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物质的溶解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物质的溶解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9-14 15: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脑筋急转弯
曹操老师:司马懿同学,诸葛亮同学,过来帮我把这箩筐里20斤的盐和10斤的棉花搬到河对岸,先搬到为本班的智慧之星。(注明:河较浅可趟过)
司马懿:我要搬棉花。
            诸葛亮:我要搬盐。

一、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
探究实验1:
(1)取一小药匙蔗糖加入约盛有2毫升水的试管里,不断振荡,观察其现象
(2)往盛有约2毫升水的试管中倒入约2毫升酒精,充分振荡,观察其现象
(3)打开雪碧瓶,往小烧杯中倒入少量雪碧,观察现象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
情况
1小药匙蔗糖
2毫升水
2毫升酒精
2毫升水
二氧化碳

实验
现象
能(或不能)溶解于水
结论
探究实验1:
能溶解
能溶解
能溶解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液体中
探究实验2:
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并进行搅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蔗糖是否都能完全溶解?

不能
实验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探究实验3:
2只烧杯中都装有20毫升的水,分别
放入10克的蔗糖和食盐,并进行搅拌。
两种物质是否都能完全溶解?
不能
实验表明:
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想一想:两杯水的质量为什么要相同?
将实验2中蔗糖不能完全溶解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蔗糖能继续溶解吗?
探究实验4:

实验表明:
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结论: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外界(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将1滴色拉油滴入水中,它能溶解吗?
2、将色拉油滴入香蕉水中,它能溶解吗?
探究实验5:
不能

注意:香蕉水是易燃物,要注意避开明火。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物质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表明:
色拉油不能在水中溶解,但能在香蕉水中溶解。
将汽水倒入杯子里,
你看到了什么?
探究实验6:
气泡
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实验表明: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1、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用水不容易洗去,而用洗洁精却很容易洗去?
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为什么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二、溶解的吸热与放热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如何确认吸热或放热?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
探究实验8
1、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进行溶解
2、往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进行溶解
实验步骤:A、先测水温
B、边加药品边用玻璃棒搅拌
C、再测溶解后溶液温度
D、比较温度
E、得出结论
实验表明: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爱迪生的问题:
一位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充满信心地说:“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剂,它可以溶解一切物质.”“真的吗?”爱迪生听完后笑了笑,接着向年轻人提了个问题,问得那年轻人哑口无言.请你想一想,爱迪生提的是个什么问题?为什么发明“万能溶剂”是不可能的?
1、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C、夏天水温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少,鱼就浮在水面

D、夏天,水面上营养特别丰富,鱼就游到水面上
C
2、关于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B、只有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C、只有固体和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
D、固体、液体、气体都可能在水中溶解
D
3、下列对物质溶解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C
4、你可能听说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故事,其实林则徐并不是用火去焚烧,而是把鸦片放入水中,然后在水中投入大量生石灰,把鸦片给煮熟了。这说明生石灰溶解于水时要(
)热量。
放出
5、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不易洗去,而在油污上滴几滴汽油,就容易洗净了。这说明什么?
油污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
1、观察你家餐桌上有那些污物?分别用以下的方法清洗餐具:只用冷水、只用热水、在冷水中加洗涤剂、在热水中加洗涤剂,然后清洗,上述哪种方法洗涤的效果最佳?并说明原因。
2、喝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人感到很舒服,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朋友寄语:
科学改变命运
奋斗成就未来