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识字
第一课
场景歌
设计依据与构思
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识字教学的第一目标。“以字促文以文养字”识字教学方法,是指让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别轻描淡写应付识字教学,而要抓住部分有特点的汉字,追溯汉字的由来本意及文化内涵,深究其字理字义,丰厚汉字的意蕴,把识字教学跟文章学习串联起来,寓识于读,以识促读,以读促识,通过有层次、完整的阅读教学达到指导学生有效读文、有效识字的目的。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量词,但对于本课中的量词,学生是初次接触,因此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量词,并学会正确的使用这些量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
这首儿歌是关于数量词归类识字,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事物用数量词的表达,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感受美丽的景色,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会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目标
1.
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生字,会写“花园、石桥”等六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难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认识量词及其运用。
教师:准备课件。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
课题名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场景歌》
【体裁:歌谣】
2.
达成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生字,会写“花园、石桥”等六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3.
学习方法建议:
随文识字、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自主探究、学用量词
4.
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作业展示、当堂考核、质疑讨论
二、学习任务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yuán(园)
一kǒng(孔)
石qiáo(桥)
duì(队)qí(旗)
一qún(群)
tóng(铜)hào(号)
红lǐng(领)jīn(巾)
2.
认真阅读《场景歌》,完成下面的问题。
(1)找出课文中描写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答: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2)找出课文中描写事物的量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答:只、片、艘、条、方、一块、行、座、道、孔、丛、群、面、把、队、片。
(3)照样子完成填空。
一
(
个
)
孩子
一
(
朵
)
野花
一
(
片
)
漆黑
一
(
件
)
衣服
一
(
丛
)
玫瑰
一
(
只
)
黄莺
一
(
阵
)
微风
一
(
座
)
水塔
一
(
面
)
镜子
一
(
名
)
战士
一
(
片
)
空地
一
(
滴
)
雨点
一(
道
)彩虹
一(
束
)灯光
一(
条)金鱼
一(
只
)蜘蛛
一(
首
)古诗
一(
位)画家
三、困惑与建议
预设: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
教学流程及分析
流程一:导入新课
1.
谈话激趣: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你和谁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过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评议。)
2.
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设计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旅游作为话题,谈话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流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海边、乡村、公园)
二、学习第四小节。
1.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指名说)看,外面秋色迷人,老师带大家去郊游好吗?不过,在出发之前,得过一个说话关和一个识字关,过关了就能上车出发了。
2.
第一关:看图说话
(1)课件出示图片:郊外,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一队少先队员举着红旗,吹着铜号,开展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清脆的欢笑声撒了一路。
(2)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教师评议并小结,引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红领巾,在这里指少先队员。)
3.
第二关: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全班齐读。
(3)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队、铜、号。小诗里有几个生字,你会读吗?(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5)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6)再读整个小节。(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4.
小结过渡:恭喜大家,你们过关了。可以出发啦!同学们排好队上车了,上了车请坐好,要注意安全,头手不要伸出窗外。
三、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到三小节:
1.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很多。
有清凉的海边(课件出示大海沙滩风景图或视频:蔚蓝的大海上,翱翔着白色的海鸥,远处有庞大的军舰,近处有小巧的帆船,海浪拍打着沙滩。)
有幽静的乡村(课件出示山村田园风光图或视频:山村田野上有稻田、有鱼塘,有一排排的垂柳以及美丽的花园。)
修竹,鸟鸣山幽。)
同学们,这些地方美吗?这些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呢?请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一、二、三小节,找找你们看到的景物?如果你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指名说,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三小节。)
2.
哪个小节写海边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一小节)小朋友在海边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大海沙滩风景图的放大图。)
(1)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师生评议,齐读第一小节。
(2)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出示卡片:滩、艘、军、舰、帆)
(3)引导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难”“滩”对比,记住“滩”;
“艘”和“舰”带有相同的部首“舟”;
“帆”是形声字;“军”可以组成词语军队、参军、军旗等。
(4)指名读生字,全班齐读,学生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5)小结: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课件: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有美丽的公园(课件出示公园景色图或视频:公园里小桥流水,茂林
3.
哪个小节写乡村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二小节)
小朋友在乡村又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山村田园风光图的放大图。)
(1)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师生评议,学生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2)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出示卡片:稻、园)
(3)引导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稻”的偏旁是禾字旁,跟禾苗有关;“园”是形声字。
(4)指名读生字,全班齐读,学生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5)指导朗读: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的美。(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4.
哪个小节写公园的景物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三小节)
小朋友在公园又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公园景色图的放大图。)
(1)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师生评议,齐读第三小节。
(2)同学们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出示卡片:孔、翠)
(3)引导交流识记生字方法:“孔”字不要和“孙”字混淆;“翠”表示颜色,可以组成词语翠绿、翠鸟等。
(4)指名读生字,全班齐读,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5)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课件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集中识字。
1.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
2.
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的游戏,生字组词语。
3.
诵读全文。
(1)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生字宝宝也藏在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设计思想
在教学中抓住儿童识字规律,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多形式呈现字词,反复识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流程三:细读课文,学习数量词
1.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感受美景。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的景物: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鱼塘、稻田、垂柳、花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2.
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
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
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5.
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数量词?细心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哪些数量词?(指名说)
设计思想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流程四: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1.
谈话过渡: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2.
课件出示“园、孔、桥、群”等字。
(1)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重点指导下面几个生字的书写。
①“园”全包围结构,共七画。国字框上下同宽,左右两竖直挺平行,“元”字的第二横在横中线的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的右侧。
②“群”左右结构,共十三画。左右宽窄相当,两部分横画要等距,左边横画笔在竖中线上。
③“领”左右结构,共十一笔。左窄右宽,“领”的左部第二笔是点,“页”横画起笔在竖中线上,长撇伸向“令”的下方。
(3)学生照样子书写。
(4)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3.
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4.
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5.
(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流程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2.
拓展延伸。
看我们的课文,一种事物配上合适的数量词,就成了优美的小诗了。我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一样的棒,也能写出这么美的小诗。有信心吗?
紧凑,右边横画长短不一,中间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横最长起(课件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
教学感悟(反思)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字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