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皖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芜湖市皖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9-14 15:31:58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芜湖市皖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答案】
B
【考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
A项材料只是限制民间织造“龙凤花纹”,不限制其他,A不符合题意;
B项龙凤花纹为皇室专用花纹,民间不准应用,所以禁止民间织造以维护皇室的权威,B符合题意;
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权威,C不符合题意;
D项材料只是对“龙凤花纹”的限制,没有涉及其他规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加强,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①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②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的影响;③历代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2.(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答案】
B
【考点】新航路开辟时的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解析】【分析】
结合材料“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并垄断了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冲击了奥斯曼帝国传统商路的利益,引起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激烈争夺,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奥斯曼帝国没有失去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故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不符合史实,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贸易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兴盛?????C.?工业革命的发展?????D.?信息革命的开展
【答案】
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
A项新航路开辟应该是在15,16世纪,A不符合题意;
B项黑奴贸易的兴起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B不符合题意;
C项材料的时间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以促进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巨大发展,C符合题意;
D项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答案】
B
【考点】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变化
【解析】【分析】
?B项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5.(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程仪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棉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每年从越南、缅甸输入百万石大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传统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答案】
B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
?B依据材料,松江府由于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从产粮区变成了缺粮区,广东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需要从越南等地进口大量粮食,说明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来华收购棉花等工业原料,才出现了材料中松江府等地大量将粮食作物改种为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历史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A不符合题意;
CD项材料与民族工业、传统手工业无关,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鸦片战争后”?“扩种经济作物”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6.(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
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
【答案】
D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可以看出反映了外国商品的输入冲击了传统经济,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并正确把握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7.(2017高一下·武威期中).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答案】
B
【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军阀不是在清末而是在民国时期,买办是在鸦片战争后而非文革时期,80年代是不可能有QQ的,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三毛流浪记》均可能在民国时期出现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8.(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这一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答案】
B
【考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解析】【分析】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有些领域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是“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故B符合题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1918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是从1928年开始的五年计划中实施,且都排斥私有制,均与材料信息不符,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
面”。
9.(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物价???????????????????????????????????????????????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调节农业生产
【答案】
C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
题干中“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体现了对下层民众的关怀,对民生的关怀,以工代赈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故C符合题意;
A项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在于对工业的调整,A不符合题意;
B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属于金融方面的改革措施,B不符合题意;
D项调节农业生产属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考查学生的深层分析能力。
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下列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①欧洲联盟?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考点】各国调控经济的措施
【解析】【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排除含有②的A、B、D项,则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来分析。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所学,在确定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之后,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11.(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答案】
B
【考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
A项结合所学知识,乙的评价属于革命史观,A不符合题意;
B项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因此甲中的“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体现了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其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乙中的“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属于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因此丙中的“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属于全球史观;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丁中的“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属于社会史观,B符合题意;
C项结合所学知识,甲属于近代化史观,丙属于全球史观,C不符合题意;
D项结合所学知识,甲属于近代化史观,丁属于社会史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解答本题需把握甲、乙、丙、丁评价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的内涵,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度、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12.(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答案】
D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多的是出于不利的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二、材料题(52分)
13.(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经济政策影响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主张
商鞅
“凡将立国,事本不可不专”“能事本禁末者,富”
汉高祖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雍正帝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材料二?
新政期间罗斯福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等等……罗斯福认为,
他正在拯救资本主义和民主。
——摘编自[美]威廉·
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三
农业总产值1981年比1980年增长5.7%,1982年预计比1981年增长5%,两年平均每年递增5.3%……特别可喜的是,许多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一两年或两三年内迅速地大面积地改变了面貌,这是建国以来很少有的。这就最有力地说明,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摘向《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该政策的主要目的。
(2).概括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根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主要政策,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答案】
(1)政策:重农抑商。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罗斯福新政,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分析】
(1)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主张可以看出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的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所学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可以得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可以得出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三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其政策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三,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可以得出解放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故答案为:
(1)政策:重农抑商。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经济政策。(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分析。第二小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分析;(3)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时间,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解答。第二小问,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解答。
14.(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
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
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
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
25%的股份。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答案】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等。
(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雇佣关系;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生活没有保障。
(3)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
(4)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
中小企业为主,
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
(1)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形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将特点归纳如下: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破产。
(2)
依据材料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化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特点归纳如下:发生在纺织行业,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
(3)
依据材料“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等得出结论。
(4)
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故答案为:
(1)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等。
(2)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雇佣关系;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生活没有保障。
(3)
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
(4)
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
中小企业为主,
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点评】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5.(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欧洲说。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二是世界说。弗兰克认为:“也许还有一条相反的道路,世界创造了欧洲。”
请回答:你赞同材料中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哪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支持观点
事件或历史作用
欧洲说
①开辟新航路,欧洲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商人建立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西葡等欧洲国家沿着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
③开展工业革命,输出商品和机器设备,掠夺海外原料,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新型交通工具密切各地的联系。
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向世界各地销售更多商品、输出资本,将世界瓜分完毕,通讯技术进步加强了信息交流与传播。
⑤欧洲国家是世界工业生产、贸易、科技的中心,主导世界市场。
世界说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世界连成一体;亚非拉商品流人欧洲。
②殖民扩张活动中,亚非拉国家的大量财富注入欧洲,为欧洲了原料、资金等,加快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工业革命完成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成为欧洲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国家成为投资场所,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⑤世界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增强,广阔的世界市场空间和世界提供的生产要素是世界市场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考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各国调控经济的措施
【解析】【分析】
首先选择观点,然后写明在世界市场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力量(欧洲、世界)。支持欧洲说,应主要说明欧洲国家在开拓市场、组织生产、输出商品和资本方面的史实和作用。支持世界说,应主要说明亚非拉国家为欧洲国家提供市场、原料、资金、劳动力方面的史实和作用。解答时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学生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芜湖市皖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2.(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由此可知
(?

A.?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B.?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C.?奥斯曼帝国积极参与了新航路的开辟?????????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3.(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至1913年间增加了七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兴盛?????C.?工业革命的发展?????D.?信息革命的开展
4.(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5.(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程仪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棉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每年从越南、缅甸输入百万石大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开始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传统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6.(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
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
7.(2017高一下·武威期中).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符号给人留下深刻记忆,下列时代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清末符号:租界、洋人、水师、中山装、火轮船、军阀
B.?民国符号: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黑色礼帽
C.?文革符号:大字报、绿军装、洋布、红色、语录、买办
D.?80年代符号:自行车、QQ、录音机、霹雳舞、摇滚乐
8.(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这一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9.(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降低物价???????????????????????????????????????????????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调节农业生产
10.(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下列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是(?

①欧洲联盟?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12.(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二、材料题(52分)
13.(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经济政策影响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主张
商鞅
“凡将立国,事本不可不专”“能事本禁末者,富”
汉高祖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雍正帝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材料二?
新政期间罗斯福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等等……罗斯福认为,
他正在拯救资本主义和民主。
——摘编自[美]威廉·
J·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三
农业总产值1981年比1980年增长5.7%,1982年预计比1981年增长5%,两年平均每年递增5.3%……特别可喜的是,许多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一两年或两三年内迅速地大面积地改变了面貌,这是建国以来很少有的。这就最有力地说明,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摘向《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该政策的主要目的。
(2).概括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根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党和政府在农村实施的主要政策,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14.(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材料三?
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后,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进行蒸汽机的商业生产。当时,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
材料四?
美国企业家洛克菲勒从开办一家小炼油厂起家,通过侵吞、合并其他厂家而成为“石油大王”。
1878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炼油工业资产净值的
90%以上。后来,在大家的一致反对声中,
1911年,洛克菲勒被迫将美孚石油公司分成38家“独立”公司,但他在每一个公司中都占有
25%的股份。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特征?
(3).从材料三说说瓦特开办的工厂有何特点?
(4).美孚石油公司与瓦特开办的工厂相比,有何明显的新特点?两者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
15.(2020高二上·芜湖开学考)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欧洲说。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二是世界说。弗兰克认为:“也许还有一条相反的道路,世界创造了欧洲。”
请回答:你赞同材料中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哪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答案】
B
【考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
A项材料只是限制民间织造“龙凤花纹”,不限制其他,A不符合题意;
B项龙凤花纹为皇室专用花纹,民间不准应用,所以禁止民间织造以维护皇室的权威,B符合题意;
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权威,C不符合题意;
D项材料只是对“龙凤花纹”的限制,没有涉及其他规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加强,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查:①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②明清加强专制皇权的影响;③历代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
2.【答案】
B
【考点】新航路开辟时的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解析】【分析】
结合材料“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并垄断了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海上贸易,冲击了奥斯曼帝国传统商路的利益,引起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激烈争夺,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奥斯曼帝国没有失去对传统商路的控制权,故A项不符合题意;
CD两项不符合史实,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贸易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3.【答案】
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
A项新航路开辟应该是在15,16世纪,A不符合题意;
B项黑奴贸易的兴起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B不符合题意;
C项材料的时间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以促进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巨大发展,C符合题意;
D项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在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4.【答案】
B
【考点】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变化
【解析】【分析】
?B项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5.【答案】
B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
?B依据材料,松江府由于改种棉花等经济作物,从产粮区变成了缺粮区,广东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需要从越南等地进口大量粮食,说明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大量来华收购棉花等工业原料,才出现了材料中松江府等地大量将粮食作物改种为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历史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A不符合题意;
CD项材料与民族工业、传统手工业无关,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鸦片战争后”?“扩种经济作物”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6.【答案】
D
【考点】两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
依据材料“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可以看出反映了外国商品的输入冲击了传统经济,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的经济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并正确把握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7.【答案】
B
【考点】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军阀不是在清末而是在民国时期,买办是在鸦片战争后而非文革时期,80年代是不可能有QQ的,黄包车、旗袍、长衫、上海滩、《三毛流浪记》均可能在民国时期出现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8.【答案】
B
【考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解析】【分析】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有些领域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是“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故B符合题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1918年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是从1928年开始的五年计划中实施,且都排斥私有制,均与材料信息不符,A、C、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
面”。
9.【答案】
C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
题干中“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体现了对下层民众的关怀,对民生的关怀,以工代赈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故C符合题意;
A项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在于对工业的调整,A不符合题意;
B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属于金融方面的改革措施,B不符合题意;
D项调节农业生产属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考查学生的深层分析能力。
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
C
【考点】各国调控经济的措施
【解析】【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排除含有②的A、B、D项,则C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来分析。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所学,在确定世界贸易组织不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之后,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11.【答案】
B
【考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
A项结合所学知识,乙的评价属于革命史观,A不符合题意;
B项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因此甲中的“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体现了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其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乙中的“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属于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因此丙中的“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属于全球史观;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丁中的“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属于社会史观,B符合题意;
C项结合所学知识,甲属于近代化史观,丙属于全球史观,C不符合题意;
D项结合所学知识,甲属于近代化史观,丁属于社会史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解答本题需把握甲、乙、丙、丁评价的主旨,并正确掌握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的内涵,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度、运用知识;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12.【答案】
D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多的是出于不利的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二、材料题(52分)
13.【答案】
(1)政策:重农抑商。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罗斯福新政,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分析】
(1)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主张可以看出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的目的,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所学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可以得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可以得出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三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其政策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三,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可以得出解放生产力;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故答案为:
(1)政策:重农抑商。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民主制度;开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经济政策。(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分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极大地提升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创建了一批政府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工程进度管理署、公共工程管理署”分析。第二小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分析;(3)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三时间,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解答。第二小问,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解答。
14.【答案】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等。
(2)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雇佣关系;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生活没有保障。
(3)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
(4)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
中小企业为主,
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
(1)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形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将特点归纳如下: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容易破产。
(2)
依据材料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化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特点归纳如下:发生在纺织行业,有拥有生产资料的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工匠,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工匠生活没有保障。
(3)
依据材料“于1775年与别人合伙开办工厂“、“瓦特要亲自为买主安装蒸汽机,在机器出现故障时,他还要背着工具箱四处维修”等得出结论。
(4)
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故答案为:
(1)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时期。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个体农耕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等。
(2)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征:发生在纺织行业;雇佣关系;工匠对机户依赖性强,生活没有保障。
(3)
工厂的所有者又是工厂的经营管理者,规模不大。
(4)
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与经营,是股份公司,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瓦特的工厂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时代,
中小企业为主,
生产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没有分离;美孚石油公司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大企业垄断了行业生产,加剧了贫富分化。
【点评】
(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15.【答案】
支持观点
事件或历史作用
欧洲说
①开辟新航路,欧洲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商人建立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西葡等欧洲国家沿着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
③开展工业革命,输出商品和机器设备,掠夺海外原料,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世界市场,新型交通工具密切各地的联系。
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向世界各地销售更多商品、输出资本,将世界瓜分完毕,通讯技术进步加强了信息交流与传播。
⑤欧洲国家是世界工业生产、贸易、科技的中心,主导世界市场。
世界说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世界连成一体;亚非拉商品流人欧洲。
②殖民扩张活动中,亚非拉国家的大量财富注入欧洲,为欧洲了原料、资金等,加快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③工业革命完成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成为欧洲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国家成为投资场所,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⑤世界范围内经济联系的增强,广阔的世界市场空间和世界提供的生产要素是世界市场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考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各国调控经济的措施
【解析】【分析】
首先选择观点,然后写明在世界市场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力量(欧洲、世界)。支持欧洲说,应主要说明欧洲国家在开拓市场、组织生产、输出商品和资本方面的史实和作用。支持世界说,应主要说明亚非拉国家为欧洲国家提供市场、原料、资金、劳动力方面的史实和作用。解答时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学生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