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9-15 09: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有谁听过《精卫填海》故事吗?请跟大家分享你了解到的故事。
13.精卫填海
文言文有什么样的特点?
言简义丰
介绍《山海经》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还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其中有关矿物的记录,更是世界上这一类文献中最古老的类似记录。
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2)结合插图、注释,了解故事大意。

shào
yuē

?fǎn
yīn












字词过关
(1)读准鼻音“溺”;读准多音字“少”,读作shǎo
时组词多少,读作
shào
时组词年少、少女。
(2)注意“返”是前鼻音。
注意






yuē

fǎn
xián
曰”相对于“日”来说字形要写得扁一些
“溺”是“弱”多了三点水。
“衔”是左中右结构,各部件等宽。
读通课文
(1)注意断句,并把握节奏感。
(2)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顺,在读顺句子的基础上读通课文。
(3)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正确断句,直至熟练。
指导朗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读一读
(1)指名读,看谁读得通顺。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3)结合插图、挖空背诵。
精卫填海
炎帝之(
),名曰/(
)。女娃/游于(
)溺/而不(
),故为(
),常衔/(
)之(
),以/堙于(
)。
?
疏通文意
1.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3.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
“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译文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适当地加以想象。
讲故事
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精卫鸟之后,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精神?
体会精神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的决心非常大,锲而不舍。
精卫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用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让我们感受到精卫的决心非常大,但仅仅有决心够吗?渺小的精卫长年累月用树枝和石子填塞无边的大海,更需要什么?
坚韧、执着
人们通常用“精卫填海”来形容那些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精卫填海》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思考
1.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