衣裳;书桌上最明亮的那盏灯
五、文言文
27.⑴讯:问 ⑵复:又 ⑶辞:推辞 ⑷已:停止
28.郑 文贞 公 魏 征 / 寝 疾,上 / 遣 使 者 问 讯。(每处1分,共2分)
29.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他,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
⑵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更替。
30.第一,派人问讯,赐以药饵;第二,派人留宿,闻其动静;第三,携太子探视,将公主嫁给其子;第四,命群臣奔丧,加以厚葬;第五,望灵痛哭,亲撰碑文。(不少于4点,少1点扣1分,扣完为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